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47797
  • 作      者:
    陈平原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2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主要内容简介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莠、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压在纸背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强调。因为,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
展开
精彩书摘
    和对篇中所涉及的某些问题作了理论探索。这些特点,使它不只是个一般性的歌谣资料集,而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的歌谣学著述了。”这一评价是中肯的,其中对“理论探索”一词,特别加括号注明其所指乃是“《写歌杂记》,并附有编者师友的专门性的研究、讨论文章”。的确,顾颉刚的11篇《写歌杂记》很有价值,其中又以那些以歌谣论《诗经》的几篇以及围绕这几篇的师友探讨的文章更具学术意义。不过,要充分了解它们的学术意义,又不能限于这几篇本身,而必须将它们放人顾颉刚全部的《诗经》研究中去看待。
    前面引述《自序》中的话,顾颉刚搜集了许多歌谣后,竟已产生了在寂寞独征之中更激起拓地万里的雄心,但这样的“雄心”并未维持太久,他在1920年11月3日发表于《晨报》的《吴傲集录的序》中就说因里面“有许多解不开的句子,写不出的文字,考不定的事,要想切实做一番学问,远非易事,因而准备将它作为“终身之业”。但这是顾颉刚特有的承诺语气。顾颉刚是一个好大喜博、时常制订学术计划又时常改变的学者,所以到了《吴歌甲集》自序中,他也难免自嘲:“这‘终身事业’四个字,岂不是成了‘从此停止’的托辞吗!”这里面一个关键的问题是,他不是真正对歌谣研究感兴趣,而只是想通过歌谣来为其《诗经》研究谋取比较的材料。《自序》中后半段他坦言:“老实说,我对于歌谣的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我的研究歌谣是有所为而为的:我将借此窥见民歌和儿歌的真相,知道历史上所谓童谣的性质究竟是怎样的,《诗经》上所载的诗篇是否有一部分确为民间流行的徒歌。”关于前一问题,顾颉刚除在《自序》中略有说明外,未见其他有分量的文章。关于后一说,其实也只是偏举,他对于《诗经》的研究,处处留下了歌谣研究的印记。
展开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陈平原/1
刘师培文学观的学术资源与论争背景 王 风/1
一 从阮元到刘师培/1
二 章刘之争(上)/6
三 章刘之争(下)/12
四 从刘师培到周作人/19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学术渊源 周勋初/32
一 《札记》产生的时代背景/32
二 文学观念与师承的关系/34
三 对齐梁文学与《文选序》的不同评价/39
四 批判“褊隘者流”及阴阳刚柔之说/41
五 反对文以载道,提倡自然为文/43
六 学有本源与追本溯源/46

顾颉刚与现代民间文艺学 陈泳超/48
一“求真”与“致用”/48
二 《古史辨》与神话传说研究/56
三 孟姜女故事研究/68
四 歌谣研究/74

朱东润的学术道路 李祥年/86
一 特殊的学术背景/86
二 文史研究/91
三 传记文学家的朱东润/106
任中敏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 王小盾 李昌集/122
一 近代散曲学的奠基人/123
二 唐代文艺学/133
三 任中敏的学术风格/142

罗根泽在三大学术领域中的开拓 周勋初/146
一 诸子学领域中的开拓/147
二 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中的开拓/154
三 中国文学史领域中的开拓/ 161
四 一点思考/ 165

戏剧史家周贻白 郭英德/172
一 从艺人到史家/173
二 发凡起例/179
三 本源与流变/185
四 民间与宫廷/]89

阿英与晚清通俗文艺研究 陈泳超/199
一 藏书与史料编写/199
二 关于《晚清小说史》/203
三 对于其他通俗文艺的研究/208

唐圭璋词学研究的体系、方法与贡献 王兆鹏/214
一 词体/215
二 词作/218
三 词人/228
四 词史/230
五 词论/231
六 词学史/235

刘大杰文学史研究的成就和教训 董乃斌/240
一 引言/240
二 创作和翻译:早期的学术准备/244
三 现代性学术品格之养成/249
四 文学史撰著的一座丰碑/255
五 两次基本向上的修改/261
六 学者的困厄呼唤学术的现代化/269

钱钟书的文学研究和方法论 周振甫/278
一 钱钟书论修辞/281
二 钱钟书论创作 /285
三 钱钟书论鉴赏 /299
四 钱钟书方法论/308

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林庚的古代文学研究 葛晓音/312
一 楚辞研究/315
二 唐诗研究/321
三 明清小说研究与中国文学史/327

程千帆的诗学研究 张伯伟/334
一 家学与师承/334
二 诗学研究方法/340
三 影响和地位/353

唐的现代文学研究 樊 骏经/361
一 走向学术研究的路/361
二 从搜集、整理文学史料人手/369
三 “要紧的是‘言之有物”’/374
四 “艺术感觉极好”/379
五 “史识”种种 /384
六 艰难的学术跋涉/390

批评家李长之 于天池/ 409
一 李长之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批评/410
二 李长之对现当代文学的批评/423
三 鲁迅批判及其他/434,

作为文学史家的王瑶 孙玉石/453
一 人生理想与学术观念的最佳选择 /453
二 文学史研究科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457
三 现代文学史研究现代化的思考与追求/467
后记 陈平原/4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