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27520
  • 作      者: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中)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之一,供广大爱好者阅读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 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他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br>    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痛侮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br>    [编辑本段]生平<br>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很关心儿子的前程;为他在神面前痛哭流涕代祷,她对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神藉异梦指示,使她坚持信心的祷告。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于性欲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也许父母双方的品性,都遗传到他一人身上。因此,奥氏的心灵深处成了善恶剧烈斗争的战场。<br>    稍长,奥氏便离开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学,后来又负笈至迦太基,在那里专攻修辞学。在这时,他结识了一个女子,并与她同居至少有十四年之久,当时他只不过十七岁而已。在三七二年,私生子出生,极为奥氏所珍爱。<br>    奥古斯丁虽放纵于情欲最早,但追求真理也觉悟最速。十九岁时,他读了西塞罗(Cicero)的著作后,已有心追求真理,以此为人生唯一价值。此后他开始研究圣经,“但圣经对于我好似没有价值,不足媲美于西色柔的庄严文笔。”于是他又向一种思想混合的二元主义,即为摩尼教者,追求心灵与理智的安慰。疼爱他的母亲得知他信奉异端,十分痛心,幸有一位善心的主教劝慰她说:“你用这么多眼泪代祷的儿子,不能灭亡。”<br>    奥古斯丁崇奉摩尼教共有九年,他一面治学,一面教书,他在迦太基因作了一篇戏剧诗而文名大振。信奉摩尼教日子久了,他开始怀疑这个教门理智上的效能。于是他去见摩尼教的首领,但因这首领在教理上难于自圆其说,这使奥氏在理智的追求上失望了。于三八三年他迁到罗马。翌年,被委任于当时西方帝国的都会――米兰,教授修辞学。<br>    在米兰的时候,奥古斯丁听见了安波罗修大有能力的宣道,但他只是仰慕安氏的口才而来,因他在这时正倾心于新派的怀疑哲学。这是他一生道德水准最低的时期,他的母亲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因那女子年纪尚轻,一时未能完娶)。奥氏虽与从前之姘妇脱离关系,但不久又与另一个结上了非法之缘,行为较前更不正当。<br>    后来,他读到新柏拉图派的威克多林传记,看见他在老年时如何归向基督,心中大受感动。现在他才知道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实之源。因为他听安波罗修的讲道多了,所以对教会的权威有了极深的印象。加上又听到埃及的修道士之高尚圣洁生活,乃自惭虽是个知识份子,反为情欲所劳役。在悲痛自责之余,他奔向花园中去,伏在树下痛哭。忽然仿佛听到儿童的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他的面色大变,抑制着眼泪,拿起一本他所读过的书信;急忙翻开,视线即落在这段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十三:13-14)自此以后,奥古斯丁心里有了平安,他感觉有从上帝而来的能力胜过罪恶,内心起了极大的变化。<br>    奥氏的悔改是在三八六年夏日将尽之时,他离开了情妇,辞去教职,退居在一处山庄,与诸友人共研哲学,写成许多论文。次年复活节时,奥古斯丁与好友及儿子同在米兰受洗于安波罗修。莫尼加三十二年来不断的流泪祷告,果真得到神的垂听!可惜是在他们回乡的路途上,莫尼加死于热病。奥古斯丁叙述他母亲死状,是古代基督教文献中一座最高贵的纪念碑。他回家乡后,仍勤究学问。不久,他的儿子也死了。<br>    三九一年,他往希坡(Hippo)去受职为神父。四年之后,又继承主教一职,受职后不久,当地主教全权都归在他手中了。<br>    在希坡,奥氏为非洲那一带地方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而其余生则致力于牧养教会、宣讲福音、救济贫弱等事业上。为了解决北非教会的各种争端,他更不辞劳苦,四出召开宗教会议。余暇就从事写作。