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性组合形态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40657
  • 作      者:
    唐雄山,王伟勤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唐雄山,男,博士,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出版的个人专著有《贾谊礼治思想研究》、《老庄人性思想的现代诠释与重构》、《人性平衡论》、《组织行为学原理--以人性为视角》、《人性组合形态论》。现任教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政法学院公共管理系。
    王伟勤,女,副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20多项,现任教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人性问题是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更是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急需解决的问题。承担历史使命的冲动使本书作者长期潜心从事人性问题研究。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及其组合形态。《人性组合形态论》就是依据这个定义逐步展开的。全书共有九章。第一章分析论述了人与生俱来的各种属性(要素);第二章至第五章分析论述了人性的组合形态;第六章着重论述了人性组合形态的塑造;第七章与第八章分析论述了组织人性(本性)、人类类人性(本性)的组合形态;第九章则从人性层次的角度分析论述了个体、组织(群体)、人类的自体性(自我性)、群体性与类性的组合形态。
    《人性组合形态论》研究的是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可作为人们从事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与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学习、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儒家的观点来看,德,就是“得之于天谓之德”,天取代了道的地位。这里的天是自然之天,当然,也有人释之为理义之天,但是,这种解释与早期儒家思想的主旨不符。“自然之天”比起“理义之天”更为合理,也符合早期儒家思想的思维逻辑。人从自然之天那里得到是自然之性,因此,儒家所谓的德实际上也是性。《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即天给人的(属性)就是性;或者说,人先天所具有的(属性)就是人性。天给予人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与灵魂,即上天给了人一个完整的生命。所以,儒家有时又说:“生即性”,“性即生”。一个人的一生,是一个肉体生活(或生理生活)与精神生活有机统一的生活,肉体与精神的需求都是上天赋予人最为内在的东西,无论他的出身、地位、才能与贡献如何,他都需要这两种生活。
    《大学》中有一段名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礼记·大学》)“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发扬、弘显的意思,是动词;后一个“明”是形容词,是大、伟大、善、美的意思。“德”者“得”也,“得之于天谓之德。”“德”就是人先天所具有的一切属性或潜质,即人性。“明德”只是全部“德”的构成部分,在儒家看来是潜在于人性结构之中的向善属性,或称构成要素。“明明德”就是要张扬人性结构之中这种向善要素。“明明德”一语包含了三点:价值判断,对人天然的人性要素进行了分类,将其中的一部分判定为恶,将另一部分判定为善;价值导向,要求人们弘扬人性中的善德,压制恶德;理想人性组合形态的塑造,即通过价值判断与价值导向来塑造“理想的人性组合形态”。但是,这种“理想的人性组合形态”可能不是人性组合形态的常态,因为,它的形成是以压制或忽视人性中某些重要的因素为代价。这也是《大学》深得朱熹重视的原因。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人性问题的重要性
二、人性的定义与内涵
三、人性与人的本质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人性要素
一、生存欲
二、占有欲
三、性的欲望
四、责任心与义务感、同情与怜悯心--仁爱
五、爱美之心、嫉妒心、报复心、好奇心
六、理性
七、群体性
八、类性

第二章 人性组合形态
一、人性组合形态的多样性
二、人性组合形态的类型
三、人性组合形态的影响因素
四、人性组合形态的相对稳定性
五、人性组合形态与人的行为

第三章 人性平衡
一、人性诸要素的互相制约与互相平衡
二、唐氏人性平衡定律
三、人性平衡的作用
四、人性平衡的保障因素

第四章 人性失衡
一、唐氏人性失衡定律
二、人性失衡的类型
三、人性失衡的诱导因素
四、人性失衡的作用

第五章 人性组合形态与人的心理活动
一、人性组合形态与人类心理活动的模型
二、个体心理特征与人性组合形态的关系
三、气质、性格、个性与人性组合形态
四、情感、情绪与人性的组合形态
五、个体能力与人性的组合形态

第六章 人性组合形态的塑造
一、人性组合形态的可塑造性
一、人性组合形态塑造的着手点
一、人性组合形态塑造的理论
四、唐氏人性组合形态塑造模型

第七章 组织(群体)人性(本性)的组合形态
一、组织与组织人性(本性)
一、组织人性(本性)的组合形态及影响因素
三、组织人性(本性)的平衡与失衡
四、组织人性(本性)组合形态与组织的心理结构
五、组织人性(本性)组合形态与组织行为动力
六、组织人性(本性)组合形态与组织行为类型
七、组织人性(本性)组合形态的塑造

第八章 人类类人性(本性)的组合形态
一、人类类人性(本性)的要素
二、人类类人性(本性)的组合形态及影响因素
三、人类类人性(本性)与其他物类本性关系的法则

第九章 自体性(自我性)、群体性与类性
一、个体的自体性(自我性)、群体性与类性
二、组织的自体性(自我性)、群体性与类性
三、人类的自体性(自我性)、群体性与类性
四、几个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