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孟子评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5032972
  • 作      者:
    杨泽波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98.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泽波,哲学博士,教授。1953年生,河北省人。长年坚持自学。1985年通过中央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大专自学考试。翌年以同等学历考取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198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直升攻读博士,1992年毕业,获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担当着“第二小提琴手”的重要角色。但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孟学内涵丰富而曲折,后人不仅对孟子生平事迹争论繁多,就是对孟子思想也多有歧解。面对孟学研究的这两大困难,《孟子评传》一方面尽量汲取前人的成果,对孟子生平事迹中诸如师承、生卒、游历、著作等重要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尽可能澄清有关的争论;另一方面,又不局限于前人的注疏,努力返回本经,探求孟子思想的本意,尽可能消除对民本、经权、义利、人性、养气等问题的误解。此外,《孟子评传》将孟子思想列为王霸、经权、义利、舜跖、人性等五辨进行讨论,打破了一般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研究孟子的呆板模式,较好地把握了孟子思想的特色和原貌,体现了作者刻意求新、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读来有严谨有序、耳目一新之感。
展开
精彩书摘
  五、孟子的弟子
  《史记》中有《仲尼弟子列传》,后人考据孔子弟子,较有根据。《孟子荀卿列传》本身已很简略,更无关于弟子的专门记载,后人考据孟子弟子,只能根据《孟子》本文进行推测。
  赵岐注《孟子》对孟子弟子已有所注意,凡涉及到有关人员的时候,均以“孟子弟子”或“学于孟子者”注明,为后人研究提供了方便。赵岐注明“孟子弟子”者共15人:乐正子、公孙丑、万章、陈臻、公都子、充虞、季孙、子叔(疑)、高子、徐辟、咸丘蒙、陈代、彭更、屋庐子、桃应;注明“学于孟子者”共四人:孟仲子、告子、滕更、盆成括。宋代政和五年,封爵18人,从祀孟庙,他们是:利国侯乐正子克、寿光伯公孙丑、博兴伯万章、东阿伯告子不害、新泰伯孟仲子、蓬莱伯陈臻、昌乐伯充虞、奉符伯屋庐连、仙源伯徐辟、沂水伯陈代、雷泽伯彭更、平阴伯公都子、须城伯咸丘蒙、泗水伯高子、胶水伯桃应、莱阳伯盆成括、丰城伯季孙、承阳伯子叔。这18人当中,除缺少滕更,以及将浩生不害与告子混为一人(称为告子不害)之外,其他与赵注相同。元代吴莱作《孟子弟子列传》二卷(今不传),称孟子弟子19人,与赵注相同。
  清代全祖望对此作了详尽的考证,其《经史问答》说:“乐正子、万章、公孙丑、孟仲子、陈臻、充虞、徐辟、陈代、彭更、公都子、咸丘蒙、屋庐子、桃应,赵《注》、孙《疏》、朱《注》所同也。季孙、子叔、高子,赵《注》、孙《疏》所同,而朱《注》不以为然。浩生不害、盆成括,本不见于赵《注》,但见于孙《疏》,而朱《注》亦不以为然。朱《注》之去取是也。季孙、子叔本非是时人,以为季孙闻孟子之辞万钟而异之,子叔亦从而疑之,赵《注》之谬未有甚于此者也。故相传明世中曾经罢祀,而今孟庙仍列之,殆沿而未正与?以高子为弟子,盖以山径茅塞之语,似乎师戒其弟,故以为学他术而不终。然‘小弁’之言,孟子称之为叟,则非弟子矣。《经典序录》有高行子,乃子夏之弟子,厚斋王氏谓即高子,则亦恐非弟子矣。告子名不害,赵《注》以为尝学于孟子者。若浩生不害,则赵《注》本日‘齐人’,未尝以为告子;孙《疏》疑以为告子,而浩生其字,不害其名。夫浩生不害固非告子,即告子亦恐非孟氏弟子。孙《疏》特漫言之,不知祀典何以竟合为一,是则谬之尤者。至盆成括则在孙《疏》亦但言其欲学于孟子,非质言其为及门也。元吴莱作《孟氏弟子列传》一十九人,则似仍政和祀典之目而增之以滕更。其增之可也,仍列子五人者,则泥古之过也。今孟庙且以子叔为子叔疑,则是据朱《注》而增赵《注》,又谬中之谬也。”
