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写《中国老学史》时的一个指导思想是;老学的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不是作者的创见,但为作者所强调和重视,并且作了尝试性的努力。
《二十世纪中国老学》的“中国”,实有两重含意,其一,老学是中国的,其二我们还仅仅记述了中国的研究,外国人的研究还未包括在内,例如日本的研究情况就是很突出的。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老学述要
整个20世纪的老学与前此一千多年相比,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貌,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按照我们不同时期有不同老子的说法,20世纪一百年,也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并且也是各有特点的几个阶段。我们仍将按照发展史的思路来记述20世纪的中国老学。
第一节 20世纪初展现的新面貌
在中国,20世纪的老学和其他学术文化一榉,要从19世纪后半期谈起。因为这一时期,除了传统文化的继续传承和发展之外,有一个“西学东渐”的影响。虽然中西文化交流自古以来就存在,明清以后加大加快了,19世纪后半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外来的更多,主动外出也不再是个别偶然的现象。在魏源时,主要在“师夷之长技”,自然科学、技术还有宗教文化之类的西学来得多一些,19世纪后半期,中国人已开始对西方的制度感兴趣了,再下一步就是思想、学术文化。这一发展事实,梁启超曾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总结说: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是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不论这个论述是否准确全面,但大体上反映了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或者向西方学习的一个发展概况。感到自己不足怎么办?第一期可以“师夷之长技”为代表。第二期向西方制度学习,有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和冯桂芬的《校,邡庐抗议》可作代表。第三期,文化上的问题复杂得多,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精华和糟粕并存,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产生出种种不同的主张和对策,如何对待西方思想学术文化?和前两期的器物、制度不同,不能简单拿来、照搬或者摹仿,而有一个“如何对待,如何消化吸收?”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