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生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36652
  • 作      者:
    张岱年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号宇同,原籍河北献县,世界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岱年先生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被推为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导师,桃李满天下。2004年4月24日,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衰竭,不幸逝世,享年95岁。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北大大课堂系列”: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许多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产生,并由北大的课堂辐射到海内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他们闪烁的思想光辉凝聚着学术的尊严,蕴涵着知识的底蕴,呈现着精神的魅力,成为大众学术普及读物的精品和终生进修学习的首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课 仁
  《论语》云: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是孔子所规定之仁之界说。以此二句为孔子所定仁之界说,理由有三:第一,一般问仁,孔子都是就各人之程度予以指点,仅说仁的一方面,以便易于实行。今子贡既说出较仁更高的境界,而误认为仁,则孔子自不得不说出仁之全义,以见仁之全义尚不及此境界,而不能仅只说出仁之一片断了。第二,“夫仁者”三字,颇似立界说的形式,他处论仁,皆不用夫字。第三,《论语》中其余言仁各条,含义都不若此条之深广,其意旨都不出此条之范围。所以此条所说,是可以看作孔子所讲仁之界说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圣的境界,较仁为高。“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仁的本旨。“立”是有所成而足以无倚;“达”是有所通而能显于众。自己求立,并使人亦立;自己求达,并使人亦达:即自强不息,而善为人谋。简言之,便是成己成人。“能近取譬”,则是为仁的方法,即由近推远,由己推人;己之所欲,亦为人谋之,己之所不欲,亦无加于人。
  仁之本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以根本上是爱人的。《论语》云:
  樊迟问仁,子日爱人。(《颜渊》)
  但孔子言爱,注重有实益于人。孔子曾说: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
  所以仁不仅是爱而已,并且仁者有时亦恶人。孔子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同上)
  仁者本爱人,而对于不仁之人,则不得不恶之,使其不得影响自己。唯仁者为能得好恶之正。可以说仁乃“爱仁以德”,而非“姑息之爱”。仁乃欲成己成人,然姑息之爱,或反足以误己误人。故仁虽包含爱,而不是单纯的爱。
  仁以己立而立人为要,而求“立”必须循礼。孔子曾说:
  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所以实行仁德,必自约以礼。《论语》云: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己复礼”,便是以礼自律,自约其身,使合于礼;视听言动,莫不循礼。必如此,方能自立而立人,所以是为仁之方。《论语》又云: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同上)
  “如见大宾”,“如承大祭”即是恭敬循礼。“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便是天下归仁。《论语》又云: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居处恭,执事敬”,也便是“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所谓恕。“与人忠”,即所谓忠。忠恕即“能近取譬”之道,皆仁之一方面。孔子甚注重恕。《论语》云: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恕是一个根本的生活准则。《论语》又云: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曾子以孔子一贯之道为忠恕,忠恕即仁。忠是尽己之心力以助人,恕是不以己之所恶施于人。忠是积极的,恕是消极的。合忠与恕,便是仁。《论语》又云: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
