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原来如彼:《南方周末》往事版文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524770
  • 作      者:
    刘小磊编
  • 出 版 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总是在似是而非地进行着,她的秘密往往在一些片羽飞鸿中真实地闪现。当后人偶然翻开尘封的一页时,或许发现事实并非原来如此。《南方周末》往事版,以新视角回望历史上的人与事,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往事版的前身,叫作“解密新闻”,要做的内容是追寻“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背后的历史”,草蛇灰线,伏击千里。本书精选了将近几年来往事版的文章,并配有丰富的图片。
  从1984年创刊起,《南方周末》关注往事类题材,追寻“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背后的历史”,草蛇灰线,伏击千里,中国历史的规律往往潜藏其中。
展开
内容介绍
  从1984年创刊起,《南方周末》关注往事类题材,追寻“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背后的历史”,草蛇灰线,伏击千里,中国历史的规律往往潜藏其中。
  历史总是在似是而非地进行着,她的秘密往往在一些片羽飞鸿中真实地闪现。当后人偶然翻开尘封的一页时,或许发现事实并非原来如此。《南方周末》往事版,以新视角回望历史上的人与事,在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往事版的前身,叫作“解密新闻”,要做的内容是追寻“已经成为历史的新闻背后的历史”,草蛇灰线,伏击千里。本书精选了将近几年来往事版的文章,并配有丰富的图片。
  这是《南方周末》往事版的第二本文集。第一本叫做《迟到的故事》,前年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是我起的名字,结果很多书店把这本书摆在散文架上,销路可想而知。编第二本时,我想,这次一定要听出版社的意见,取一个不容易上错架的名字。这种文集不太好起名,想了几个,或失之空泛,或面孔太板,或“书袋”气太浓,最后由出版社定了现在的名字。
  不仅书名如此,从文章的大致归类,栏目名的设置,封面上的介绍文字,到进一步消灭错别字,都是出版社朋友们的劳动,没有他们的“包装”,这本书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当然,如果没有作者对《南方周末》的支持,就不会有这些文章了。他们是这本书的创造者。
展开
精彩书摘
  “中体西用"的当时之义
  过去讲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通常倾向于将其说成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之上。但若仔细考察当时的时代需要和张之洞等人的思想资源及其当下的关怀,则虽然各方面的人确实都有要维护中学之“体”这一根本目的,但他们在实践的层面,注重的仍是引进西学之“用”的手段。
  在中国人心目中没有“西学”及其“体用”这一参照系存在之前,本无所谓“中学”,也不存在对应的“中学”之“体用”问题:如果没有被迫或主动学习西方即“西学为用”的时代需要,“中学为体”恐怕根本就不会成为士人所考虑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在晚清士人的中体西用这一体系框架的表述之中,“中体”的确置于“西用”之前,唯从其产生的历史看,“中体”实在“西用”之后。
  从实质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士人在近代西潮冲击下逐步形成的一个变革性共识,即中国传统的政教模式已不适应当时的局势,必须有所改变,有所革新;而既存思想或知识资源又不足以因应当下的变局,故变革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学习西方。如毛泽东所说,“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这是许多近代中国士人得出的最后结论。
  从魏源到梁启超(甚至更后)的许多中国士人都一直在寻找一个中西文化的会接点,希望能接受或采纳异文化的某些部分,以整合进自己的文化之中。从这个角度看,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表达的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相似的愿望。而清季不少讲“西学源出中国”的士人,也不过是为了“投合吾国好古之心,而翼其说之行”,他们与讲中体西用的士人一样,希望在保持中国认同的基础上,为引进西方文化找依据。
  P10-11
展开
目录
恰逢风雨飘摇时
《申报》是如何报道光绪帝病情的
原来张之洞
想起了王照
国器章太炎
渔阳鼙鼓动地来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缘何失利
“解放西南第一功臣”
——刘宗宽将军在重庆解放中的贡献
东柏坡记事
苏共与卡尔·穆尔之间的债务纠葛
列宁在1923
板荡之际见人心
卢作孚之死
我所知道的温玉成
章乃器与陈云:两把算盘的友谊
李劫夫在“文革”中
“一国两席”模式的由来
怀念易礼容老伯
最是文人不自由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港穗因缘
陈寅恪没去牛津之后
“我们三个朋友”:胡适、任鸿隽和陈衡哲
一位犹太女子写给胡适的情书
竺可桢日记里的顾准
我的同事王勉思
以文惹祸的陆钦墀
怀高尔泰
忆廖公
琐忆黄仁宇
非常威尔逊
读史阅世若流水
民国政治的逻辑
——读《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1946年间国共政争》
书生报国一支笔
——读《伏公报百年史》
是谁杀害了张纯如?
——读《南京大屠杀》
陈凯歌的红卫兵时代
——读《少年凯歌》
不为困穷宁有此?
——读《干校六记》
一个历史学家的历史
——读《读史阅世六十年》
奥威尔当过告密者?
——读《奥威尔》
文人原来是“密使”
——读《曹聚仁传》
编者附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