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与和:重新认识中国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4079906
  • 作      者:
    马中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马中,1946年生,西安市哲学学会会长,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人与和:中国哲学简明读本》通过大量权威史料,用通俗和饶有趣味的叙述风格论证了中国哲学的人本特质(“道者,人之道”),同时详细揭示了中国哲学以“和”为善的方法论特色(“阴阳之道”实质是和谐之道)。
  作者站在全球化立场,对比中西文化根本差异,用平等的眼光审视中西传统哲学,在资料取舍上排除了主观化选择,进而综合概括他们的方法论原则及表述风格,真正突出了国学那些灵魂性的东西,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颇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
展开
精彩书评
  中国哲学头绪纷繁,广博深奥,但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最根本的特征。第一,以“人”为根本研究对象。第二,以“和”为根本研究方法。中国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阴阳之道”说到底是一种实现凝聚、均衡、互补、协调、和谐的方法和艺术。中国式“和谐思维”具有丰富辩证法内涵。
  ——《光明日报·书评周刊》

  从思考和理解入手,弄清国学脉络,用较短时间把握国学精髓,获得对国学的总体认识,这种国学入门的方法较适合于成年人,但入门读物非常少见,马中教授的《人与和》称得上雪中送炭。
  ——《上海证券报·书评周刊》

  长期以来,中国哲学被纳入西学套路中归纳概括,与本土文化形成了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人与和》从根本上扭转了这种偏向,为深入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明清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春瑜
展开
精彩书摘
  比如,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五经”,就多是些口语化的作品。励谓《书经》(《尚书》),基本就是当时一些官方文件,那是些通报情况、整顿思想、统一行动,记人、记事、记言的文字,是必须明白如话的,写得艰深了不行。《诗经》竟有一半内容属民歌民谣,这个秘密经朱熹揭示后,至今已是中国古代文化史方面的常识。《诗》、《书》是古今公认的最重要的先秦经典,则先秦典籍的通俗化,由此可见一斑。
  再比如,《论语》、《老子》应当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两本书。而《论语》全部是语录——说话的记录,是典型的通俗化作品。《老子》则走得更远,全书不但不引经据典,反而大量吸收民谚、俚语充实自己。孟子、庄子、韩非都是讲故事的能手。荀子还编写“快板”、“顺口溜”,其《成相篇》采用的是典型的民间通俗文艺形式,朱熹在注序中认为该篇属“举重劝力之歌”(即夯歌),王先谦《荀子集解》引杨惊、卢文招、俞樾各家的注,均认定其为“舂歌”(劳动号子),近代学者杜国庠更认为其类似于“凤阳花鼓词”(《杜国庠文集·论荀子的成相篇》)。
  在中国历史上,凡属开创学说学派的思想论著,都有通俗化的特点,这就是先秦诸子的文章都比较好读的原因。
  至秦汉以后,开创气魄少了,文章反而难读了。然而,尽管如此,董仲舒的文章还是无须多作注解的,仍有先秦之风。
  至宋明思潮兴起,文章又有改观。理学家们“自家体贴出天理二字”,从一个新的高度弘扬哲学“道统”,有了新的开创性,便又重新用口语化的作品阐发理论,推广见解。二程及朱熹的著作其口语化的程度往往与当时的话本小说无异,甚至更少修饰和润色,更有家常感。理学思潮中,程朱学派后来绝对控制了全国思想界乃至民众的日常生活习俗,与其传播技巧上的通俗化特点不能说没有关系(王阳明的崛起同样带来过一次“白话文运动”)。而相比之下,宋初张载的著作就显得比较难读。张载的关学此后在社会影响上稍逊于洛学(编者注:张载是关中人,其学说称“关学”;二程为洛阳人,其学说称“洛学”),固然因为其思路与现实体制的走向有所矛盾,但也不能说与其文字较深无关。
  中国哲学立足于通俗而不是“通雅”,西方哲学立足于“通雅”而不是通俗。西方古典哲学基本停留在小圈子里,并不面向社会和面向民众,西方哲人的著作往往是献给同道的(这一般在书的扉页上就标明着),并不考虑说服、感召、吸引社会大众。西方哲学史上有不少纯书斋式的学者,其周游列国、遍干诸侯、力图以学说改变天下的人物并不多。
  ……
展开
目录

引言
立本篇
第一章 总思路:以“人”为本
哲学是关于社会人生的学问
人本化的宇宙观
中国哲学特殊关注点
中西哲学对比
第二章 治人为本。治物为末:中国哲学不是“在物理学之后”
中国哲学立足于治人的需要
中国哲学的政治精神
正确理解政治
第三章 道德为本。智慧为末:中国哲学不归结为“爱智慧”
道德为本的共识
儒家的道德本位主义
中国哲人的“贬智慧”倾向
中国哲学道德化思维的成因
第四章 前人为本。后人为末:中国哲学的历史主义精神
道德的根基是尊祖
尊祖的核心是尽孝
“孝”成为“道”
孝祖之道的广泛影响
第五章 敬人为本。敬神为末:中国哲学的无神论倾向
原始宗教的解体
先秦时期无神论思想的高涨
儒家中庸无神论的深远影响
中国没有宗教传统12l
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潮的成因
方法篇
第一章 总原则:崇尚辩证逻辑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对传统辩证法哲学的评价
制约中国古代思维方法的因素
第二章 联系的观念:重视系统思维
中国哲学的整体观
系统方法的广泛应用
第三章 运动的观念:以“生生”为核心
中国哲学的运动观
中国哲学的变易之道
第四章 人本主义的“阴阳”论
“阴阳”的由来及演进
中国式对立统一观念
第五章 重“和”轻“争”的理论归宿
多极之“和”
对立之“和”
对“争”的反思
礼乐: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
表达篇
第一章 简约化:既重视文字。又轻视文字
中国哲学崇尚简约
中国哲学崇尚简约的原因
第二章 模糊化:既认可形式逻辑,又贬抑形式逻辑
中国哲学作品普遍忽视逻辑性
中国哲学对形式逻辑的扬弃
第三章 形象化:借助文学。建构人学
中国哲学的诗魂(上)
中国哲学的诗魂(中)
中国哲学的诗魂(下)
中国哲学中的“象”
第四章 经学传统:“我注六经.六经注我”
经学传统的形成
从儒学到经学
道、佛经典体
经学传统的过与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