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卷资料选辑的定位不是工具书,而是中国社会思想史教学与研究的参考书,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拓展研究视域。
二、本卷资料选辑主要面向中国社会思想研究的专业人员,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爱好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其他专业人员或社会人士。读者需要具有中等以上古汉语阅读能力,同时需要基本具备社会学的理论素养和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基础知识。
三、本卷资料选辑以经典文献和经典思想家的著作作为中国社会思想研究的选材对象,通过经典著述中反映的社会思想,引导研究者及其他读者深入探索资料文献中更广阔范围内的社会思想。
四、对于文献资料的顺序安排,大体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排列,思想家出生时间有争议者,以大多数人的观点为依据排列,力图体现一种历史时代感,也试图在一个比较大的格局中,展现中国社会思想的流变形态。
五、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我们在每一部分原文之前都简要介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主要学术成就,并对每位思想家的社会思想作概括性介绍。这样的简介或有挂一漏万之嫌,而我们坚持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引导读者,使之了解编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来理解该著作或该思想家之社会思想的。
六、社会思想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同一时代的不同社会思想,是思想家所处社会阶层不同或社会价值观不同的产物。限于篇幅,我们不能系统地介绍或选辑思想形成的时代环境等相关内容,读者若有兴趣研究一种社会思想发生的深层原因,以及某种观念、主张产生的思想背景,还需阅读相关时代的历史,特别是社会生活史。
七、对历史时代久远、文意古奥难解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必要的注释,注释力求简明、准确。对一些生僻字注音和释义,并对艰涩难懂的句子适当加以串讲。我们在注释时并不专以前人某家注释为宗,而是博参群籍,对于不同的见解,择善而从。
八、在选取社会思想资料时,我们尽量保持其思想的完整性。所选资料均注明作者名、著作名和篇名。同一篇中,如出现的第一段文献之前有删节,均不加省略号。
九、先秦典籍比较难懂,且版本不同。我们尽量选择善本为工作底本,并注明底本之版本。不同版本在断句、主旨把握等方面也有差异,对于不同版本之间的异文,我们依本书所据的底本为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