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火;一弹解千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6016206
  • 作      者: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作者简介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1903-1987),法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女学者,法兰西学院成立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院士,16岁即以长诗《幻想园》崭露头角。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她游历了欧美多国,回忆录《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苦炼》、《一弹解千愁》、《安娜姐姐》;诗歌《火》;文论两论费米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火》是一场感情希机的产物,表现的形式则为一部爱情诗集,也可以说是由爱情的某种概念连起来的一组抒情散文。这样一部作品无需评论,不折不哲的爱情,作为一种病症和一种使命, 时强加给受害者,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经历,也是文学上表现最多的一种题。 
展开
精彩书评
  序言
  严格地说,《火》并不是一部青年之作:它写于1935年,当时我32岁。1936年出版,1957年再版,几乎未作改动。现在这版的文本,也同样毫无变更。
  《火》是一场感情危机的产物,表现的形式则为一部爱情诗集,也可以说是由爱情的某种概念连起来的一组抒情散文。这样一部作品无需评论,不折不扣的爱情,作为一种病症和一种使命,同时强加给受害者,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经历,也是文学上表现最多的一种题材。顶多可以提醒一句,任何一场爱情经历,例如产生本书的爱情,总是在一种特定的境遇内,在情与景交融的协助下,萌发出来,继而又解体,而这些情与景,在一部小说里构成故事情节,在一首诗里则成为吟咏的出发点。在《火》中,这些情和景,时而由“箴言”直接地但相当隐晦地表述出来,——这些箴言是松散的,大部分首先是日记的摘抄——时而又相反,间接地表述出来,借用传说和历史故事,旨在为诗人提供穿越时间的支柱。
  这些故事提到的人物,不管是神话的还是实有的,全取自古希腊,惟独玛利亚—玛德莱娜例外,她生活在犹太—叙利亚世界,那里基督教已然形成,而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的画家,总喜爱用大量的美丽的古典建筑、帷幔和裸体装饰那个世界,他们在这方面也许比人们以为的更接近现实。所有这些故事,在不同程度上,将过去现代化了;此外,有的故事,还借鉴了这些神话或传说抵达我们之前的过渡时期,因此严格地说,“古代”在《火》中,往往只是不大明显的第一层。淮德拉根本不是雅典的那个淮德拉,而是我们取自拉辛剧中感情炽烈的有罪女人。阿喀琉斯和帕特洛克罗斯,主要不是以荷马的视角,而是以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诗人、画家和雕塑家的视角看待。这两个故事有几处点染了20世纪的色彩,但是进入了一个无年代可考的梦幻世界。安提戈涅是从希腊悲剧照搬过来的,然而列入《火》中后,这一内战和反抗不公平权力的噩梦,也许最大限度地载负了当代的、几乎超前的因素。莱娜的故事,只是略微借鉴了我们所知道的同名妓女,她于公元前525年,参加了哈尔莫狄奥斯和阿里斯托吉通的谋反;不过,现代希腊的地方色彩和内战的困扰,在这故事中完全覆盖了公元前6世纪的底蕴。克吕泰涅斯特拉的自白,将1924年希腊土耳其冲突,或达达尼尔海峡鲁莽之举时期的乡村的希腊,拼入了荷马史诗中的迈锡尼。斐多的故事取材于第欧根尼·拉埃尔克指出的、涉及苏格拉底的这位弟子青年时的一件事;1935年梦游的雅典,同亚西比德时期金色青春的雅典相重叠。玛利亚—玛德莱娜的故事基于《金色传奇》引述的一种传说(不过,这个虔诚集子的作者认为不真实,又删掉了),根据这一传说,圣约翰为追随耶稣而抛弃的未婚妻,后来也成了圣女;伪福音没有收录的这个故事所讲述的近东,是昨天的和永远的近东,但是隐喻或语义双关,也随处将时间错乱的现代主义引入故事。萨福的奇遇与希腊相关,是由于完全捏造的一种传说,即这位女诗人为一个无情的美男子自杀了,但是这个演杂技的萨福,却属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娱乐圈。男扮女装的事件与希腊题材关系不大,主要与莎士比亚的喜剧连在一起。叠印这种
  手法,运用得非常明显,过去同也随之变为过去的现时相交混,这在《火》中随处可见。
  任何书都标明年代,书标明年代也对。时代对一部作品的限定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方面,通过时代本身的色彩和气味,而这种色彩和气味也或多或少浸染了作者的生活;另一方面,尤其当作者还年轻,通过文学影响以及抵制这些影响的复杂游戏而区分各种不同形式的渗透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的。在《斐多或幻景》中,我容易觉察出保尔·瓦莱里好享乐的人道主义的影响:在这里,这种影响以其漂亮的表层,掩饰着毫无瓦莱里特点的某种粗暴。《火》的激烈语气,不管有意无意,是起而反击吉罗杜:他笔下精巧而巴黎化的希腊,如同所有在我们看来既截然相反又非常接近的东西,总叫我心头火起;如今我看到,古代的这种共同背景,置于现代的情趣中,就会令人忽略——当然最细心的读者例外,忽略完美纳入法兰西传统的吉罗杜的世界和我力图描绘的更加狂热的世界之间的这种深刻差异。反之,我倒喜欢科克托,欣赏他那故弄玄虚的巫师般的天才,但是又怪他过于经常降格,耍弄魔术师的种种小把戏。在《火》中的人,不管戴没戴面具,讲话的那种狂傲的坦率,只针对已然明了或信服的读者那种放肆的意愿,都表明一种强硬态度,抵制某些学术性强的和轻率的妥协。有科克托的先例,我自然受到鼓舞,使用抒情文字游戏的极为古老的方法,而在同一时期,超现实主义者也重新发掘了这种方法,只是途径有点不同。如果一些诗人,不仅仅是过去的,还有我同时代的诗人,没有给我做
  出榜样的话,我并不认为我会在《火》中使用与前面谈到的主题叠印相得益彰的浓墨重笔。另一些类似之处,表面上是由于当代文学的摩擦,其实如我刚才指出的,是由于生活本身。
  ……
展开
目录

序言
火(共九篇)
阿尔西帕的慈悲(共五十五首)
蓝色故事(共三篇)
一弹解千愁
默默无闻的人
阿列克西
安娜姐姐
一弹解千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