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创新思维与发明技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838852
  • 作      者:
    王振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振宇,1957年3月生于山东省文登市,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大学,毕业后在济南钢铁总厂从事高炉生产和工艺设计,1986年1月到山东省总工会工作,历任济阳县二太平乡副乡长(下派挂职锻炼)、省总工会生产保护部副部长、省财贸金融工会主任、省总工会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省职工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著有传略被编入《中外名人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辞书。《球墨铸铁管》、《创造发明学》、《创新思维与发明技法》、《世纪同龄人李剑晨艺术生涯》、《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含墨留痕--单应桂秦胜洲艺术人生》;主编《李剑晨中国画集》、《李剑晨画集》(王振远王振宇主编)、《齐鲁劳模录》、《从头再来》及合编书四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一等奖,获全国第五届、第六届劳动竞赛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奖;被评为山东省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积极分子、全国劳动竞赛理论研究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发表诗歌、杂文、美术评论、摄影作品等五百余篇幅,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內参展获奖并入编《翰墨中国》等大型书画集;
展开
内容介绍
    《创新思维与发明技法》是作者根据其多年来从事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活动所编写而成的。他将《中国职工科技报》2006-2007年“创新漫谈”专栏连载的50余期创新漫谈合集成《创新思维与发明技法》一书出版,重点介绍了如何树立自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阐述了形象思维、辩证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和智力激励法、逆向发明法等发明技法。其中,每种思维方法和发明技法的论述,作者都从古今中外的重大发明创造中援引实例子以佐证,深入浅出,实用性强。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2.锅炉工成为发明家的启示——树立自信心 增强创新意识
    现代科学证明,每个人天赋的创造力虽然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是很显的。这种差异的拉大,主要是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实践等造成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天赋上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前苏联一个秘密科研机构,专门研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及著名科学家的大脑,他们把大脑切成超薄片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是列宁等人的大脑构造与普通人的大脑没有什么差别。无数的事实证明,创新不只是科学家、专家学者、博士、教授们的“专利”,普通职工取得技术创新或创造发明成果的事例也数不胜数。“郝建秀工作法”是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纺织女工郝建秀创造的,而不是哪个科研所搞出来的。全国劳动模范、刀具大王马学顺提出“件件有革新,样样有创造”。可以说,创造力人人皆有,时时可见,处处在用。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在学生中开展“四小”活动,结果小学生搞出了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数百项,有一百多项在国内、国际获奖。广大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企业的牛产、技术和产品最了解、最熟悉,最有条件研究,在某螳方面足比科研人员占优势的,只要有信心、有创新意识,必能有所创新。
    创新意识也就是创造发明或改革创新的愿望或动机。创新,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有内部的,即创新主体本身具有的各种因素和主观条件,也有外部的,即影响创新主体发挥创造性的各种客观条件和环境因素。在众多的内外条件中,强烈的创新意识或创新欲望,可以说居于首位,是进行创新的首要条件。
    创新意识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要有创新的信心,二是要认识创新的必要性,对创新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创新的信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创新”缺乏正确的了解,把它看得过于神秘,过于
    高深莫测了。创新,从最一般的意义说,就是带着创造性去从事活动。创新不能脱离原有的基础,不是一切都新,也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人们不可能凭空创造一台电子汁算机或数码相机。能够在别人的
    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产生某种或某方面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构思、设想、观念、技术或产品,这都是创新。科学家讲:“人人都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发明家的人数大概会多出千万倍。”一个人有了创新的迫切感,就能调动起自己全部的潜力,唤醒沉睡的才能,在这种动力作用下,开始全神贯注、日积月累地加以思考、探索,终究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能有所创新,才有创新的动力,才能在创新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展开
目录
创新——时代的主旋律(序一) 李永安
工人阶级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序二) 许振超
上篇 创新思维
1.“三大件”的演变——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2.锅炉工成为发明家的启示——树立自信心 增强创新意识
3.逆境里走出的全国劳模——适应环境 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4.唐僧与居里夫人——成功的奥秘
5.“功能固着”的蜡烛、图钉、火柴——思维、习惯思维与创新思维
6.无字信是怎样解读的——形象思维的特点与过程
7.从“嫦娥奔月”到宇宙飞船——想象是创造发明之本
8.宇宙的结构是无限的——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9.水陆坦克“横空出世”——创造想象原动力
10.从“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假说的形成、特点与验证
11.人类将移民火星——科技预测的思维特点
12.地雷打飞机——直觉思维的特点、形式、过程与作用
13.掺假的金冠——灵感的产生、特点与捕捉
14.“马尾巴的功能”——扩散思维及方法
15.“水泥化肥”的涎生——扩散与集中思维方法
16.从“结绳计数”到电子计算机——辩证思维的特点与规律
17.养鱼的分析——立体思维的特征、规律与方法
18.面对谎言的笑声——潜思维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19.发电机与电动机的发明——逆向思维的原理与方法
20.抓斗大王包起帆——旁通思维法
21.永不消失的电波——联想思维及方法
22.印刷+电路=印刷电路板——跨度思维方法
23.爱迪生的重大失误——变维思维方法
24.核裂变、核聚变与“毛粒子”——联结思维与分解思维
25.爱迪生的第7895次试验——穷尽思维的机制与方法

下篇 发明技法
26.告别铅与火的时代——发明创造的特点
27.雷达与声呐的发明——需要乃发明之母
28.移动电话全球通——发明创造的选题技法
29.神奇的头盔枪——智力激励法及其原理
30.“渤海”是怎样冲上世界顶峰的——智力激励法的程序
31.车载电视与大屏幕——检核表法
32.雷达的弱点——缺点列举法
33.不用擦的玻璃与飞机的发明——希望点列举法
34.机器人的世界——模仿技法
35.合金钢与铝合金——类比技法
36.由花岔诞生的钢筋混凝土——移植技法
37.空调与温度汁——逆向发明法
38.贝尔发明电活机——自由联想技法
39.旋转棒棒糖与电动牙刷——相似联想技法
40.电源插排与汽车的进步——同类组合与主体附加法
41.航空母舰与飞行汽车——异类组合与重组组合法
42.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分解发明法
43.曹冲称象与塑料痰盂——等值变换法
44.许振超的绝技与787“梦想”——变换合成法
45.铀235与超导新材料——控制条件法
46.不锈钢与形状记忆合金——捕捉机遇法
47.钱钟书与门捷列夫的法宝——卡片分析法
48.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溯源发明法
49.矸石山变高楼——废物利用法
50.总统的高招——开源节流法
51.静电复印机的发明——专利发明法
52.发音的电子秤——分析信息法
53.专利之痛——知识产权保护
54.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