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标准和标准化概念
一、标准的含义和作用
我国国家标准GB/T 2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给出了如下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重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结合生产实践,经过论证、优化,由有关各方充分协调后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而产生和发展的。可以说,每项标准都是某个领域科学技术的高度浓缩与概括,是某项生产技术长期经验高纯度的结晶。通过标准,对重复性事物做出统一规定,借以规范人们的工作、生活、生产行为。就生产而言,任何产品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生产的,任何技术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操作的。离开了标准,就没有衡量质量的尺度,产品和技术的质量就会因为没有比较的基准而无从谈起。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核心是质量,质量的关键在于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质量的优劣、合格与否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标准便是质量的“格”,是质量的“规矩”。因此可以说,“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同时,“质量是执行标准的结果”。产品若没有了质量,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注定将以失败告终。反之,遵循标准、按标准生产和管理,就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标准化的含义和目的
在GB/T 2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标准化”的定义是这样的“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上述定义中的所谓“一定范围”,包括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涉及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
标准化的过程是对重复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的过程。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对重复性事物的统一。例如,生产绿色食品大米是一项重复性事物,怎样使千家万户在千差万别的土壤和千变万化的气候条件下生产活动达到统一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让大家按标准行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