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734754
  • 作      者:
    庞燕,王忠伟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物资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庞燕,,汉族。1965年生,湖南湘潭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高等教育管理。先后主讲本、硕、博等不同层次课程20余门,出版专著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5项。现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院副院长。主要社会学术兼职包括联合国ITC(国际贸易中心)认证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外贸物流员考试认证专家等。
    王忠伟,汉族,1965年生,湖南邵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与管理、项目管理、高等教育管理。现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院院长、中国森林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兼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获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认证(PMP),完成各类省部级及横向合作科研项目17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物流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当时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即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63年,物流概念传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学科在世界各国日益受到重视。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先后设立了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并专门成立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指导物流类学科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全国物流类专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截至2009年,全国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布点数达284个,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布点数达58个,两个专业总计布点数达342个。在专科层次,几乎所有的专科学校,均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
展开
精彩书摘
    1.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通过分析物流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明确课程先修和后修顺序,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实行模块化,理论课程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必修课由公共课、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四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由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开设比例不应低于30%。同时,优化学科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
    积极推进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构建由公共课、基础课、部分学科基础课组成的专业大类课程平台。目前,实现按二级专业类招生,按专业类培养。逐步实现按学科大类课程打通培养,允许学生在第4或第5学期选择专业。
    各专业的理论课程课时总量(含实验)4年制本科2400学时,150学分,努力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
    2.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物流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应该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对于实验学时超过8学时的课程单列实验课程并单独实施考核,保证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和效果,而且在实践教学方案中各实验室应建立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应占理论课程学分的20%,30学分左右。
    3.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培养方案中改革“专业基础、专业、专业方向”为主线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努力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和科技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物流专业要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包括思想素质教育课程模块中的各门课程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社会实践课程、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还包括实验、实习。
展开
目录
1 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1.1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1.3 以供应链思维推进物流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流程再造
1.4 物流类学科专业基于供应链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2 际视野下物流类学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1 高等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概述
2.2 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研究
2.3 国际视野下物流类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4 国际视野下物流类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 通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1 产学研合作概述
3.2 产学研合作的国际比较研究
3.3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发展
3.4 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类学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

4 流类学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4.1 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
4.2 物流类专业实验室建设
4.3 物流类专业创新实习基地建设
4.4 基于物流设计大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5 流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5.1 物流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概述
5.2 构建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5.3 物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

6 流类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成果案例
6.1 摘要
6.2 背景介绍
6.3 基于交易成本的邯运集团物流系统分析
6.4 基于交易成本的邯运集团物流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优化
6.5 基于交易成本的邯运集团运输配送网络优化
6.6 基于交易成本的邯运集团仓储系统设计
6.7 依托国际陆港物流园区的邯运集团信息系统设计
6.8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