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1141
  • 作      者:
    张佳蕾,等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共分9章,概述了夏直播花生的生产状况、生育特点和高产途径;从出苗特性、农艺性状、光合衰老特性、养分吸收利用、土壤碳氮组分、根瘤固氮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构成因素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夏直播花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高产生理基础;重点介绍了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章概述
  扩大小麦花生两熟制是花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的主要途径(李向东等,1994)。我国黄淮海花生产区自然光照资源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的热量要求,但在2010年之前,夏花生以麦套花生为主。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麦套花生由于不利于花生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收获小麦,加之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与麦套花生相比,夏直播花生具有小麦花生无共生期、相互间影响较小、有利于两种作物机械化作业等优点,在麦油两熟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王在序和盖树人,1998;万书波,2003)。改一年一作花生为夏直播花生,一方面,使原来一年一熟的纯作花生改为一年二作二熟,有效地提高了复种指数,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粮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和从事乡镇企业等其他非农工作,农村劳动力明显不足,而夏直播花生可实现小麦、花生两熟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这正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节发展夏直播花生的生态条件
  发展夏直播花生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提高复种指数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夏直播花生生育期短,营养体生长不足,对热量、光照条件等要求较高,要发展夏直播花生必须满足以下生态条件(孙彦浩等,1992;王才斌等,1996)。
  一、热量条件
  热量条件是发展夏直播花生的*要条件。夏直播花生的生育期限定在小麦等夏收作物收获后至下茬小麦等秋播前。这就要求选用既适合晚播又早熟的小麦品种,从而为夏直播花生留有足够的生长期。所留时间除夏直播花生所需的生育期外,还应有麦收后整地播种花生及花生收获后整地播种小麦所需时间。
  夏直播花生生育期与品种熟性及其要求的积温、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据山东农业大学研究,‘海花1号'‘花37'‘双纪2号’等中熟大花生品种,夏直播地膜覆盖栽培要求2600~2800°C的积温条件,在鲁南的生育期108d以上。若露地栽培,需增加约200C积温,总积温需2800~3000C,在鲁南的生育期115d以上。若考虑麦收后整地播种花生和花生收获后整地播种小麦所需时间,则麦收至秋播所留时间应为115~120d。因此,麦收后至小麦秋播前总积温高于2800C的地区,才能发展夏直播花生,而且只有地膜覆盖栽培方式,才能获得高产、稳产。
  二、光照条件
  夏直播花生生长季节正处在高温多雨的夏季,阴雨天较多,光照时间不足是影响夏直播花生生育的另一重要因素。光照时间不足易造成花生营养体生长过旺、倒伏、光合能力降低,干物质积累少、分配不合理等不良现象。山东、河南等省份处在半湿润温暖带季风气候区,虽然夏热多雨,但夏季很少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光照资源比较充沛,多数地区能满足夏直播花生的光照要求。
  三、灌溉条件
  夏直播花生生育期短,生育进程回旋余地小,任何时期遇到干旱或涝害,均会影响正常的生育进程和器官发育速度,造成减产,特别在播种期和盛花期前后尤为严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主要夏直播花生产区经常出现夏旱和伏旱,如无灌溉条件,出现夏旱很难保证按时播种夏花生,勉强播种,则难以保证全苗,严重夏旱年份,无灌溉条件地块曾出现夏直播花生大片旱死的现象。如果出现伏旱,此时又正值夏直播花生大量开花、下针和幼果形成期,对干旱特别敏感,而夏直播花生有效花期只有15~20d,会造成严重减产。可见,发展夏直播花生必须具备灌溉条件。
  四、土壤条件
  花生虽然具有根瘤固氮能力,在较瘠薄的土壤上仍能生长良好,但夏直播花生要获得高产,必须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夏直播花生生育期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根瘤发育不良,耐瘠能力不如春花生强,在春花生可以生长良好的瘠薄地夏直播花生则难以高产(孙彦浩等,1989;王才斌等,1994)。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研究,夏直播花生要获得高产,土壤的理化性状必须达到以下指标:0~3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7.24~10.34g/kg,全氮含量0.56~0.87g/kg,全磷含量0.58~1.88g/kg,碱解氮60~90mg/kg,速效磷(P2O5)15~25mg/kg,速效钾(K2O)60~96mg/kg;0~30cm土壤容重1.3~1.45g/cm3,土壤总孔隙度49.4%~52.1%。
  第二节夏直播花生的生长发育规律
  夏直播花生由于播种至收获所处的环境条件与春花生明显不同,其生育特点也与春花生有明显的差异(李向东和张高英,1992;万勇善等,1998b)。
  一、生育进程
