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点4 如何实施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主题词 现场管理。安全管理。实施防火防爆安全管理
适用情景 当要详细了解防火防爆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火灾和爆炸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在所有发生的事故种类中,火灾和爆炸是危险性最大,损失最惨重的。因此,企业应对这类事故的预防予以高度的重视。
1.辨认易燃、易爆物品
凡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物质均是燃烧爆炸危险物。按照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危险物品分为以下几类:
(1)自燃物品。这类物品不需外来火源,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就可自行燃烧。如磷、硝化纤维胶片都是自燃品的代表物品。
(2)易燃和可燃固体。如硝化纤维素、沥青、硫磺、镁粉等受热后容易或可以燃烧。
(3)易燃和可燃液体。这类物品容易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火灾和爆炸。如汽油、酒精、苯、硝基苯等,都是易燃和可燃液体。
(4)可燃及助燃气体。这类物品受热、遇到火花或受冲击能发生燃烧和爆炸。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属易燃气体,氧、氯等属助燃气体。
(5)爆炸性物品。这类物品在常温下就可以缓慢分解,经受热、摩擦、冲击作用或与某些物质接触时,能发生强烈化学反应而发生爆炸。属于这类物品的有雷汞、TNT(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苦味酸(三硝基苯酸)等。
2.制定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
由于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制定基本措施予以预防:
(1)预防措施。指从工作开始就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控制火源、易燃易爆物和助燃物,防止可燃可爆问题的形成。
提醒您
被压缩的可燃及助燃气体危险性更大。
(2)控制措施。要完全消灭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是不现实的,但可以把火灾、爆炸事故控制起来,即使发生了,也应使其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燃完这部分,不再蔓延或扩展开来,这是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做到的。如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在建筑物和设备容器周围留出一定空地;设防火墙、防爆墙、防火门、防火带等:在某些设备上装设各种安全装置等。
(3)灭火措施。当火灾已经酿成,要迅速采取消防措施,无论在消防装备上以及人员配备和专业训练方面,都必须事先有所准备,每个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此外,在适当的场所应该装置各种自动灭火装置,一旦发生火灾,就自动喷射灭火,对扑灭火灾很有效果。而专业消防队员及专门灭火设备,在火势扩大时,是惟一能有效制止火情进一步扩大的有生力量。
提醒您
当火势不受控制并有扩大的趋势时,一定要拨打“119”火警电话。
(4)疏散措施。当火灾已经酿成,一方面组织灭火,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把贵重器材和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在城市灭火中更要注意,使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在平时以及设计建筑时有全面的考虑。要依规定设置安全出入口、安全疏散距离、疏散楼梯、疏散门、事故照明和安全指示装置。
小看板
火灾危险场所分为三级:①H-1级:有可燃液体,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②H-2级:有悬浮状或堆积粉体或纤维,并且在数量和配置土能引起火灾。③H-3级:有可燃固体,并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
总之,火灾和爆炸是危害很大但却难以完全避免的安全事故,因此企业应制定危险物品的管理标准,制定必要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牢记要点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的内容包括:
辨认易燃、易爆物品
制订防火、防爆措施
实践练习
请您做以下的选择题。
1.哪些属于易燃和可燃的固体 ( )
A.汽油 B.一氧化碳
C.硫磺 D.硝基苯
2.哪些属于爆炸性物品: ( )
A.TNT B.沥青
C.硝化甘油 D.酒精
参考答案:1.C;2.A、C。
技能点5如何防范职业有害因素
主题词 现场管理·安全管理·防范职业有害因素
适用情景 当要制订防范措施,防范职业有害因素时,查看此技能。
技能描述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及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对劳动者肌体的机能状态和健康水平有一定影响,为了保护劳动者和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有必要制订措施防范职业有害因素。
小词典
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对劳动者的健康和劳动力可能产生危害的职业性因素。
1.辨认职业有害因素
①物理有害因素。物理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①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热辐射、严寒等。
②生产性噪声、振动。
⑧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④电离辐射,如X射线、o射线、D射线、 Y射线等。
⑤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激光等。
(2)化学有害因素。化学有害因素是最为多见的引起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它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
①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的硝化物、亚硝酸盐、有机磷等都属于生产性毒物。
……
展开
那些记载在书中的道理,应该说有很多内容是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来的。这样的管理学书,读者读了应该有所启发,也仅仅是启发,假如直接拿它来指导处理具体事情,则未必能行的通。非得真正办过企业、做过实际管理工作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管理理论的精当与奥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企业管理实践。
其实,就我个人的体会,做企业的管理有些像做中餐。两者相似之处在于,对艺术性有相当高的要求。名厨与庸厨的区别,就在"分寸"二字上。若想找准火候的关键点,主要凭经验的积累来获得,而非菜谱上所标明的"几分钟到几成熟"那么简单。仅一个"酌量加盐少许"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一道菜的口味与滋味,但是若想将这个"酌量少许"的程度拿捏准确,非得相当的灶前实践不能养成。企业管理的规律与这其中的道理有相似之处。其实,MBA教育中对管理理论的学习也是如此,只有那些做过企业、有过企业管理实践的学员,才能从MBA的管理教育中汲取到直接的营养,那些没有企业运作经验的人学习管理理论多少觉得隔着一层,不可能马上弄得很明白。
此外,即便是拥有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在阅读管理类书籍的时候也要善于汲取。好的管理类书刊能够对管理实践经验进行精炼的、全面而系统的提升,能够表现和捕捉到管理理论中带有一般性的、精髓性的东西。条目式的问答手册在阅读的时候有两点要注意。不同类型的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会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具体业务模式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另外一方面,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组织系统,企业的管理问题也必须依靠整体的系统设计来解决。因此,对于企业管理实践一线的经理人,只有勤于实践,善于学习,才能准确把握企业管理的精髓,进而实现自身职业化素质的提升。
200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