  恭即循礼;宽信敏惠,乃忠恕之所含。宽信是恕,敏惠是忠。
  仁是“立人”“达人”,所以必须实际有益于人,方称为仁。如仅洁身自好,无害于人,尚不足为仁。《论语》云:
  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
  “克伐怨欲不行”固为难能,但实非有助于人,所以未足为仁。
  并且仁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因己之所欲,以推人之所欲,仁不是要无欲。
  仁是立人达人,故为仁必须真诚实在地力行;不能真诚实在地力行,则既不能自立自达,更不能立人达人了。所以仁又包含力行不作虚言的意思。《论语》云: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曰:其言也切,斯谓之
  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颜渊》)
  仁者唯真实力行,不肯取巧,亦不肯多言;不避难而就易,更不事空谈。《论语》又云:
  子曰:仁者必有勇。(《宪问》)
  《中庸》亦述孔子之言云:
  力行近乎仁。
  必能力行,方能为仁。故仁者必勇,无勇则根本不能为仁了。孔子又说:
  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刚毅木讷,则能真实力行,故近仁。巧言令色者,不欲真实力行,而欲以巧伪赢得人心,实非有意立人达人,故远于仁。
  仁者实必有所作为,虽然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但必有立人达人之行为。孔子所认为仁者,皆实际有过人之表现的。孔子对当时人皆不许为仁者。其所许为仁人者,是微子、箕子、比干、伯夷、叔齐及管仲。此数人都是能真实力行,而有非常之表现者。孔子称管仲“民到于今受其赐”,以管仲能推其立人达人之心,不轻于死而图有以利民,故谓之为仁。
  人莫不欲立,人莫不欲达,只要能推己及人,自己求立达,而亦助人立达,便是仁。所以仁是平实简易的。孔子以为行仁实不难,人人皆可实行。孔子说: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人人皆有力助人,所以人之不为仁,并非力不足,只是有力而不用。人只要去其自私之心,而真实的力行忠恕,便是仁。
  孔子对于仁极其重视,认为仁是不可须臾离的行为准则,虽在危难急遽之时,亦不可违仁。孔子说: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为求仁,更可以死赴之。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达到仁的境界,生活方为有价值;不能仁,则其生活实无价值。
  宁为求有价值之生活而死,虽死而得到不朽;否则虽生亦无意义。生活之性质上的提高,比其数量上的延长,远为重要。
  真能行仁,真能达到仁的境界,便可以得到至高无上的快乐,一切恐惧烦闷,都已消灭,唯一种快慰充满了内心。仁的生活,乃是一种至极快乐的生活。孔子说: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仁者不忧。(《子罕》)
  能仁则无人而不自得,内省不疚,毫不忧闷。孔子又说: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里仁》)
  唯仁者为能久处约而不滥,久处乐而不淫,健行不息,自有常则,而不随环境转移。
  仁的本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意谓的仁,总以上所述,可以说含括三方面:一忠恕,二克己复礼,三力行。忠恕是由内心以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则是以社会之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而忠恕与克己复礼皆以力行为基本。克己复礼亦正是行忠恕之道,对人尽礼,也便是尽忠尽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的中心意谓。此意谓尚可加以更进一步的解析:一、仁是一方自强不息,一方助人有成,是人己兼顾的。二、仁可以说包含对别人的尊重。三、仁是由己及人,仍以自己为起点。四、仁固包含情感上的爱及物质生活上的扶助,而更注重道德上的励导。仁固注意别人生活的维持,而更注意别人道德的提高。仁者对于别人的爱助,目的在于使其成为有德行有成就的人。
  此种意谓的仁,是生活之最高的道,也是最高的德。德与道是相联系的,有得于道谓之德。最高的德,便兼涵诸德,诸德皆此最高的德之一要素,或达到此最高的德之途径。仁兼涵诸德,如忠、恕、礼、恭、敬、勇等。但仁非全德之名。所谓全德之名,即诸德之总称。而仁非诸德之总称,其本身亦自为一德。不过是最高的德,所以兼涵诸德。根本的原则,含蕴较小的原则;同例,最高的德,亦含蕴较低之德。
  仁是一个极崇高而又切实的生活理想,不玄远,无神秘,而有丰富意蕴。孔子对于中国思想之贡献,即在阐明仁的观念。
  孔子又尝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道之主要内容即是仁,德是行道而得诸己,德不仅是仁,而仁是最高的德。艺即礼乐,乃为仁之具。四者分之各有所指,合之有其统一。
