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讲授春秋时,要详加分析褒善贬恶的原因,来逐渐树立他的正确观念;讲授礼,使他彻底明了长幼卑尊的关系;讲授诗,要推广诗义以驯顺他的情志;讲授音乐,能达到疏通烦闷,消减浮气的目的;讲授古人格言,使他明白先王以化民为本务;讲授史志,使他知道国家兴亡之迹而知所戒惧;讲授统御术,使他能了解万官的职分而作合理的领导;讲授训典,使他得到协和亲族和与人为善的要领,这就是教太子为圣君明王的基本科目”。(见贾谊《新书·傅职》)他一共列举了春秋、礼、诗、音乐、古人格言、史志、统御术、训典等八个科目,以及各科教学进度和目标,可以说已具备了相当完整的体系。贾谊言慎选师资,是和学习环境,合并来谈的,他说“例如过去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是保护身体,傅是辅其德操,这都属于师道的责任,三公的职分。于是又设三少,所谓少保、少傅、少师,是侍奉太子燕游的人。故在太子孩提之时,三公三少就当昌明孝仁礼义来诱导他,一方面疏远邪恶小人,使他不至于受到坏的感染;另一方面选拔天下方正之士,与孝悌博闻有道术的人,来保卫辅翼他。叫他们和太子居处出入。太子一生下来,见的是正事,听的是正言,行的是正道,左右前后又都是正人君子,这样熏陶渐染,长大以后,自然就成了正大光明的人了”。
(见贾谊《新书-保傅》)最后又引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话,来证成他的看法。如果我们把《孟子·滕文公下》,言“楚人欲学齐语”的故事,和《苟子·劝学》,所举“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例子,会合来看,就知道了贾谊在劝学方面立论的张本。
5.劝学方面
贾谊是位性善论者,所以他的劝学首先从人性说起,他以为人性本无不同,人所以有贤、不肖的差异,完全是受了后天教育和习俗的影响。他论教育的重要说:“南越北胡的人,生来发声相同。嗜欲不异,可是长大以后,各人不但有各人的生活习惯,言语也没法沟通。究其原因,就是受了后天教育和习俗的影响。”(见贾谊《新书.保傅》)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关系既然如此密切,教育的程序又当如何呢?我们发觉贾谊对学前教育十分注意,尤其是有关胎教、幼儿教育、入学年龄,以及教学课程、师资选择,和学习的环境,都有概括性的提示,现在依次说明如下:
他对胎教的看法是“胎教之道,在断定王后怀孕以后,孕妇站不得跛脚,坐不得歪邪,笑不可喧哗,独处一室不可倨傲,一旦生起气来不可骂人”。(见贾谊《新书·胎教》)至于婴儿出生前后,《新书·胎教》更规定了许多琐细末节,虽然因为时代的进步,他所强调的都成了历史的陈迹,但也可以从中透视出他对胎教的重视。
他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可以从《新书》的《蚤谕教》、《保傅》两篇文献里得到印证。他说“当儿童天真无邪的时候,来培养他的正确观念,可收事半功倍的绩效”,所以他主张“太子初生,大人们对他无论视、听、言、动,都要以礼相待,而行赤子之教”。又说:“太子少长,到能分辨颜色的年龄,就开始入学,学些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情。然后循序渐进,由东学而南学,而西学,而北学,再入太学,各阶段都受到充分而完美的教育,然后以之治国理民,自会收到化辑天下的效果。”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