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茶树的逆境胁迫
1.1 茶树的非生物逆境
1.1.1 温度逆境
1.1.2 干旱
1.1.3 营养元素缺乏
1.2 茶树的生物胁迫
1.2.1 虫害
1.2.2 病害
1.2.3 草害
1.3 茶树逆境生物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茶树逆境生物学研究的现状
1.3.2 茶树逆境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3.3 茶树逆境生物学未来研究与应用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茶树低温响应机理研究
2.1 茶树低温响应与调节的生理学基础
2.1.1 叶片解剖结构
2.1.2 水分状态
2.1.3 组织细胞生物膜
2.1.4 组织抗氧化酶活
2.1.5 渗透调节
2.1.6 叶片光合作用.
2.2 茶树低温响应分子机理研究
2.2.1 低温信号的感知及次级信号分子
2.2.2 低温信号转导
2.2.3 茶树中的抗寒物质
2.3 茶树低温响应的功能基因鉴定
2.3.1 低温感知相关基因
2.3.2 低温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2.3.3 ICE-CBF-COR途径相关基因
2.3.4 低温响应相关转录因子
2.3.5 激素代谢相关基因
2.3.6 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
2.3.7 抗氧化系统相关基因
2.3.8 低温响应的转录后调控相关基因
2.3.9 低温响应的翻译后调控相关基因
2.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茶树越冬芽休眠机理研究
3.1 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生理学基础
3.1.1 影响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环境因子
3.1.2 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过程中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3.2 茶树越冬芽休眠与解除的分子机理研究
3.2.1 调控芽休眠的主要分子机制
3.2.2 DAM基因与休眠调控
3.2.3 光敏色素受体基因PHYA
3.2.4 CO/FT调控模块
3.2.5 植物激素相关基因
3.2.6 其他基因在休眠诱导中的作用
3.2.7 茶树物候期性状QTL定位研究
3.3 茶树越冬芽休眠的功能基因鉴定
3.3.1 其他植物中参与芽休眠调控的主要功能基因
3.3.2 茶树越冬芽休眠调控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 茶树氮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4.1 茶树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学基础
4.1.1 茶树对氮素的需求特性
4.1.2 茶树对不同氮素处理的生理响应
4.1.3 茶树对氮素的吸收特性
4.1.4 茶树对氮素的同化特性
4.2 茶树氮素利用的分子机制
4.2.1 氮素吸收及转运的分子机制
4.2.2 氮素同化的分子机制
4.3 茶树氮素利用功能基因鉴定
4.3.1 氮素转运相关基因鉴定及功能验证
4.3.2 氮素同化过程相关基因鉴定及功能验证
4.3.3 氨基酸转运过程相关基因鉴定及功能验证
参考文献
第5章 茶树抗旱机理研究
5.1 茶树抗旱的生理学基础
5.1.1 形态特征
5.1.2 渗透调节物质
5.1.3 抗氧化系统
5.1.4 植物内源激素
5.1.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5.2 茶树抗旱的分子机理研究
5.2.1 植物抗旱的分子机理研究
5.2.2 茶树抗旱的分子机理研究
5.3 茶树抗旱功能基因鉴定
5.3.1 已鉴定的抗旱功能基因
5.3.2 与抗旱相关调控基因
5.4 外源物质对茶树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5.4.1 矿质元素类
5.4.2 外源激素类
5.5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6章 茶树诱导抗虫性和机理研究
6.1 茶尺蠖/灰茶尺蠖幼虫为害诱导茶树产生的防御反应
6.1.1 灰茶尺蠖幼虫为害诱导茶树产生的直接防御反应及机制
6.1.2 灰茶尺蠖幼虫取食和模拟取食对灰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6.1.3 模拟取食对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6.1.4 模拟取食对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6.1.5 取食和模拟取食诱导茶树多种植物激素的积累
6.1.6 取食和模拟取食诱导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积累
6.1.7 差异物质的抗性功能鉴定
6.1.8 植物激素对茶树直接防御反应的调控
6.1.9 茶尺蠖幼虫诱导茶树产生的挥发物及其生态调控功能
6.2 茶尺蠖成虫对幼虫诱导的茶树挥发物的利用
6.3 茶尺蠖幼虫诱导的茶树挥发物对临近健康茶树防御反应的影响
6.3.1 吲哚对茶树防御警备的影响及相关机理
6.3.2 β-罗勒烯介导茶树间的化学信号交流
6.4 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茶树产生的防御反应及机理
6.4.1 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对茶丽纹象甲为害的差异响应
6.4.2 茶树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6.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茶树抗炭疽病的机理研究
7.1 炭疽病
7.1.1 植物炭疽病
7.1.2 茶树炭疽病
7.1.3 茶树炭疽病病原菌
7.1.4 茶树炭疽菌形态特征及其侵染循环
7.2 茶树抗炭疽病功能基因鉴定
7.2.1 植物抗病机理
7.2.2 茶树抗炭疽菌功能基因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