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丘刚明,原名丘润堂,1916年生于台湾省高雄县美浓镇。他十五岁时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被家人送往日本就读高中职业学校,从此就再也未能回到台湾看望家人,直至1988年因病于天津逝世。他为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在日本,父亲学习机械制造专业,在学期间饱受了日本人的欺压,那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的东三省,在父亲的心中燃起了仇恨的烈焰。1936年,他毅然放弃继续在日本深造的机会,以民族大义为重,回国参加抗日战争,走上了革命生涯。父亲先到西安,经党组织介绍来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到大别山参加邓小平129师,时任侦察参谋。他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战争的方针。1938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战争的岁月练就了父亲坚毅的性格,他对各种困难都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由于父亲的日文好,又学的是机械专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接管峰峰煤矿机械厂并担任厂长,他努力钻研军工生产技术,夜以继日的工作,解决了军工生产中的许多技术难题。那个时期,他们经常与敌人周旋,进行反扫荡,有时几天都吃不上饭,睡不了觉,特别是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手脚都冻坏了,工作条件相当艰苦,但大家从不抱怨。解放以后进了城,每当父亲唱起《太行山进行曲》时总是情绪激昂。
1946年底,父亲经组织护送从山东半岛乘小船到辽东半岛,先后在抚顺、锦州、大别山等地指导建设我军较正规的兵工厂,后在鸡西军工办事处机械厂任副厂长。后党组织又委派他与苏联红军协调装备技术,为此父亲又开始学习俄文,多次到苏联、东德、波兰等地学习和考察。父亲讲起这段历史时总是非常自豪,这也是他平生最快乐的一段经历。作为我们年轻一代是体会不到当年战争岁月的艰苦,但父亲的奋斗精神将影响我们一生。
新中国建立后,父亲先后担任沈阳重型机器厂副厂长、代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三局设计处处长,重型机械研究筹备处主任,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所长,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试验场主要负责人等职。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还经常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生活待遇。1952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他把获得的奖金全部交了党费。原机械部黄敬部长曾号召机械部全体干部要向他学习。
父亲对我国的重型、矿山、起重运输和工程机械行业的科研事业做出很大的努力,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能成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与父亲的积极努力和辛勤劳动是密不可分的,他是我国重型机械行业的创建人之一,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长期领导研究所工作中,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规律办事,他鼓励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多出成果,并用于生产实际,为经济建设服务。在“文革”动乱期间,他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对党的信念坚信不渝,仍然在考虑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1974年恢复工作以后,很快就使研究所在较短的时间内走上正轨。在筹建工程机械试验期间,环境相当艰苦,工作条件极差,生产非常困难,但他全然不顾,为试验场建设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还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将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推到各级领导岗位,使其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父亲关心祖围统一大业,热爱自己的家乡,1982年以来,他担任天津市台联会副会长、台联党组书记,他以极高的热情做这项工作,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紧密团结岛内和海外的台胞,联系各方面的人士,扩大对台工作的影响,被台胞誉为“延安式的老干部”。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对大陆探亲以后,父亲的心情更是非常激动,曾多次表示要在有生之年再回到台湾,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遗憾的是这个愿望终归未能实现。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党贡献毕生精力的一生,他从不争名争利,一心扑在科研技术上。他常教育我们子女要做一个懂技术、有技术的人,不要争仕途,要永葆艰苦朴素的作风,一辈子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父亲的这一番教导和以党的利益为重,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努力工作、热心对台工作和廉洁奉公的精神一直激励和影响着我们。我们会继承您的优良传统,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而努力奋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