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0431
  • 作      者:
    陈高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高华,1980年生,江西永新人。2001年、2004年分别获江西师范大学法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随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师从韩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入中央编译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供职于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西方女性哲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汉娜·阿伦特及其思想,自《极权主义的起源》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政治哲学研究者的关注。从她一生的运思历程来看,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活跃在她的全部著作之中。本书《思考与判断:汉娜·阿伦特的哲学政治之思》以思考和判断为中心概念,阐述阿伦特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按照阿伦特的看法,哲学与科学分别是解释性问题和认知问题的两种典范形式。哲学追寻的是意味着什么,科学探究的是什么;哲学源于惊异而出于对意义价值的寻求,科学源自好奇而出于对知识真理的热爱;哲学的目标是为了确定人的生存所涉的诸多样式的意义,科学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系统的真理体系。也就是说,“哲学思考想要理解其意义,科学认知想要认识给予我们感官的东西。”①因此,哲学与科学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活动模式。如我们之前所概括的那样,哲学提供给人类的不是什么理论体系,而是大量的思想、洞见以及关于人的生存的观点;科学提供给人类的则是客观的、公开公共的、非个人的进步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构成一个真理体系,尽管这些知识真理并不一定具有永恒性,但永恒始终是真理的目标。如英国学者帕勒克所说,②尽管哲学家们为其观点提供了诸多理论支持,但是他们的观点在本质上是无法像科学知识一样被论证或证明。而且科学家提供的知识真理,必然是人们不得不接受的定理,一个人可以说不理解某些知识真理,但没有人会不接受知识真理;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蠢蛋。若是人们对于哲学史上的哲学家形成自己的看法,认同某些哲学家而拒绝另一些哲学家,这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这只不过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倾向和意义追求而已。当然,这并不是说哲学史上的哲学观点不过是哲学家个人的偏见及其表达,而是因为人的生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一种表达可以比另一种表达更具有说服力,但不能说更正确。因此,一个哲学家的观点只不过是代表着一种关于人的生存的解读,是一种建议。它是哲学家提出的自以为最为适当的解释,并希望能够为他人所信服。然而,就像所有希望说服他人的努力一样,他的理由是理性论辩、道德诉求等等。
    ……
展开
目录
导言
1、不入“流”的思想家
2、国内外研究简评
3、阿伦特哲学——政治问题的缘起
一、非本真的政治哲学: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源流及其批判
1、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源流
(1)前柏拉图时期
(2)柏拉图时期
(3)后柏拉图时期
2、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批判
3、何为政治:行动、自由与公共领域
(1)政治与行动
(2)政治与自由
(3)政治与公共领域

二、思考:从哲学到政治
1、哲学与意义的追寻
(1)Thaumazein与好奇
(2)意义与真理
(3)理性(思考)与知性(认知)
2、思考及其政治意义
(1)思考素描
(2)苏格拉底:思考的政治意义
(3)意识形态:思考与行动直接相连的危险

三、判断:在哲学与政治之间
1、判断:两种模式
(1)行动者中心的判断
(2)旁观者中心的判断
(3)一个小结
2、政治判断: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
(1)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
(2)康德的审美判断
(3)判断的政治意义:世界意识的确立
结语 现代性中的哲学与政治
附录 “还剩下什么?只剩下语言”与君特·高斯的一个谈话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