  孔子又甚注重“义”的观念。所谓义,即是宜,即是当然,应该之意。孔子认为人须依义而行,即人的行为须合乎当然的准则。应该做者,即做;不应该做者,便不做。只需问事情的应该不应该,不可顾念、一己的私利,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君子处世,无所必从,无所必违,唯以义为标准。见应该做者即勇为之,而不顾虑个人一时之利害。
  义即当然的准则,而此当然准则之内容为何?实即是仁。仁便是人生之最高的当然准则。依义而行,实即是依仁而行。所以,在孔子,仁与义不是并立的二德,而只是一事。在孔子,义的观念,实与道、德、善等观念同列,而不是一种特殊的德。孔子尝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义与善的意思甚为相近。义与善之内容,便是仁。到孟子,乃以义为一德,与仁并立了。
  孔子又重“知”,常以仁知并举。孔子云: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最高之人格为圣者,其次为仁者,又其次则为智者。仁者安于仁,智者则知仁为利而行之。《论语》又云: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
  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仁可有愚之失。孔子又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知者利于仁而行之,由知之而进于好之,乐之,便能安于仁,而为仁者了。
  仁且知,而有大功于人众,便是圣人。圣之境界,在仁之上。《论语》云: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
  前引孔子答子贡之问,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孟子尝述孔子、子贡之事云: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
  子贡以仁且智为圣,或亦根据孔子之言。“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亦可谓仁智之极。圣并非一德,而是完全人格之称。德无不备,明哲绝伦,而能拯济生民,乃称为圣。圣是最高人格之名称,而非生活的准则。
  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亦以仁为人生之第一原则;而又极注重义,仁义并举,以为生活行为之基本准衡。孔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仁,孟子哲学的中心观念则是仁义。孟子讲仁,大意与孔子相近,但多从心性方面来讲,以为仁即是人所固有的恻隐之心之发展。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公孙丑》)
  不忍人之心,或恻隐之心,以今日的名词来说,即是同情心。人莫不有同情心,同情心即仁之萌芽。发展扩充固有之同情心,即可达到仁。孟子更以为人皆有所爱,扩充其爱,并其本所不爱者而亦爱之,便是仁。孟子说: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尽心》)
  仁即是由近推远,乃同情心之发展,亦可以说是爱之扩充。孔子以“能近取譬”为求仁之方,孟子亦以努力推己及人为求仁之道。他说: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同上)
  求仁在于强恕,勉力实践恕,久之便自能达到仁了。孟子又以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人必实践仁,方成其为人。仁乃是做人的道德。孟子说: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同上)
  仁是总合而言之道。为人之道,析之有几,总合言之,只是一个仁而已。仁是最高的总原则。
  仁固是第一原则,尚有第二原则,就是义。仁与义都是基本的实践准则。孟子说: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告子》)
  仁是人之所以存心,义是人所必由之路。孔子言仁,注重行为,仁是行为之准则;孟子言仁,则颇注重内心态度,仁是内心所当有之态度,义方是行为所应循之准绳。孔子所谓义,只是当然之意;孟子所谓义,则是自己裁制之意,不顾一己利害,决然毅然自己裁制其行为,便是义。孟子以不忍说仁,以不为说义。孟子说: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尽心》)
  不当为则不为,当为则为之,便是义。孟子更就人伦讲仁义,以为仁的基本是亲亲,义的基本是敬长。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同上)
  推其亲亲敬长之心于天下,便是仁义了。仁之发端是亲亲,但仁不仅是亲亲。孟子又说: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同上)
  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偏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偏爱人,急亲贤也。(同上)
  合而言之,仁包含亲与爱;分而言之,则仁、亲、爱各有限界。对物只是爱之而已;对人则不仅爱之,而更行忠恕;至于父母,则又不仅行忠恕,而更亲之。泛言之,亦可以爱言仁,仁是无所不爱的,但实际上则不能遍爱一切人,而以亲贤为先。
