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引言:儿童也会有哲学问题
第一节 大哲学家幼时的哲学问题
第二节 普通儿童的哲学问题
第二章 什么是哲学问题?
第一节 字宙、人生和文化之谜
第二节 哲学问题能否解决?
第三章 什么是哲学思维?
第一节 思维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哲学思维的一般特征
一、“思”与“问”
二、“思”与“辩”
三、“思”与“史”
四、“思”与“诗”
第三节 哲学思维的典型方法
一、区别范畴
二、处理矛盾
三、驾驭无限
第四章 哲学与求真
第一节 关于真的存在
第二节 关于存在的基本领域
一、自然哲学
二、历史哲学
三、精神哲学
第三节 关于真的信念(知识)
一、认识论
二、逻辑学
三、科学方法论
第五章 哲学与明善
第一节 一般价值论
一、价值和事实
二、价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三、价值的合法性根据
四、价值和评价
第二节 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与伦理学理论的主要类型
一、伦理学的核心问题
二、伦理学理论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规范伦理学
一、后果论和功利主义
二、道义论
三、美德伦理学
第四节 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一、元伦理学
二、应用伦理学
第六章 哲学与审美
第一节 哲学对审美问题的基本思考
一、“美是什么?”
二、“劳动创造了美’
三、审美地把握世界
四、功利和真善美
五、美的形式与美感
第二节 一些基本的审美范畴
一、意境和典型
二、优美和崇高
三、悲剧和喜剧
四、通俗和怪诞
第三节 文学艺术与美
一、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集中体现
二、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与文学批评
第七章 哲学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第一节 哲学的双重社会功能
一、哲学的批判功能
二、哲学的建构功能
第二节 哲学的时代性和超时代性
一、哲学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二、哲学超越时代和阶级的可能性
第三节 影响哲学的民族文化因素
一、不同的生活条件
二、不同的生活经历
三、不同的语言文字
第四节 哲学的民族性和超民族性:比较哲学的观点
一、梁漱溟对东西方哲学的比较
二、冯契对中西哲学的比较
第八章 哲学与哲学家
第一节 哲学中“作品”与“人品”的关系
一、“人品”作为“作品”的原因
二、“人品”作为“作品”的表现
三、“人品”对“作品”的偏离或矛盾
四、“人品”与“作品”的相互解读
第二节 哲学家的各种类型
一、“智者型”哲学家
二、“仁者型”哲学家
三、“诗哲型”哲学家
四、“先知型”哲学家
五、实际上的哲学家通常是“混合型”的
六、“仁智统一”是哲学家的理想目标
第三节 哲学家的道路
一、哲学专业化的利与弊
二、哲学家的社会历史使命及其实现方式
第九章 哲学与教育
第一节 哲学的价值
一、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
二、知识、技能和智慧
三、哲学中的“理论性学科”与“实践性学科”
第二节 教育的哲学
一、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二、教育的主体和方法
第三节 哲学的教育
一、哲学教育的意义
二、哲学教育的方法
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