<br>    奥氏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极多采多姿,一方面维护圣经正典的确立,亦于基要信仰或教义的演绎及阐明上有极深的创见;而其思想影响西方罗马教会尤深。此外,他又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以神为中心,启示为基本,而哲学则为神学的使女;他主张信仰使人看见真理,而理智使人多了解真理,但信仰乃至上,“如果要明白,就应当相信,因为除非你们相信,你们不能明白。”<br>    这位非洲拉丁教会的领袖后因热病,逝世于希坡,终年七十六岁。惟其影响,在历史上延绵不断。<br>    奥古斯丁的母亲孟尼加<br>    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可以看到其母亲对他的影响,从书中可以看出他与母亲的关系。书中奥古斯丁说他自己的个性中,有很多他母亲的影子,而且说话的方式也像她。她出生在一个基督教的家庭,受传统非洲基督教的教导和训练,过著纯朴的生活,紧守安息日。她深深相信,良好的教育能使她儿子成为一个更好的基督徒。<br>    在奥古斯丁的回忆中,他早期的生活与他母亲息息相关,他说:“她喜欢我与她在一起,就像其他母亲,但她比其他母亲更加的渴望。”奥古斯丁说不论他那一个小孩离开时,她都好像要承受一次分娩之痛。28岁那一年,要坐船到罗马时,他不敢面对他身后的母亲。他写道:“说到她对我的爱,我无话可说。我也能感受到,她再次承受分娩之痛,而且比她肉体生我时更痛苦。....”<br>    [编辑本段]思想体系<br>    奥古斯丁认为一切美源自上帝。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低级有限的形体美本身并无独立价值,只是通向无限的绝对美的阶梯。美体现为整一、和谐,而整一与和谐是上帝按照数学原则创造出来的,因而美的基本要素是数。这个观点明显是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在美和丑的问题上,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br>    奥古斯丁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造型艺术用于装饰教堂,诗和音乐应赞美上帝;人欣赏艺术作品实际上是欣赏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上帝的理念。他认为世俗艺术是不真实的,它挑动人的邪恶欲望、使人远离绝对美的上帝。<br>    奥古斯丁在归信基督之前可能就已经阅读了新柏拉图主义的大师--普罗提诺(Plotinus)的著作,这些著作是由Victorinus翻成拉丁文的。新柏拉图主义认为恶为善的亏缺而非某种正面的实有。这一点有助于奥古斯丁脱离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进而使他能看出基督教对于善恶来源的教义是合理的。因此新柏拉图主义对他的归信基督是有帮助的。后来他听说Victorinus这位新柏拉图主义的学者也归信基督了,当他得到这消息时,就很想要起而效尤。<br>    奥古斯丁的思想在许多方面是有着很明显的新柏拉图主义的色彩。他看重永恒而形上的事物,轻视感官可及的事物;看重理论性的冥思,轻视实用的知识为此生的必须和无奈;坚持要借着从感官的奴役得解放以达于灵魂的净化。<br>    奥古斯丁的宗教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世俗艺术的攻击涉及到虚构、想像、构思、象征和形象等文艺理论问题,对后来的许多文艺流派都有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中)的基本特点,一是奥古斯丁在其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整体神学思想,一是他在此集中处理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这些特点使《上帝之城》仍然成为奥古斯丁非常重要的一部书,虽然读这部书不会像读《忏悔录》和《论三位一体》那么充满乐趣,而且只有在掌握了他的总体框架后才能看出此书的价值。<br>    在这部书里,作者处处可以看到奥古斯丁与古典思想之间的连续和断裂。但重要的不仅是他与古典的关系,而且是它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33.只有通过基督宗教,才能揭示那些邪恶精灵的欺骗,他们喜欢的是人类的错误
    只有通过这唯一真正的宗教,我们才能看到,异教诸神都是最肮脏的鬼怪,或是借助死去的灵魂,或是借助世上的某种生灵,渴望被人当成神。他们窃取神圣的荣耀,高傲地沉浸于那些污浊和下流的事物,对朝向真正的上帝的人的心灵含沙射影。只要人相信,基督为了救人而设下的谦卑的榜样,足以与他们堕落时的高傲相抵,那么人就能从这极肮脏、极不敬的鬼怪的霸权下得到解救。这不仅适用于我前面谈到的罗马诸神,以及别的民族和地域中类似的诸神,甚至还包括我正在谈到的精选诸神。这些神之所以被选,不是因为他们有德性的尊荣,而是因为他们的罪行尽人皆知。至于他们的相关仪式,瓦罗试图归结到自然理性,把下流事物变得荣耀起来,但他找不到一个办法来安排和协调这二者。他认为是,或试图认为是那些仪式的起源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它们的起源。不仅他的这些解释,还有别的类似的解释,虽然无法在宗教中寻求到真正的上帝和永恒生命,不过毕竟还试图回到事物自然的理性,降低那些下流和荒唐的仪式带来的伤害,他试图结合剧场里的故事和神殿中的神话来完成这一点。他没有放过剧场与神殿的相似,反而谴责神殿与剧场的相似;他通过提供自然理性的原因,试图减轻这些可怕的事物对感觉的侵害。