  稍晚一点的崔述对此也作过考证,他在《孟子事实录》中说:《孟子》中关于孟子弟子的可选对象里面,“称子者三人: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按:乐正子之贤见于答公孙丑、浩生不害之问,不待言矣。公都子‘好辩’、‘性善’之问其所关者亦巨,‘饮汤饮水’之答其所得者亦深。即屋庐子之‘得间’,亦留心学问者。皆高第弟子也。称名者三人:万章、公孙丑、充虞。万章、公孙丑问答之多,著述之功,前已备述之矣。充虞问答虽少,然‘去齐’之问见孟子救世之苦心,‘止赢’之问见人子爱亲之至情,亦卓卓不群者,意其人亦高第弟子也。或称子或称名者二人:陈臻亦称陈子。徐辟亦称徐子。此二人在七篇中表见殊少。然‘何如则仕’之问乃圣贤去就之大节,‘兼金,之问亦因以见辞受之不苟。盖皆乐正、万章诸人之次也。不知果为弟子与否者四人:陈代、彭更、咸丘蒙、桃应。此四人,《集注》皆以为孟子弟子,然皆止有一问,他无所见,未敢决其必为弟子也。故附次于诸弟子之后。”
  综合以上所说,乐正子、万章、公孙丑、公都子、陈臻、充虞、咸丘蒙、陈代、彭更、屋庐子、桃应、徐辟、孟仲子等13人作为孟子弟子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这里不再讨论,而有所争论者只在季孙、子叔(疑)、高子、盆成括、浩生不害、告子、滕更七人。下面仅就这七人的情况作些分析:
  季孙、子叔(疑)见于《公孙丑下》第十章,原文是:“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垄断焉。’”(4.10)赵岐《注》说:“二子,孟子弟子也。季孙知孟子意不欲,而心欲使孟子就之,故日异哉弟子之所闻也。子叔心疑,亦以为可就也。“孟子解二子之异意疑心日,齐王使我为政,不用则亦自止矣。今又欲以其子弟故,使我为卿,而与我万钟之禄。人亦谁不欲富贵乎,是犹独于富贵之中,在此私登垄断之类也。我则耻之。”这是明确将季孙、子叔作为孟子弟子。但是,后来这种看法受到了怀疑。朱熹《孟子集注》便说:“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赵佑《温故录》论述更详:“以季孙、子叔为孟子弟子,不应但书氏而绝无名称,不合一也。‘异哉’一语既不了,‘疑,字更未有言,遽接以孟子自解语,与上节全不相属,不合二也。就注文‘齐王使我为政,不用则亦自止矣,今又欲以其子弟故,使我为卿’云云,孟子正因王不使为政而去,何忽云尔。本文‘使其子弟为卿’,忽倒换‘使我为卿’,上文‘养弟子以万钟’,自当指孟子之弟子,忽易为齐王子弟,不合三也。”焦循《孟子正义》也说:“今通解以此皆季孙讥子叔疑之言。”这就是说,《赵注》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过失:第一,句读之失,将子叔疑误读为子叔;第二,理解之失,将季孙、子叔疑当作孟子弟子,因二人与孟子不在一个时代,不可能有师生关系。特别是后一个过失尤为不当。诚如全祖望所言:“《赵注》之谬未有甚于此者。”自此之后,人们普遍纠正了这两个过失,季孙、子叔疑不是孟子弟子,似亦已成定论。
  高子在《孟子》中共四见,赵岐的《注》亦有所不同。《公孙丑下》第十二章注为:“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以尹士之言告孟子也。”《告子下》第三章注为:“高子,齐人也。”《尽心下》第二十一章注为:“高子,齐人也。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同篇第二十二章高子名下则未加注。赵岐《注》根据何在,今已不得而知,其何以会有如此不同,经过认真核对原文,我猜测,这很可能是赵岐根据原文口吻进行的推测。比如,因为《公孙丑下》第十二章的高子只是将别人的话传给孟子,自己并无任何言语,其口吻似是弟子向老师汇报情况,所以便注为“孟子弟子”。又比如,因为《告子下》第三章是孟子谈高子论诗,文中曾以叟称之,既然如此,便不能是弟子,所以只注为“齐人”,未加任何说明。再比如,《尽心下》第二十一章批评高子“茅塞子之心”,似是不满意弟子,对其进行指责,而弟子之误不能全怪其师,便注为“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这三个例子当中,第一个例子内容当中无实据说明高子是否为孟子弟子,第三个例子虽对高子有所批评,但批评并不能作为其为弟子的必然理由,因为孟子对任何人,包括国君,都可以进行批评,唯独第二个例子中称叟可以作为不是孟子弟子的一个明证。因此本书不把高子纳入孟子弟子之列。
