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077196
  • 作      者:
    王光荣,施永兴,潘毅慧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光荣,1964年11月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博士、教授、研究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市闸北区卫生局局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及调研部主任,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和管理学、老年医学、卫生信息化、社区中医管理学及临终医学。先后主持、参与15项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文章30余次,主编学术著作12部,参编著作8部。
    施永兴,1946年5月生。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及调研部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社区卫生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闸北区治未病协会副会长,WHO社区老年保健合作中心临汾医院合作基地主任、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第二军医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临终医学、老年护理学和社区中医管理学。先后主持、参与20余项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获上海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区局级一、二等奖1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1部,参编著作8部。
    潘毅慧,1973年12月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读MPH,全科主治医师,长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科研及管理工作,现任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自2006年以来,先后主持、参与1项卫生部科研课题、3项市级科研课题和多项区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获上海市闸北区第八届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第九届科技创新奖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闸北区优秀管理人才,2010年被评为闸北区优秀青年人才。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著作5部。
展开
内容介绍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是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王光荣、施永兴、潘毅慧主编的《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践》总结了上海市闸北区中医药服务的经验和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践》分6篇32章。第一篇介绍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现状及进展;第二篇论述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政策和管理;第三篇介绍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模式与功能转换;第四篇介绍社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第五篇重点介绍中医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第六篇介绍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科学研究,为从事中医预防保健学术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书末附录中有7个附件,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中医预防服务的文件作了介绍。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实践》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供从事中医药学术理论工作者、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人员、医学院校师生阅读,尤其适用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局者以及工作在第一线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和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发展于汉唐时期。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于汉代产生了跨越式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手段,将“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纳入了治未病范畴。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治未病的理论进行了精妙的阐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专设《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将病后调摄,以防复发,补充为治未病内容的重要延伸。《金匮要略》对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也作了很多原则性的阐述,并提出了纲领性的治疗方法,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强调虽然客气邪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但可通过“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等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进一步阐发了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内容。唐代孙思邈是又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3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认为医师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成熟期成熟于明清时期。中医传统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人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储渐富,使虚劳难成。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了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如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如邪人营分而见斑疹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法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丸、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的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创新期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化,一些管理者和学者将目前我国严重的医疗卫生问题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进行碰撞和融合,初步提出了治未病预防保健理论体系的概念,即运用中医治未病的伟大思想和丰富手段,在完善临床医疗体系的同时,通过养生保健、疾病预防、重大疾病阻断和康复的全过程、多层次的实践,构建我国具有中医特点的预防保健理论体系,以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困境,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现状及进展
第一章 社区中医药服务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起源
第二节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社区中医药服务
第二章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核心理念
第四节 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三章 上海市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现状与深化试点的思路
第一节 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沿革与现状
第二节 上海市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内容
第三节 上海市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试点地区与试点单位的组织结构
第四章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试点进展
第一节 闸北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思路
第二节 闸北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闸北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闸北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初步成效
第五节 闸北区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创新计划

第二篇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政策与管理
第五章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政策
第一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政策主要内容
第二节 启动全国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治未病)试点地区和单位建设活动
第六章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目标与目的
第一节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主要目标
第二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支持目标
第三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绩效目标
第四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做法
第五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目的
第七章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标准
第一节 区级中医院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的组织结构与建设基本标准
(服务区域及基本标准)
第二节 区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室)的组织结构与基本标准
(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第三节 区专业站所中医预防保健科(室)的组织结构与建设基本标准
(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第四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预防保健科(室)的组织结构与建设基本标准
(服务区域及其基本要求)
第五节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中心
第八章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组织实施
第一节 闸北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体制分析
第二节 闸北区中医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模式
第三节 闸北区专业站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模式
第四节 闸北区二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模式
第五节 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体制特色介绍
第九章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运行机制
第一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运行机制
第二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运行机制评价
第十章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质量
第一节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质量
……
第三篇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模式与功能转换
第四篇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与技能
第五篇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第六篇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学研究
附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