  夏直播花生生育期长短主要受麦收时间和小麦播种时间的限定。山东省莒南县夏直播花生高产田一般在6月16日播种,10月4日收获,全生育期111d,总积温约2600°C,>10°C有效积温1513.6°C。而春花生生育期151d,总积温3501.4°C,>10°C有效积温1991.4°C。与春花生相比夏直播花生全生育期少43d,>10°C有效积温少478°C。天数减少主要少在生育期两端,一是播种至始花阶段少17~20d,二是饱果成熟期少19~27d。前期天数少主要因为夏直播花生在播种至始花阶段,气温显著高于春花生,夏直播花生该期平均气温约25°C,春花生为20°C,如果以有效积温比较,则两者相差不大。结荚期均为40d左右。而且从播种到饱果出现(包括播种出苗期、苗期、花针期和结荚期4个生育时期),春花生和夏直播花生天数虽然相差很多,但所经历的>10°C的有效积温却基本一致,分别为1385.8°C和1355°C。因此,可将播种至饱果出现作为疏枝中熟大果品种的基本生育期。这一时期的长短基本取决于热量条件,可以把有效积温1350°C作为这一基本生育期的热量指标,低于这一指标,就不能形成饱果。夏直播花生的饱果成熟期不仅天数较少于春花生,而且热量指标也远远少于春花生,这是夏直播花生饱果少,单个荚果重量小,产量一般低于春花生的基本原因。
  夏直播花生采用地膜覆盖,出苗期可能延迟或提前,这主要与当时地表温度有关,地表温度过高,则出苗推迟;地表温度适宜,则出苗提前,同时始花期能够提前2~4d,成针期也略有提前,以致覆膜夏直播花生比露地夏直播花生早5~6d出现幼果,从而使覆膜夏花生的产量形成期(结荚期+饱果成熟期)多6d。覆膜夏直播花生从播种到饱果出现的基本热量指标约为1260°C,比露地夏直播花生少95°C,这是地膜覆盖提高地温所起的补偿效应。
  夏直播花生生育进程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花针期后结荚期比春花生推迟近1个月,在山东省处于7月中旬至8月,此时常年光、热、水条件*佳,对开花下针和荚果发育非常有利。
  二、营养器官生育规律
  (一)主茎生长动态
  主茎高度是衡量营养生长的重要指标,夏直播花生的主茎高度受外界条件影
  响,变化很大。在高肥水条件下,主茎高度能达到40~50cm,甚至更高,与春花生基本无区别,其变化动态与春花生呈相似的“S”形*线。春花生主茎日增长量为0.3cm,平均相对生长率为0.035%。夏直播花生生育期短,其生长率明显大于春花生,尤其在生育初期,在出苗后30d内,其平均日增长量达1.0cm,平均相对生长率为0.558%。覆膜夏直播花生的主茎生长高峰期在花针期至结荚期,较春花生明显提前。
  (二)叶面积消长动态
  夏直播花生叶面积指数(LAI)消长动态可用一元三次方程近似地模拟。据山东农业大学对山东省宫南县1988年夏直播花生高产田叶面积实测数据拟合得LAI=-0.489038+0.08178687x+0.000615329x2-0.00001215943x3式中,x为出苗后天数。
  与春花生相比,夏直播花生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期增长很快,增长速率*快的时间是出苗后17d,增长率达到9.2%。从出苗到幼果出现,近40d内,日增长率始终保持在8.7%,基本上呈线性增长,以致进入结荚期时,叶面积指数就达到3以上,田间封垄,形成足够的光合面积。进入结荚期后,叶面积增长速率明显变慢,但直到出苗后67d,叶面积指数始终都在3以上,平均叶面积指数约为3.71。夏直播花生结荚期天数占全生育期的39.6%,光合势占全生育期光合势的56%,可见结荚期叶面积在夏直播花生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饱果期后,叶面积下降速率加快,但到收获为止,叶面积指数仍保持在2.25,整个饱果期平均叶面积指数保持在2.96,说明夏直播高产田花生的光合面积可基本满足高产需要。
  (三)主茎叶数增长
  覆膜夏直播花生主茎叶为16~21片,一般高产田为19~21片,按叶片的出叶速率(以每出1叶所需天数表示)可大体分为三组。**组为1~4叶,出叶快,3~4d内相继出齐。第二组为5叶后,直到第15~17叶,出叶速率比较恒定,如果无严重干旱,大致每出1叶需要>10°C有效积温>77°C,如果气温为25°C,大概5d出1片叶,出叶速率随气温逐渐下降而变慢。第三组为第15叶或第17叶以后,由于饱果形成,加之9月气温明显下降,出叶速率明显变慢,需8~9d出1片叶。
  主茎叶数可用来表示营养生长进程,即所谓“叶龄”,与花生生殖器官发育进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据万勇善等(1998b)研究表明,中熟大果品种,通常在叶龄7.5时始花,叶龄8~9时成针,叶龄11~12时出现幼果,叶龄13~14时秕果开始生成(籽仁开始生长),叶龄16~17时饱果开始生成。无论春花生还是夏直播花生,无论覆膜与否,上述对应关系都基本一致。
  三、生殖器官生育规律
  (一)开花规律
  夏直播花生单株开花数受环境和栽培等条件的影响很大。高产夏直播花生单株开花数为90~120朵。夏直播花生开花十分集中,在山东省鲁南地区,通常7月中旬始花(7月12日),整个花期延续约40d,如以每天单株开花3朵作为盛花期的标志,大约始花后5d(7月17日)即进入盛花期,持续20d左右(自7月17日至8月7日)。盛花期内开花数占总开花数的60%~80%,此后每天开花数锐减。据山东农业大学研究,不同时期所开的花,其结果率及所结果的成熟指数(按中果皮色泽将荚果成熟度划分5级,把各级成熟度的果数加权平均作为成熟指数,*大值为5,即所有荚果都充分成熟)有显著差异。
  7月15日和7月22日所开的花,其结果率相差不大,在44%~56%;7月29日开的花结果率显著下降,仅10%~24%;8月5日开的花,总果重接近于0。因此,可以粗略地将7月31日确定为覆膜夏直播花生的有效花终止期。
  覆膜夏直播花生有效花期(始花至有效花终止期)通常不到20d,有时只有10d左右,远少于春花生。这一时期如果光、水、肥条件不良,对夏直播花生果数、果重都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是夏直播花生整个生育期的临界期。在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上,一方面要尽早播种,促早发,延长有效花期,另一方面又必须使水、肥、光、热高度协调,使有效花期内的花多成针、早入土。
  (二)果针形成规律
  夏直播花生果针形成比开花略分散,早期花成针率高,形成果针的时间短。据198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的研究,7月15日开的花,花后4d有92%成针;7月30日开的花,花后4d仅4%成针,花后l0d,成针率也仅34%;8月10日开的花,花后l0d后成针率仅6%。但与春花生比,夏直播花生果针的形成仍然相对集中,70%~90%的果针是在果针开始出现后的3周(7月25日至8月15日)形成。其中7月25日至8月5日是果针形成高峰期。
  不同时期入土的果针结果情况也有显著差异。如果以饱果等于0、成熟指数小于2作为有效果针入土期的*后时限,可以划定有效入土终止期为8月10日,从8月10日到收获约50d,>10°C有效积温约为680°
