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农业150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502484
  • 作      者:
    晖峻众三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晖峻众三,1924年出生于冈山县,194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历任东京教育大学、信州大学、宇都宫大学、东亚大学大学院教授,现任农业与农协问题研究所理事长。主要著作有《日本农业问题的展开上、下》(东京大学出版社,1970、1984年),《日本资本主义与农业保护政策》(编著,茶水书房,1990年),《现代资本主义与粮食、农业》(共编著,大月书店,1995年)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农业150年(1850-2000年)》内容简介: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其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历程,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具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一衣带水”已成为描述中日两国关系的流行语,但我一直认为这个流行语用在农业上更为贴切,因为中日两国农业共同点和相似点实在太多,深入研究日本农业应当成为研究国外农业的首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去日本考察农业的国人络绎不绝,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农民,几乎都对日本农业精细、农村富庶、农民富裕以及各方面的硬件与软件建设赞不绝口。在中日农业交流中我们不仅引进了诸多的农业技术,而且在政策层面上还引进了“农业多功能”及“一村一品”等不少新理念。在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始终认为应当更多地研究分析借鉴日本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十七届三中全会虽已提出强化农村基本经营、农村土地管理、农业支持保护、现代农村金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及农村民主管理等六大制度建设,但目前尚未破题。制度建设是日本的强项。我期望在读《日本农业150年》过后这方面能有新的突破。
展开
精彩书摘
    此外,幕藩体制下的土地所有制,促成了以小农经营为基础的本百姓制。从太阁检地到继承这一制度的幕藩领主检地,“作合否定”的原则得到贯彻,弱小农民的小规模自有地被直接登记到土地账册上。中世纪以来,“手作地主”仍然根深蒂固,被称为名子、家抱、门屋、间人、头振的农民一直隶属于封建家长制的大规模经营,或者让世袭下人在自己的土地账册上登记,而领主获得土地的实际所有权。直到17世纪以后,封建家长制的大规模经营才开始解体,独立的小农经营才开始真正得到发展。
    江户初期的小农经营不仅在石高制的规定下每年进贡稻米,而且被强制优先种植水稻。但为了确保自身的口粮,农民在水田中复种小麦,在旱田里种植粟米、玉米和大豆等。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京都、奈良和大阪的周边地区,还能看到蔬菜栽培与买卖。从全国来看,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包括进贡稻米在内的自给自足的谷物生产,但从理论上讲,作为生产者的农民,已经开始上缴封建地租(基本上是“实物地租”,有少量“货币地租”)。
    中世纪以来,家长制的大规模经营只能采用牛马犁耕,由于这时的犁是有犁床的长床犁,因而不能进行深耕。相反,锄能够进行深耕,同时也能进行起耕、碎土、整田、中耕等作业,即便是同样的平锄,只需改变其重量和形态,就能进行合理的使用。因此,小农即使没有牛马进行犁耕,也能利用锄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代的小农经营是以锄为中心的。
    同时,肥料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购买的肥料仅用于棉花生产,但在其他农业生产中基本沿袭使用了绿肥、厩肥、人粪、灰等传统形式的肥料。随着小农独立耕作的开展,村落共同体对于种植水稻时的水利利用、采草时的山野利用都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各村确立了水利利用等惯例。从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农具来看,除了平锄的多样化以外,17世纪末还出现并普及了用于起耕的备中锄,而脱粒用叛箸、碾米用碾臼、选谷用簸箕等也已常见。除了在基本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外,茶叶、蜜柑、桑、麻等具有地域性的作物也开始普遍种植,这些经济作物成为农民的现金收入来源。
    通过石高制最大限度地征收年贡稻米的幕藩领主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开始致力于开发新田。于是各地纷纷挖掘河道、筑建河堤、开发新田,耕地面积急剧扩大。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江户时代诸侯领地的确定、军役负担的减轻以及自战国时期以来与筑城技术、矿山挖掘技术一同发展的土木技术的进步。例如,幕府进行的利根川水系工程,不仅能预防水灾,还开凿水路,改善物资的输送条件。到了幕藩中期以后,利根川水系沿岸的低湿地变成了真正的水田。
展开
目录
第1章 近代日本的起航——从幕藩体制的建立到明治维新
1幕藩制社会的结构与变迁
2幕藩制经济的动摇与重建
3明治维新与原始积累

第2章 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从19世纪80年代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日本的产业革命
2贸易结构与传统产业
3日本农业的生产结构——农业技术的变化
4农村生活的变化
5地主的土地所有与租佃关系
6农业政策——资本与地主的矛盾的形成

第3章 走向垄断——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世界经济危机
1垄断资本主义的确立
2农业生产的变化
3农户经营和地主经营的动向
4租佃纠纷与农民运动的展开
5农业政策的展开及其特征
第4章 从世界性经济危机到战时体制——从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直至战败
1从世界性经济危机到日本战时资本主义
2农业生产力的停滞与危机
3危机下与战时的农户经营
4从危机到战时的租佃纠纷
5农业管制政策的实施

第5章 被占领期日本资本主义的重建与农地改革——从战败至20世纪50年代初
1占领与战后改革
2农地改革案的提出及实施
3掠夺农民政策的展开

第6章 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农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
1“经济自立”和向“战后型”产业结构的转型(第1阶段)
2经济高速增长的起步与基本法农政(第Ⅱ阶段)
3经济再度高速增长与“综合农政”的出台(第Ⅲ阶段)

第7章 向经济大国下的农业小国过渡——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00年
1向低成长的过渡与经济结构调整(第1期)
2GATT.UR、WTO与《新基本法》框架下的农业萎缩(第Ⅱ期)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