    34.元老院下令焚毁努马·蓬皮利乌斯的著作,以免人们知道设置那些仪式的原因
    我们还发现,与此相反,正如这个最博学的人讲到的,努马·蓬皮利乌斯的书里面谈到的设立仪式的原因,根本是不可容忍、不该存在的,不仅是虔诚的人所不能读和知道的,而且哪怕在暗处也不能藏这些著作。在本书的第三卷,我曾许诺在合适的地方谈这个问题。那我现在就谈。在这个瓦罗的《论诸神崇拜》这本书中,我们读到:一个叫特伦斯(Terentius)的人在雅尼库鲁姆那里有一块农田,他手下使牛的人在努马·蓬皮利乌斯的墓旁犁地,从土里犁出了努马的书。那里写着设置仪式的原因,他把这些送到罗马城的官员那里。官员读了开头,觉得非同小可,就送到了元老院。主要的元老院成员在书中读到每种仪式为什么设立。他们同意死去的努马的做法,虔诚的贵族们把他的书交付官员焚烧禁毁。每个人怎么想就怎么认为吧,但还是让那些捍卫这种大不敬的人们把暗中嘀咕的疯狂想法说出来吧,这些足够提醒我了,按照罗马人的仪式的创建者蓬皮利乌斯王所写,仪式的原因不适合让民众、元老院,甚至祭司自己知道。就连努马·蓬皮利乌斯自己,也是出于一种不该有的好奇心,才获知了鬼怪们的秘密,并写了下来,以便阅读时提醒自己。他自己是国王,不必怕谁,但还是不敢把这教给谁,也不毁掉或用别的办法消灭。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怕教给人们邪恶的事,但又害怕销毁,怕鬼怪们发怒,于是就找了个他认为安全的地方来埋藏,就是他的坟墓,以为没有犁会到达附近。元老院不敢谴责祖先的宗教,因而一致同意努马的做法。他们认为这些书是那么危险,以致不再命令重新埋藏,以免人们因强烈的好奇心去寻根问底,而是把这不敬的遗物付之一炬。因为他们认为有必要完成仪式,宁可容忍人们因对仪式的原因无知而犯错,也不愿让知识搅乱城邦。
    ……
展开
目录
    上帝之城卷九<br>    1.我们前面论说到了哪里,剩下需要讨论什么问题<br>    2.神是高于鬼怪的,而鬼怪中如果有一部分是好的,他们的庇护能否让人的灵魂到达真正的幸福<br>    3.阿卜莱乌斯把什么归给了鬼怪?他虽然没有说他们缺乏理性,也没有说他们有德性<br>    4.逍遥学派和斯多亚学派关于心灵遭受的搅扰的观点<br>    5.性情虽影响基督徒心灵,却不会陷他们于罪过,反而会磨砺德性<br>    6.阿卜莱乌斯承认了,那些鬼怪是为什么性情所激,从而能帮助人得到神的保佑<br>    7.柏拉图主义者认为,诗人们虚构的下流诸神耽于帮派竞争,这是不对的,这些是鬼怪的特点,不是神的<br>    8.柏拉图主义者阿卜莱乌斯对天上的神、空气中的鬼怪,以及地上的人的定义<br>    9.通过鬼怪的介入,天上诸神能否与人建立友谊<br>    10.按照普罗提诺的观点,人类虽然在必朽的身体中,却不比永恒的身体中的鬼怪更悲惨<br>    11.柏拉图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人的灵魂在脱离身体后就成了鬼怪<br>    12.柏拉图主义按照三组相对的特征区分鬼怪和人的自然<br>    13.鬼怪们既不像神那样幸福,又不像人那样悲惨,那他们是用什么方式做双方的中介的<br>    14.人虽然是必朽的,能否因真正的幸福而快乐<br>    15.上帝与人的中保,作为人的耶稣基督<br>    16.柏拉图学派认为天上诸神不愿接触地上的事,不能与人沟通,于是需要鬼怪来在人和神之间建立友谊。这是否有道理<br>    17.要达到幸福的生活,分参至善,人需要中保,但不是鬼怪这样的中保,而是唯有基督那样的中保<br>    18.骗人的鬼怪虽然许诺,他们的干预是通向上帝的道路,却要让人偏离真理之路<br>    19.就是在他们自己的服侍者当中,“鬼怪”的名称也没有好的含义<br>    20.什么样的知识使鬼怪们高傲<br>    21.主在多大程度上想让鬼怪知道他<br>    22.圣天使的知识和鬼怪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区别<br>    23.异教民族把神的名字给诸神是不对的。按照圣经的权威,圣天使和义人都可以享受这些名字<br>    上帝之城卷十<br>    上帝之城卷十一<br>    上帝之城卷十二<br>    上帝之城卷十三<br>    上帝之城卷十四<br>    上帝之城卷十五<br>    上帝之城卷十六<br>    对《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上)的几点更正与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