  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则言舍生取义。孟子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告子》)
  所欲有甚于生者,即是义。所恶有甚于死者,即是不义。为实行义,虽牺牲生命亦所不顾。当为之事,虽杀身亦为之;不当为之事,虽受死亦不为。义实在生之上,虽死而能取得义,便已得到不朽的生命。
  实行仁义之极,便能毫不勉强,自然合于仁义。孟子说: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
  能达此境界,便是圣人。孟子说: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同上)
  圣人便是实行人道,圆满无憾的。孟子又有践形之说。他说:
  形色天性也。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同上)
  天性皆由形色而显现,无形色亦无以见天性。使形色皆为天性之表现,此乃道德修养之极致,如此方为践其形,如此其形体方可谓得到充分之发展。
  能至形色天性之境界,而达到生活之最高境界了。最伟大的人格,亦称为大丈夫。孟子说: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
  大丈夫便是有极深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生活之最高境界的人。孟子又讲浩然之气,实行仁义以达到生活之最高境界时,便有所谓浩然之气。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公孙丑》)
  浩然之气,便是非常盛大刚强、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气是什么呢?孟子曾说: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同上)
  气即是所以充满此身的。人的形体,充满了气;如能养之,则觉得我之气,渐渐扩大,成为浩浩荡荡的,上极于天,下蟠于地,而充塞于天地之间,天地之大,都被我的一气所充满。这是一种神秘经验。
  气本充一身,善养之则不唯充于体内,而亦充于体外,即内外合而为一了。如何养气?仍在于实行仁义。此浩然之气,是与义道为偶的,与义道相待而相成,乃是“集义”之结果。集义便是积善。“袭而取之”便是不实际做功夫,取得外表形似,其气馁而不能刚大。扩充之道,在“必有事焉”,勿忘,而亦不可助长,应任其自然发展。如是涵养既久,行无不慊于心,则自然有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了。
  气乃是充乎体的,今乃塞于天地,即觉得与天地合而为一了。孟子又说: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尽心》)
  万物各有特点,万物的特点都具备于我身,自反而觉其实然,则一切烦恼俱已消灭不见,而获得了最大无上快乐。
  达到此境界,不只个人有至高的快乐而已,更有极大的感化力,能使他人受感而迁善。孟子说: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日小补之哉?(同上)
  有最高修养之人,所行经之地,人无不受其感化;所居之处,其化如神。动静乃与天地相应,实大有益于世,非止小补而已。所谓浩然之气,所谓与天地同流,实质上不过是幻想而已。
  孔子思想以仁为中心,虽由行仁而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但毫无神秘。孟子则由仁义达到一种有神秘性的精神生活。这种自我夸大的神秘主义,仅仅是空虚的自我安慰而已。
  孔子最注重行为,不甚讲心,孟子则较孔子更注重个人的内心生活之培养。在孔子以后,孟子以前,有墨子、杨朱之思想。孟子虽以“距杨墨”为己任,然亦颇受杨墨之影响。墨子最崇尚义,孟子的注重义,将义与仁并举,大概是受墨子的影响。杨朱最重自我,孟子的注重个人,大概是受杨子的影响。但墨子贵义,而以为义即是利;孟子则严分义利。杨朱只重自我而已,孟子则重培养个人之精神生活。
  要之,孟子是以孔子思想为基本,吸取杨墨之长处,而加以改造。
  孟子以后,论仁义最晰者,为汉代董仲舒。董子以对人对我分别仁义,爱人为仁,正我为义。董子说:
  《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故仁之为言人也;义之为言我也。言名以别矣。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众人不察,乃反以仁自裕,而以义设人,诡其处而逆其理,鲜不乱矣!是故人莫欲乱,而大抵常乱,凡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为仁?仁者,爱人之名也。……义者谓宜在我者。宜在我者,而后可以称义。故义者,合我与宜,以为一言。以此操之,义之为言我也。……仁主人,义主我。……君子求仁义之别,以纪人我之间,然后辨乎内外之分,而著于顺逆之处也。(《春秋繁露·仁义法》)
展开
目录
第一课 仁
第二课 兼爱
第三课 无为
第四课 有为
第五课 诚及与天为一
第六课 明心
第七课 践形
第八课 义与利
第九课 命与非命
第十课 自然与人为
第十一课 欲与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