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饮食典籍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60219
  • 作      者:
    姚伟钧,刘朴兵,鞠明库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饮食典籍史》对于人们认识和研究中国饮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并不集中于某几部书内,而是散见于经、史、子、集和无文字记录的史料中。提升中国饮食文化,不整理和研究这些饮食典籍,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如何检索与利用历代的饮食文献资料,历来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中国饮食典籍史》按照年代顺序,对于无文字记录的史料以及散见于经、史、子、集中有关饮食文化的著作分别进行了介绍,内容涉及烹饪技术、烹饪理论、菜点品种、食疗和饮食习惯等方面。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食物要合理搭配。五味需要调和,而且还要科学搭配,形成合理的结构。《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里指出了五味如何配五脏,列举了各种食物以其所宜可补养五脏,这是我国较早的食疗记载。由于食物的味道各有不同,对脏腑的作用也不同,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五味人胃,各有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长也。”这说明了五种味道的食物,不仅是人类饮食的重要调味品,可以促进饮食,帮助消化,而且还具有不可忽视的医疗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还提出了影响我国几千年的膳食结构原则,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一原则的提出,说明我国古代就对完整合理的膳食有了明白无误的认识。这个原则的特点是以米、麦、豆类为主食,各种肉类、蔬菜作为副食,同时补充一些水果瓜类食品。这是一个低热量、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多蔬果,以植物淀粉为主的饮食结构。它符合低脂肪、低盐、高钾、高纤维、天然野生和营养成分均衡的特点,是人体营养需要的基本模式。
    现代人片面追求饮食的色、香、味、精制和口感胜于营养,偏食、滥食或暴食现象普遍存在,摄盐、粮和脂肪偏高,从而导致了许多“文明病”。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都纷纷重新修订、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最近,中国营养学会向我国人民推荐的膳食合理构成指标,就是对《内经》所说的膳食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第三是饮食有节,适中有度。《内经》养生学说认为,无论是调神还是养形都必须要“适中”、“有度”,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活节律。
    ……
展开
目录
大树繁枝,浓荫华盖——序《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丛书/赵荣光
绪论
一、无文字的饮食文献
(一)原始社会的艺术作品
(二)商、周青铜饮食器及其纹饰
(三)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
(四)古代绘画作品
二、有文字的饮食文献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饮食文化史典籍分类
三、饮食文献的价值与使用
(一)治学的门径
(二)科研工作的指南
(三)考镜饮食文化发展源流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饮食典籍
第一节 甲骨文、金文中的饮食文献资料
第二节 先秦经典中的饮食文献资料
一、《诗经》
二、《周礼》
三、《仪礼》
四、《礼记》
五、《论语》
六、《孟子》
第三节 先秦子、史、集部中的饮食文献资料
一、《左传》
二、《国语》
三、《战国策》
四、《楚辞》
五、《吕氏春秋》

第二章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饮食典籍
第一节 专门饮食典籍
一、《四时食制》
二、崔浩《食经》
三、《食次》
四、《食珍录》
第二节 农书类著作
一、《四民月令》
二、《齐民要术》
三、《南方草木状》
四、《临海水土异物志》
第三节 语言类著作
一、《急救篇》
二、《说文解字》
三、《释名》
第四节 诗赋类作品
一、《饼赋》
二、《七发》
三、《芬赋》
四、其他赋作
……
第三章 隋唐五代饮食文化典籍
第四章 宋代饮食文化典籍
第五章 元代饮食文化典籍
第六章 明代饮食文化典籍
第七章 清代饮食文化典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