  盆成括的名字在《孟子》中只在一章中出现,即《尽心下》第二十九章,原文是:“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14.29)赵岐《注》:“盆成,姓。括,名也。尝欲学于孟子,问道未达而去。”“欲学于孟子”,是说想学,“问道未达而去”,是说没有学成便离开了,这当然就不能算是孟子入门弟子了。但孙《疏》去掉“欲”字,改为“尝学于孟子,未达其道而去”,这显然是将其列入弟子行列。朱熹《孟子集注》不以为然。从此之后,便很少有人将盆成括作为孟子弟子了。
  ……
展开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生平篇
第一章  孟子生平事迹
一、孟子的名字
二、孟子的故乡
三、孟子的先世
(一)孟子的先祖
(二)孟子的父母
(三)孟子的丧父
(四)孟子的母教
四、孟子的师承
(一)子思并非师承曾子辨
(二)孟子并非师承子思辨
(三)曾子、子思对孟子的影响
(四)《中庸》作者考辨
五、孟子的弟子
六、孟子的游历
(一)在邹出仕
(二)威王时首次游齐
(三)之宋过薛归邹赴鲁游滕
(四)游梁
(五)宣王时二次游齐
(六)归邹
七、孟子的生卒
(一)孟子生卒的各种说法
(二)钱穆对孟子生卒问题的观点
(三)对钱穆观点的几点修正
第二章  《孟子》作者考辨
一、《孟子》的作者
(一)关于《孟子》作者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孟子》行文的特点
(三)对《孟子》作者的分析
二、《孟子》外书问题
思想篇
第三章  王霸之辨
一、王霸之辨的缘起
(一)王霸之辨的时代精神
(二)两种不同的平治方略
(三)孟子黜霸道而扬王道
二、圣王:王道主义的前提
(一)君
(二)君与臣
(三)君与民
三、保民:王道主义的措施
(一)安民
(二)养民
(三)教民
四、关于王道主义理解的三个问题
(一)儒学在本质上是心性之学吗
(二)儒学不讲法吗
(三)民本论是说民是政治的主体吗
第四章  经权之辨
一、理论前导
二、孟子论经权
(一)孟子主张反经也赞成行权
(二)反经与行权的关系
(三)行权标准与价值衡定原则
(四)孟子经权学说的理论意义
三、义与命
第五章  义利之辨
一、“义”“利”稽求
二、治国方略意义的义利之辨
三、人禽之分意义的义利之辨
四、道德目的意义的义利之辨
五、“只准言义,不准言利”辨正
第六章  舜跖之辨
一、舜跖之辨与理想人格
二、理想人格的层次
三、理想人格的典范
四、理想人格的实践
五、理想人格的动力
六、舜跖之辨的意义
第七章  人性之辨
一、基本概念释义
二、性善论的基本思路
(一)只以良心本心论性
(二)良心本心人人固有
(三)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据
(四)恶在于不能尽其才
(五)性善是事物的法则
(六)性善是一个过程
三、性善论的主要原则
(一)存心养性
(二)先立其大
(三)无愧于心
(四)知之必行
四、性善论的现代诠释
(一)良心本心的特点
(二)“伦理心境”概念的界定
(三)良心本心是一种“伦理心境”
五、孔孟心性学说的分歧
第八章  孟子思想的其他方面
一、孟子论美
二、孟子论气
(一)“知言养气”章新解
(二)孟子对古代气论的发展
三、孟子论诗
四、孟子论辩
(一)好辩的时代与好辩的孟子
(二)孟子辩论方法的两个特点
(三)孟子与告子辩论实况
五、《孟子》的文学特色
(一)磅礴宏大的气势
(二)生动明快的语言
(三)个性鲜明的形象
(四)《孟子》的文学地位
影响篇
第九章  孟子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王霸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二、经权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三、义利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四、舜跖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五、人性之辨对后世的影响
第十章  孟子历史地位的变迁
一、汉至唐初地位不高
二、唐宋以来逐渐升格
三、明清两代平顺发展
附录
孟子年表
参考书目
索引
词语索引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