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67458
  • 作      者:
    王德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是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术丛书的一种。《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由作者的经典学术论文和部分专著的精彩章节组成。全书分上、中、下三编:文化的视野、走向新思考、叩问历史。全书涉及对当代审美文化、美学史和美学问题的思考。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作者的学术研究情况,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德胜,男,1963年生,上海人。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青年美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美学年鉴》及《中国美学》主编等,从事现当代中国美学史、当代审美文化和文艺美学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扩张与危机》、《文化的嬉戏与承诺》、《散步美学》、《宗白华评传》、《美学原理》、《视像与快感》等16部著作,发表论文160多篇。曾获新闻出版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奖”、“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新时期20年优秀文艺理论论文奖”、第一和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美学学术成果奖”等。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专家,2007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小书,是作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以来的第一部个人文集。
    《当代处境中的美学问题》中选录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最近几年对于当代审美文化、美学史和美学问题的几十篇思考文章,其中绝大部分曾在《文艺研究》、《文史哲》、《文艺争鸣》、《求是学刊》、《思想战线》等国内一些刊物上发表过。同时,为了比较完整地反映自己的学术研究情况,这次还从《散步美学》、《扩张与危机》、《文化的嬉戏与承诺》等个人专著中节选了一部分文字。这些文章写作和发表的时间有先有后,这次收录时除了对个别地方作了少量必要的文字修改以外,基本都保持了原来的样子。也因此,一些属于思考和讨论同一话题的文章,难免在文字上会有一定重复。
展开
目录
上篇  文化的视野
审美文化的当代性问题
一  在美学话语的当代转型意义上
二  具有建设性功能的文化批评活动
三  关怀与介入
四  “审美文化”的当代性质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与“美学定位”
一  “美学”是一面锦绣的旗帜
二  “美学的第三个层面”
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
一  新的需要
二  “批评的观念”
三  理论品格
当代审美文化理论中的“现代性”话题
一  “现代性”的启蒙话语
二  “现代性”的遭遇
三  批判/重建:“现代性”前景
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关学现实
一  “眼睛的美学”
二  “视像”的生产与消费
三  新的美学话语
为“新的美学原则”辩护——答鲁枢元教授
一  何谓“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  如何充分正视“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真实感性”及其命运——当代审美文化的哲学问题之一
一  “真实感性”
二  “现实感性”:“物质主义”与“有用性”
三  “感性主义”的消解功能
幸福与“幸福的感官化”——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视野中的幸福问题
一  关于幸福的观念
二  “欢乐的感官”:幸福生活的当代倾向
欲望的机器——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大众传播现象
一  在形象中放逐时间
二欲望的制造与批发
三  传媒的控制与权力
“审美化文化”:经济社会的人文建构
一  对“形式化美学意识形态”的反抗
二  对现实实践力量的借助

中篇  走向新思考
艺术审美的价值限度
一  艺术“创造”神话的崇拜
二  艺术审美价值效力的有限性
三  艺术作为现实中人的心理补偿
四  艺术审美的有限性维度
文艺美学:定位的困难及其问题
一  如何定位“文艺美学”
二  对现有理论的分析
三  文艺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意识形态话语与理论原创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建构问题二议
一  关于语境
二  寻求原创性
关于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两点认识
一  马克思主义美学仍需建构
二  “理论多元”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学的困难与希望——兼论文化论美学的建构
一  来自“美是什么”的迷误
二  理论难题
三  寻找希望之境
美学如何可能走向大众生活
一  走向大众生活“如何可能”
二  走向大众生活的关键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美学:问题及其他
一  中国美学如何真正有效地实现与西方理论的学术对话
二  美学活动如何可能与现实文化进程建立具体的批评性关系
新世纪中国美学研究二题
一  关于审美现代性问题
二  关于本土资源与美学的现代建构
“亲和”的美学——关于审美生态观问题的思考
一  美学“为何”及“如何”思考生态问题
二  生态问题的美学审视主题
三  “亲和”作为审美生态观的核心
全球化中的东方美学:问题与可能性
一  “全球化的威胁”与“发现”东方
二  当代东方美学的现实课题
文化视野中的民族美学
一  “民族的”与“民族性”
二  民族美学的理论态度
当代中国文化景观中的审美教育
一  传统的误区
二  审美教育的转向

下篇  叩问历史
20世纪中国美学与学术史写作
一  学术史写作的着眼点
二  学术史探讨的重点
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及其研究的几个问题——兼论宗白华美学的启示
一  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图景
二  20世纪中国美学现代理论建构中的问题
三  宗白华与20世纪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百年进程及其学术史话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研究的着眼点
三  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史话题
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
一  关于“知识背景”
二  “两脉整合”
三  “西方”的“中国化”
四  借用“方法”
艺术起源理论的中国形态——“中国美学:1900-1949”研究之一
一  “劳动实践”观点的发展与系统化
二  “游戏”观点的形成与心理学
三  “艺术起源于人类同情”
“万物静观皆自得”——宗白华的美感理论
一  美感类型:“错彩镂金”和“芙蓉出水”
二  美感发生:“移情”与“静照”
艺术意境的追蹑——宗白华的艺术美论
一  “艺术贵乎创造”
二  意境创造:“化景物为情思”
三  艺术空间:节奏化、音乐化的“时空合一体”
从“形象的直觉”到“心物统一论”美学——朱光潜早期美学理论及其思想之源
一  关于“美感经验”
二  关于“美的本质”
三  朱光潜与克罗齐、尼采
转折与蜕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转变
一  转折的标志
二  重塑新的美学
三  实践美学的确立
宗教与绘画之间——中国绘画精神中的宗教性问题片论
一  关于宗教信仰的绘画直接性
二  关于宗教信仰的绘画表意
三  关于宗教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合一
文化的变奏——中国文化结构中的文人画传统
一  中国文化双层封闭运动模型
二  中国艺术文化的意义
三  传统美学文化变奏在文入画传统中的意蕴
神人之间——中西形体审美意识的文化模式
一  源于遥远希腊时代的西方意识
二  源于特殊自然一人文状态的中国意识
三  中西意识的文化心理根源
四  两种文化模式的核心
审美的道德之境——中西形体审美意识的伦理精神
一  中西伦理精神的一致性
二  中西伦理精神的差异性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