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校第一年里,他自主选择进入了学校组织的两个竞赛小班中学习,一个是计算机竞赛小班,另一个是化学竞赛小班。(为了开发学生某一方面的学科潜能,学校将某一学科方面显现出优势的同学在每周的某一个时间里集中在一起,进行针对性的学科竞赛知识与能力的辅导。每个小班的学生在15名左右,除每周二下午的选修课时间集中某一个时间在一起学习之外,其余时间仍随所在的行政班学习)一年多的学习下来,他在两个学科领域的深化学习上都花了很大的功夫,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计算机竞赛方面,曾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在化学竞赛方面,也取得了高中化学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然而,高二上学期他在计算机与化学学科竞赛的深化学习中产生了迷茫:是继续同时在两个领域深入学习,还是选择其中的一个领域深入学习?选择两个领域,意味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会更大,因为无论是学习计算机还是化学的相关知识,都要求超出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这需要时间与精力;如果选择其中的一门学科进行深入学习,他又割舍不了另一门学科发展的机会,毕竟之前已经投入了很多精力,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选择不当的话,还会留下遗憾。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我知道,如果不做出选择的话,很可能两个学科领域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如果集中精力放在一门学科上可能更容易取得进一步的突破,但放弃其中一门学科的话,又觉得不忍心,心里很矛盾。那一段时间,我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困惑使学习情绪与效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个时候,他知道找两个学科竞赛的指导老师帮忙做出选择比较困难,毕竟两个学科竞赛的老师都希望他能继续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前进。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他向自己的班主任王老师寻求帮助,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给了他这样的建议:“这两门学科,关键是看你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学科,先不能看竞赛成绩,要扪心自问:自己最喜欢什么学科、哪一门学科更有发展潜力、自己的知识积淀如何?”之后,他根据王老师的这个建议,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然后决定继续参加化学竞赛小班的学习,放弃了计算机竞赛。他是这样说的:“权衡一下,我对化学更感兴趣,从初二开始接触化学时,就被形形色色的化学现象迷住了。到了高中以后,也翻阅了许多化学竞赛的书,而且化学老师曾给他开了一个化学拓展学习的书单,其中包含许多专门的大学化学教材,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各分支学科都有所涉及。更为重要的是,我觉得在计算机方面,我难以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因为在参加计算机竞赛的过程中,我发现比我达到的高度高得多的学生在上海中学以及其他学校还大有人在。”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的学习目标与动力更明确了,并不断发展、提升。他谈到了两位化学教师不同教学风格对他的帮助,一位是他化学竞赛课程的老师,这位老师擅长启迪同学们思考问题,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加以阐述,这使他能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类比,发现异同点,从而对某一化学问题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位是担任他化学基础课程的李老师,李老师教学思维严谨,且自身的数学、化学功底好,影响了他思维分析的严密性。在化学小班的继续学习过程中,他体会到:“参加化学小班学习,不仅使我接触了更高层次的化学知识,也使我对化学关系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蒋老师还推荐我参加了上海市业余化校举办的化学竞赛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大学化学课程,大约是大二、大三的标准,我觉得这也是我准备在化学高峰上更进一步提升的基础。” 在高二年级下学期,他被选中参加了在复旦大学举行的实验培训,培训加深了他对化学作为实验学科的认识,他这样说:“有了复旦大学化学系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有复旦大学老师的指导,我做实验时更为得心应手,也对化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使我养成了思考、寻求解决方法的科学探究精神。化学的学习脱离不了实验,在实验中我学到了更多的高于纯理论的知识。” 在之后的发展中,他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获得了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并被选拔进入了全国冬令营。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深化学习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引下,他自主学习了许多本科化学教材,不仅使他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聚焦了,专业指向性更为明确了,而且这方面的个性化知识积淀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化学竞赛辅导老师说:“ 他在高中两年的学习中基于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对大学无机、有机、分析等化学各分支学科进行了个性化的选择学习,将化学学科知识结构提升到本科二年级水平,展现了相当大的学科潜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