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详细讨论这一点之前,我们需要简单指出路德这一区分背后的神学论点。第一,神学基于上帝对自我的启示。从神学的客观来源来讲,这一区分取决于神学家如何识别对上帝的认知的来源。荣耀神学家的错误就在于把这个世界表面上显现的当作就是对上帝的认知的来源。
我们会在后面提到,这一点明显与路德的称义观相关联。显然,我们身边的世界的运作方式是建立在对等原则(reciprocity)的基础上:行善者得奖赏;作恶者受惩罚。因此,当荣耀神学家把世界的运作方式当作理解上帝作为的基础标准时,他们就假设人与上帝之间在关于救赎的事情上存在同样的原则。简单地讲,如果我想让上帝以仁慈待我,那我就必须做点好事来赚取他的青睐。
与此相反,十架神学家对上帝的认知源自于定睛上帝在他所选择的地方如何启示他自己。这一点,路德与新路派神学有明显的连续性。中世纪晚期的唯意志论(voluntarism)强调,从人类视角来看,上帝的意志决定了上帝的行动。这是认识论上的重要发展,因为它维护了上帝行动的他性(otherness)。从人类知识的角度讲,在上帝启示自己如何行动之前,人类无法预测上帝的行动。因此,在理解救恩时,路德强调的是我们所谓的特殊启示(special revelation),他的观点是建立在自己所接受的中世纪神学训练之上:如果你想知道上帝如何行动,那就必须定睛在上帝如何启示自己将来的行动。
然而,尽管路德的观点是建立在中世纪晚期对启示的强调之上,但他超越了中世纪的神学教师们;他从两个方面强化这一点。第一,在前面的论纲里他很清楚地指出,这两类神学家的区分不仅是认识论层面的,也是道德层面的。其实,我们可以说路德把认识论变成了道德议题。路德认为罪导致道德死亡并进而引发道德捆绑,任何看罪的严重性轻于路德观点的,都是罪上加罪。任何人若不对自己绝望反认为尽己所能会使上帝赐恩,实际上就是罪恶悖逆地自欺。这里,路德的神学与保罗在《罗马书》1章所说的联系起来。对他的中世纪老师们来说,有关上帝的知识从本质上讲是个认识论的议题:由于上帝的全能,从人的角度看他似乎不可预测;因此,上帝的自我启示约束他必须以某种特定状态向我们显现。在这种观念里,罪之道德危机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对路德来说,我们必须定睛在上帝自我启示的原因并非单单在于其明显的不可预测性,还因为事实上人类死在罪中,甚至倾向于创造一个符合自己期望的假神。
……
展开
——迈克·霍顿(Michael Horton)
加州威斯敏斯特神学院教授
★该书带我们进入了一场引人入胜、令人愉快的思想之旅,探索了基督教具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楚门直探路德思想的核心,阐明路德思想对于天路客人生的意义。楚门智慧超卓,学术精湛,论述清晰易懂。这是一部精彩的路德思想导论。强烈推荐!
——贾斯汀·霍尔库姆(Justin S.Holcomb)
戈登-康威尔神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