展开
目录
目录
**章概述1
**节发展夏直播花生的生态条件1
第二节夏直播花生的生长发育规律3
第三节夏直播花生的生育特点和高产途径7
第四节超高产夏直播花生生育动态及生理特性9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16
**节秸秆还田方式和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下胚轴生长特性的影响18
第二节秸秆还田方式和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子叶生理特性的影响20
第三节秸秆还田方式和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出苗率和出苗时间的影响27
第四节秸秆还田方式和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幼苗发育的影响29
参考文献38
第三章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42
**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45
第二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47
第三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49
第四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50
第五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52
参考文献56
第四章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59
**节施氮量对夏直播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59
第二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62
第三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磷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64
第四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钾素吸收与分配的影响66
第五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Al、Mn、Cu吸收与分配的影响68
参考文献73
第五章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75
**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76
第二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碳组分的影响81
第三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氮组分的影响93
第四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100
参考文献104
第六章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根瘤固氮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108
**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109
第二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根瘤固氮量的影响110
第三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111
第四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真菌群落的影响115
参考文献119
第七章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周年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122
**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CO2排放的影响123
第二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124
第三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土壤CH4排放的影响125
第四节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127
参考文献128
第八章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130
**节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131
第二节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花生光合性能的影响137
第三节播期对夏直播花生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144
第四节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146
第五节播期和密度对夏直播花生品质的影响152
参考文献156
第九章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58
**节夏直播花生早熟和晚熟品种植株发育和产量差异158
第二节单粒精播对夏直播花生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163
第三节单粒定向播种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170
第四节夏直播花生膜下滴灌“干播湿出”技术182
第五节夏直播花生“三增加三精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189
第六节夏直播花生发展潜力194
参考文献1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