马国光是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歌唱家。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是广大群众和部队官兵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位颇具艺术个性的男中音歌唱家。他以幽默、风趣、活泼、生动、浪漫、洒脱的演唱风格,丰富的表演才能,在百花齐放的歌坛上独树一帜,为我国歌唱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马国光是在什么年代出生?为什么叫国光?他是怎样失去母亲而开始了童年凄惨的蹒跚?在颠沛流离中又是怎样找到第一个舞台?最后又是怎样死里逃生的?新中国诞生的巨变,马国光是如何参军的?又是被哪位著名的艺术家发现,开始了他的军旅歌唱生涯?经历战火考验后又怎样跨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艺术殿堂?马国光经历的人间风雨充满了传奇色彩,40年的军旅生涯,马国光努力攀登那一个个艺术巅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周恩来总理长期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郭沫若先生为其题写的墨宝毛主席诗词《十六字令》第三首,是他不懈前进的巨大动力。马国光有着诙谐幽默的性格,高尚的人品与艺德。特别到灾区、部队慰问中血染征袍,催人泪下。到了晚年,他用歌声找到了失散45年的母亲、死里逃生的救命恩人赵金铸、患难相助的日本朋友山木贞夫的曲折动人的故事,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马国光演唱的别具一格和强烈的艺术魅力,源于他能把迹近的作品处理出差别和新意;颇有合理性与群众性的舞台表演设计;巧妙调用手中的器乐功能为歌唱添色;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的微妙结合;与手风琴及乐队的伴奏天衣无缝的合作;说与唱的运用及口风技巧和运用不同的润腔手段。这些与众不同的风格使其歌唱艺术日趋完美,达到一种不可企及的境界。马国光从一个流浪儿成长为著名的歌唱家,离不开党和人民军队的哺育。他在40个春秋革命舞台上,任劳任怨,始终如一地全身心地为人民服务,取得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军队,无愧于时代的卓越艺术成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