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的大学日益壮大。然而,我们的大学生及至我们的知识阶层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重大事件面前并没有保持应有的清醒与个人的尊严。这种精神状况恐怕是基于对人类文明的知识匮乏或者误解……
有鉴于此,这套书对人类有史以来的经典的思想文献进行了选择性的汇集,以期为中国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大学教育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为中国知识界尤其是大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知识,以达致中国公民精神境域的提升。
本卷选录的是古代各大文明的经典文献,展示了与浮华的当代相距最远的那些时代的文明精神。与那些时代已经隔膜得太久太久的我们,今天暂且坐下,左手捧茶右手展卷,聆听智者的声音,跟随先哲的足迹,追溯文明的起源,探索人类的精神,或许,可以医好我们的当代之“病”……
展开
一
按儒家经典《大学》的说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此所谓“大学”,当然不是这套书标题中所说的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大学”。
但是,有万千青年在其中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确实应有一种作为主旨的“道”。而这种道,我想,用“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来定义,也是相当精辟的。
这套书的主旨,也就是这样来定义大学的主旨的。
这种主旨乃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精神。没有了它,大学不过就是制造小机器的大机器,在其中奔走的教师和学生,不过就是一群为谋生而营营不已的“腐儒”,而不配称为古人所说的“儒者”。
假如我们用更加侧重于德行的“君子”一词来代替“儒者”,我们会发现,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的理念》,竟然同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学》抱有同样的理念: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君子”,在现代环境中说,即培养具有美德的公民。
二
然而,如何能够培养“美德”,如何能够“明明德”呢?《大学》引《书经》说:”顾諟天之明命”,意为要经常顾念或思考上天的“明命”。而《大学的理念》也主张,要全面地学
习人文知识(其中包括神学知识),要注重自古流传下来的信仰。这两本《大学》都提醒我们,仰望在人之上的超越者,是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必须的。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中,“至善”乃是“圣”的境界;而在西方传统中(以至在印度和
伊斯兰的传统中),“至善”也是神的境界,甚至就是“神圣者”本身。
三
人的精神是相通的;大学生的精神是与同学、与老师、与大学的精神相通的。
人类的精神是相通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同别的民族、别的时代的精神相通的;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精神,是同别的文化、别的文明的精神相通的。
所以,大学的精神,要汲取各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精神;所以,这本书的形式,是尽力采用代表各大文明精神的文本,向当代大学生和一般读者展示当代人类文明的源流。现在各大文明之流正在汇聚为所谓“全球化”的大潮,究其最深刻的原因,也许正在于其“源”之共同、其“神”之相通罢?
四
就这套书的第一卷即“上古与中古卷”而言,它展示的是人类各大文明相距最远的那些时代的文明精神。在那些被称为神权政治和政教合一的时代,宗教作为各文明内在精神的地位是尤其明显的。所谓轴心时代,实即各大文明以世界各大宗教为核心而成形的时代。所以,我们要了解世界各大文明的来源及其精神,就不能不了解它们的宗教。这是这一卷会包含大量宗教经典的基本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