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一、回归也是一种超越
1.汉字特点给我们的启示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文字之一,是具有表意体系的古老文字。汉字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字形与声音的关系松散,而多靠形状来表示意义,具有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的特点。你看,“旦”是地平线的太阳,“果”是树上沉甸甸的果实,多么俏丽的自然风光;“泪”是人的眼睛在滴水,“闪”是人在门边的一晃,多么逼真的生活场景;“悟”是我的心,“意”是心之音,充满着灵动的生命体验。汉字起源于图画,又从图画扩展开去。汉字的形象是宇宙万物与人的生理、心理图式同形、同构的“天人合一”的生命现象。据史料记载.古人造字时“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对对象的直接观照来构筑自己的符号,从而以“天文”之形表“人文”的概念。例如“采”字,《说文》云:“辨别也,像兽指爪分别也。”而辨别鸟兽指爪,又恰好是造字的起点,因而产生了诸如“悉”、“審”、“释”等字。《说文解字?叙》云:“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悉”、“審”、“释”这组字似乎透露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的特点,因为它们都是针对认识感知过程而言的。“審”(审)是对具体感知形态的详细观察,它从宀从采,意指能包覆万物而认识之;“悉”,知也,全也,是对整体的全部的理解;“释”,解说也。这三字一组的“体验”与“把握”.是一种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整体的非理性的认}只方式,即今天所说的“直观”。
汉字就是这样使所立之象不仅足事物自然形态本身,而且是融合了一定的理解和想像之后的“意象”。识别汉字的人也必须运用想像和联想.才能悟出符号化的“意象”。所以说,认识汉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以象见意的过程。这种方式长期使用日浸月渍,对中国人的认识机制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使用这一文字的人们具有特有的思维方式——意会性的思维方式,他们对事物的把握常常是直观、整体,非逻辑性的;重“体验”而轻“概括”,重“领悟”而轻“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