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尼采:品味快乐生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500271
  • 作      者:
    白山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第一章  生活中的“善与恶”<br>真正的善恶没有统一的标准<br>世间没有永恒的“善与恶”<br>“好”来自于“好人”自己<br>对美德的渴求也是一种善<br>人是否应该具有“同情心”<br>人人都有不懈追求的本能<br>永葆贞洁可以创造奇迹<br>第二章  生活中的道德命题<br>真正的救助还是自助<br>谦卑的道德与安逸调和<br>道德可以因妒忌而死亡<br>慧眼中藏着美好的天堂<br>不可与其他人共享的道德<br>道德从热情里诞生<br>舍弃本身利益的人懂得奉献<br>要有正视自己天性的勇气<br>具备追求道德反面的意志<br>第三章  生活中的人生戒律<br>不要对你的美德有丝毫懈怠<br>不要因小人的针刺而受伤<br>与人交往就像参加一场宴席<br>谎言出于求生存的目的<br>从报复的欲望中解脱出来<br>超越自我的人将超越一切<br>失去自制的人什么都不是<br>提防被“同情”的魔鬼镇住<br>无谓的痛苦根本不存在<br>在梦想的创造中救济过去<br>远离荒唐而危险的放纵<br>看清追求一切财富的实质<br>第四章  生活中的哲学感悟<br>不要把自身智慧想得太高<br>把生命看作自然的一部分<br>要有“悲伤至死”的准备<br>一种全然不同的“死亡”<br>知识并非先天注定的<br>贪婪成性的人就像老母鸡<br>自我伪装的“捉迷藏的鬼”<br>赢得意识是一个人的成就<br>在考验中领教什么叫“害怕”<br>反省日间所做所想的事<br>“肉体蔑视者”服务于自己<br>第五章  生活中的理性思考<br>人的权利和义务成比例<br>因苦难而得以成全的伟大<br>人格缺点所带来的后遗症<br>浸透了宽容和同情的油膏<br>你该如何适应自己的生活<br>自己承担责任的人得自由<br>用经验描绘一张新的图画<br>……<br>第六章  生活中的快乐哲学

内容摘要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著名哲学家。他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是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反应,直到下一个世纪——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br>    尼采认为,哲学思索是生活,生活就是哲学思索。他创立了不同以往的形态迥异的奇特哲学,展示自己的哲学恩想。他的哲学无须推理论证,没有体系框架,根本不是什么理论体系,是他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赢接感悟。尼采在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悲居的诞生》中,就已开始了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他指出,在现代社会里,尽管物质财富日益增多,人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僵死的机械模式压抑人的个性,使人们失去自由思想的激情和创造文化的冲动,现代文化照得如此颓废,这是现代文明的病症,其根源是生命本能的萎缩。<br>    以探索人生意义为使命的尼采哲学,对于人性问题当然也不能不做出自己的回答。事实上,“人怎样生活才有意义”这个问题,与“人是什么”的问题有着最内在的联系。一个哲学家对于人生意义的选择必定以他对人性的某种理解为依据,同时他对人性的理解也必定体现出他关于人生意义的价值观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