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职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为满足社会需求造就合格的“职业人”,这是一。同时,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则体现为还要适应个性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为满足个性需求塑造合格的“社会人”,这是二。应对社会发展的千变万化,面对个性发展的千差万别,要以不变应万变,职业教育只有为学生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夯实基础,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这意味着,深刻理解职业教育在人的一生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即所谓“基础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实际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中华文化对教育基础作用的精辟诠释。然而,这样一句极具深刻思辨色彩的至理名言,长期以来却被误读了。这种误读的突出表现,在于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基础是构成的还是生成的”的理解产生偏差。可以说,基础的构成说解读还是生成说解读,是一个现代职业教育,甚至是整个教育所应该正视的根本问题。
传统的“基础构成说”的座右铭是“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这是一种建筑学的概念。其内涵表现为:一是认为基础的好坏取决于“量”的多少,即“多学”,在书本中学,“学得越多,基础就越好”;二是认为基础的意义表现为“存储性”,即“备用”,“现在用不上总有一天能用得上”。因此,在这种思维定势指导下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记忆为主,企图通过一次性教育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取其一生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在基础的形成过程中是他组织的:教师是知识传递途径的主宰者、评判者,而学生只能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系统的获取是外部强制输入个体的结果;在基础的要素关联上是叠加的:强调基于还原论的部分、单元、模块的算术加即可攫取整体;因而其获得的基础知识是惰性的:关注复制、再生和重构,其结果是“知识学得多用得少”,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种“过度教育”。这种基于学科体系的基础观,实质上是一种指向“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陈述性知识集合的静态基础观。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