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靠近河道,交通运输方便,另外,它距离清代修建的从济南到惠民的官道只有五、六里路;村子一直设有集市,以四、九为集日,所以这个以镇为名的村子每到集日,南北商人云集而来,生意繁荣。根据村碑记载,清朝的宰相刘墉(山东诸城人),回山东诸城省亲路经该地,看到这个小村镇交通如此便利,生意如此兴隆,大为欣喜,便建议把“青龙镇”改名为“兴隆镇”。小村镇上生意如此兴盛,村里人的生活也相对宽裕,信息比较灵通,但村风依然淳厚,向来讲究耕读传家。
兴隆镇村是以郭姓、刘姓、朱姓为主的杂姓村。这三姓的先人都是在明、清年间陆续从河北枣强县直接或辗转迁移到此。后又有姓张的、姓孙的、姓曹的和姓乔的住户以住亲戚家或以过继的形式入住到兴隆镇村来。村中一向有“孙刘不分”, “朱乔不分”和“张曹不分”的说法。根据老人介绍,本村最早原有的住户姓田,当地人称这种原住户为“坐地霸”,但这个家户人丁不旺,村里最后一个姓田的人叫田世奎,晚年双目失明,又是个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村里就安排各家户轮流给他送饭;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就去世了,全村人集体给他送了终。
土改前,村子大约有300多人口,全村的布局,素有“西郭东刘”的说法。其中,刘姓家族自明朝应化年间迁居到这个村来以后,世代繁衍,人口最多,出了“五服”的刘姓人又按居住的方位分东、西两院,村里人称“东院刘家”和“西院刘家。”比较来看,西院刘家人口繁衍得更快些,特别是解放后随着新的村落住房规划,西院刘家的住户慢慢围合了东院刘家的住户,那是后话了。到了清代中后期,这郭、刘两大家族都置办了不少的田产,是当地的大户。两大家族里都出了些在本地有头有脸的人,但均能“济急仁和,为善乡里”。
……
展开
——吕微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间文学研究室主任)
作者以文化再现和表述理论为视角,对一种民间娱乐进行了反思性的民族志研究,特别是对商河鼓子秧歌近代以来的“被表述”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还原与批判性反思,揭示了。“民间娱乐”背后的文化政治。她通过对”事件一程序"进行的“文化分析”,展现了文化反思与文化批评的深度,彰显了人类学的当代价值。
——潘守永(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教授、博导,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