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年度学术.2005,第一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0067166
  • 作      者:
    赵汀阳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年度学术》是每年一期的大型人文与社会科学文集,有选择地收录一年以来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界各主要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关注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意在搭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文学术表达平台,推动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
    叶秀山:康德论哲学与数学及其他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方法论”想到的
    盛晓明:客观性的三重根
    王路:什么是逻辑分析?
    王庆节:真理、道理与讲理
    郑宇健:作为文本的自然与作为实在的理性
    ——世界由去魅到复魅
    张继选: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
    江怡: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
    李河:“第一哲学”与“地缘哲学”
    赵汀阳:第一哲学的理由和困难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伦理学作为第_哲学
    堀池信夫:从神到理性,井超越理性
    ——欧洲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吸收
    德里达:最卑劣的流氓国家
    ——向双重状态开启的“来临之民主”
    理查德·罗蒂:一位诙谐的哲学家
展开
作者简介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赵汀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继选(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江  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  河 (《世界哲学》主编)
    盛晓明 (浙江大学教授)
    王  路 (清华大学教授)
    王庆节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郑宇健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
    堀池信夫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
    列维纳斯 (法国哲学家)
    德里达 (法国哲学家)
    罗  蒂 (美国哲学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年度学术2005:第一哲学》是每年一期的大型人文与社会科学文集,介绍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界各主要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关注对重大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译介部分海外名家最新论著,它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强调关于重大理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的研究,意在搭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文学术表达平台,以期于推动学术的发展进步。
    《年度学术2005:第一哲学》(2005年)为该系列的第三期。与前两期的政治和社会主题不同,本期主要讨论的是“第一哲学”,一个似乎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话题,一个纯得不能再纯的哲学题目,但它其实是生活的深层问题,关系到全部知识和思想的基础。生活的所有选择都依靠着各种知识和思想,但恐怕没有比知识和思想的基础更为不清不楚的事情了,因此我们有理由担心,我们一直都在用非常糊涂的知识和思想在指引行动。从这个意义去看,第一哲学问题就是思想的基本路线问题。
    《年度学术2005:第一哲学》以收录长篇学术论文为主,作者皆是当前活跃于学界的知名学者,所收文章分为“第一哲学之路”、“哲学的文化解释”及“纪念德里达”三类,可以说是本年度的学术的一次“圆桌会议”。
展开
精彩书评
    《年度学术》是每年一期的大型人文与社会科学文集,有选择地收录一年以来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界各主要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关注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意在搭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文学术表达平台,推动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
展开
精彩书摘
    除此之外,客观性在当今的哲学中还有一种表达形式,它与马克思、尼采的哲学传统有关。马克思通过身体的介入来展示某种直接驾驭外部实在的力量,接着福柯通过权力的行使描述了知识形成的微观机制,海德格尔则通过缄默的实践技能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技术哲学。对于各种形式的后现代主义者来说,客观性与其说是一个合理性问题,毋宁说是一个合法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完全是政治哲学的事。女权主义者甚至认为,客观性是男性中心主义用以掩饰性别歧视的一种托词。在这样的语境中,客观性无非是力量的较量,当你无法突破实在的抵抗并成功地支配对方时,你就是主观的,相反就是客观的。
    在这里,我之所以要铺陈这个概念的歧义及其演变主要想表达两层意思,首先,客观性绝非像人们通常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刚性的、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相反,它是一个历史性的,与特定时期的文化价值与科学观念休戚相关的概念;其次,也是本文的重点,这种歧义源自哲学类型的差异,因此必须要从不同时期的人们如何从事哲学探索这样一个元哲学的问题谈起。
    我想说明的首先是,迄今为止哲学对客观性的追问都基于人类以下三种行为模式:看、说、做。当我们展开一种行为便可以展示一种客观性的根据。客观性是,至少迄今为止是一个三次方的根式。如果读者非要追问,为什么非要用对三种行为来展示呢?我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迄今为止的哲学恰好是这样展开论证的。当然,从元哲学的层面看,哲学所选择的任何一种分析平台至少都得满足下述三方面的条件。首先,看、说、做是最日常,也是最直接、最感性(与间接性的思维不同)的行为;其次,它们都具有意向性,都能独立地构成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最后,它们都能满足知识对反身性的要求,即我们不仅看到什么、说出什么、做了什么,而且还要知道我们是怎么看、怎么说和怎么做的。
展开
目录
第一哲学之路
叶秀山 康德论哲学与数学及其他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方法论”想到的(3)
盛晓明 客观性的三重根(27)
王 路 什么是逻辑分析? (62)
王庆节 真理、道理与讲理(98)
郑宇健 作为文本的自然与作为实在的理性
——世界由去魅到复魅(108)
张继选 邓斯·司各脱的形而上学实在论(118)
江 怡 形而上学与第一哲学(145)
李 河 “第一哲学”与“地缘哲学”(163)
赵汀阳 第一哲学的理由和困难(209)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 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298)
哲学的文化解释
堀池信夫 从神到理性,并超越理性
——欧洲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吸收(319)
纪念德里达
德里达 最卑劣的流氓国家
——向双重状态开启的“来临之民主”(383)
理查德·罗蒂 一位诙谐的哲学家(40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