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成人小儿咽鼓管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鼻咽部分泌物及细菌易经此侵入中耳,且乳汁亦可经此进入中耳。小儿咽鼓管与鼻咽部淋巴组织丰富,此处易隐藏细菌与病毒,由此引起中耳感染机会较多;小儿中耳局部功能较差,小儿机体抵抗力较差,因此上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好发于儿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时,病变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常合并有慢性乳突炎时称之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主要是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
除了引起患者听力下降外,严重者可引起致命的颅内、颅外并发症。
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所致。当然身体抵抗力差、细菌毒性过强亦是原因之一。而鼻腔、鼻窦及咽部的慢性炎症亦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多为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多,可有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
可分为三型,①单纯型;②骨疡型;③胆脂瘤型。
单纯型最多见,临床特点为:①间歇性耳流脓;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量多少不等、不臭;②鼓膜穿孔为中央性穿孔;③听力下降一般为轻度的传导性耳聋;④颞骨CT提示无骨质破坏。
①耳持续性流黏稠脓,常有臭味,可见有血丝;②鼓膜边缘性穿孔;③多为较重的传导性耳聋;④颞骨CT,可有骨质破坏,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①长期耳流脓,脓多少不等,有时带血丝,有特殊恶臭。②鼓膜松弛部穿孔,或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可见灰白色豆渣样物、恶臭,少数病例可见外耳道后上方塌陷或骨质缺损。③听力下降,可为较重的传导性耳聋,晚期可引起混合性耳聋或感音神经性耳聋。④颞骨CT示骨质破坏,易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穿孔位于紧张部(鼓膜),大小不一,但穿孔周围均有残余鼓膜。多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