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人的尊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77266
  • 作      者:
    (意)皮科·米兰多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论人的尊严》:<br>    没有什么比人更值得赞叹了<br>    倘若你看到有人只是口腹之欲的奴隶,在地上爬行,你看到的不是人,而是植物;倘若你看到有人为自己的感觉所奴役,被幻想出的空洞影像所蒙蔽,耽于其蛊惑人心的咒语,你看到的不是人,而是野兽。倘若你看到一个哲学家用正确的理性辨识事物,崇敬他吧,因为这个生灵不属地,而属天。倘若你看到一个纯粹的沉思者,忘却了身体,专注心智深处,这个生灵就既不属天也不属地:这是一个虽穿着肉身却崇高的神灵。
展开
作者简介
    皮科·德拉·米兰多拉(Pico della Mirartdola,1463~1494年)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哲学家。他曾就学于博洛尼亚大学、费拉拉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毕业后周游各地,参加了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园,成为继费奇诺之后的又一个中坚人物。皮科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多种欧洲语言和东方语言,熟悉古代文献和各种哲学学说。他企图调和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对立,建立一个全人类的世界宗教,把希腊文化、犹太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统一起来。遗憾的是,皮科英年早逝,著作不多,但他对很多哲学和宗教问题都有讨论,在文艺复兴时期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他的著作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风格,赞美人的尊严,颂扬人的理性。
展开
内容介绍
    《论人的尊严》是皮科·德拉·米兰多拉在23岁(1486年)时写就的一篇长篇讲演稿。是年,皮科就宗教、哲学、自然哲学等方面提出了900个论题,试图在罗马大会上进行讨论,最终,大会因教皇的反对而搁浅,但这篇为开幕式准备的演讲稿却声名远扬,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在这本小册子中,皮科赞颂人是自由的造物,能认识并能管理一切存在物。他提出,人的尊严来自于人的形象并未被先天地规定下来,而是可以通过道德自律、不断进取而实现自己的完善。皮科的论述无比深刻地体现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底色:人文主义,对人的自然(natura)的确信,以及对不同学科、文化、哲学和宗教的开放态度。<br>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皮尔·博里(Pier Bori)教授对皮科著作素有研究,他为本书撰写了中译本导言。本书语言生动优美、情绪饱满,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古朴、典雅和涌动的激情。
展开
精彩书摘
    谁不想被苏格拉底式的迷狂(furodbus)所激发?对此,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赞颂道,苏格拉底的双翅和双脚如桨一般划动,从这儿,即这置放于罪恶的世界,呼啸而上,被飞速带到天上的耶路撒冷。长老们,让苏格拉底式的迷狂引导我们吧,它将提升我们超越自己的心智,将我们的心智和我们自身安置于上帝之中!它们必将引导我们——但只有当我们已经控制自身之时。如果通过道德哲学,情感的诸多力量被正确地引向适宜的目的,从而共同生出持久的和声;并且,通过辩证法,理性和着适宜的节律运动,只有那时,我们才会为缪斯们之迷狂所激发,在内心深处聆听并沉醉于天上的和谐。接着,缪斯女神们的队长巴库斯,将通过他的奥秘,即通过自然的可见象征,向我们中那些追求哲学的人展示上帝的不可见之事并以上帝居所的丰裕灌醉我们;如果我们像摩西那样,在上帝的全家都保持忠诚,最神圣的神学就将临近我们,以加倍的迷狂使我们焕发生机。因为,我们将被提升到她(神学)那最高的嘹望塔,当我们从那里将所有现在是、将要是和曾经是的事物与不可分的永恒比较,当我们欣赏那原初之美,就将成为阿波罗一般的预言家,其带翼的爱恋者。<br>    ……
展开
目录
前言<br>中译本导言<br>01  引言<br>02  创世<br>03  上帝对人说<br>04  天赋的自由<br>05  变形<br>06  天使<br>07  雅各之梯<br>08  约伯与和平<br>09  摩西<br>10  希腊秘仪<br>11  迦勒底人<br>12  为哲学辩护<br>13  对皮科的指责<br>14  检验一切领域<br>15  数学<br>16  魔法<br>17  卡巴拉<br>18  俄耳甫斯和琐罗亚斯德<br>19  结语<br>20  注释<br>皮科生平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