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疆棉花种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2346
  • 作      者:
    张静,雍会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静,1989年生,汉族,新疆伊犁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自治区天池英才“青年博士”。长期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兵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致力于在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发展与人口社会学研究等领域开展研究。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等科研项目7项,作为骨干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CSSCI收录5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篇;撰写的研究报告被省级相关部门采用5篇。

  雍会,1978年生,汉族,四川渠县人,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处长、董事长。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专家。人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均排名第1)。
展开
内容介绍
  绿色农业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新疆棉花种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研究》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背景,基于农户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利用新疆863户棉花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了“技术认知—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激励政策”的理论逻辑分析框架,并综合运用多种实证方法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通过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意愿、行为等环节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进行深度分析,丰富了具有干旱区特色的农户行为理论,对引导政府调整和规范农户技术采纳行为、促进农户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户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我国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消费的逐步增加和农业废弃物的不恰当处理,导致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我国农业主要依靠“高肥高药”等粗放式生产方式,以年均4.6%的速度持续增长了40年。1990~2021年,我国化肥施用总量由2590.3万吨增长至5191.3万吨,施用强度由174.59千克/公顷增长至307.73千克/公顷,远高于国际化肥投人警戒标准225千克/公顷。我国化肥施用量占到世界化肥施用总量的35%,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农药施用总量由1990年的73.3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123.9万吨,施用强度由4.94千克/公顷增长至7.34千克/公顷,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农药施用强度,农药施用量占世界农药使用总量的1/3。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由1990年的48.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235.8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7282.2千公顷,是1995年的2.66倍。这些高投入、高消耗以及高排放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负外部性影响,阻碍了我国农业绿色化发展的进程。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从上述中央文件精神可以看出,综合治理农业污染,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倡导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新疆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条件适宜,非常适合棉花生长,但同时干旱少雨,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棉花是新疆农业支柱性产业,而新疆也是中国最大、世界最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自1994年起,新疆棉花总产、单产、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已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农业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干旱区,棉花种植促进了农业发展,但长期过度耗费资源和未合理有效采纳绿色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2021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3759.26万亩,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82.76%;总产量达到512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9.5%。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过度的农业开发会产生强烈的生态负外部性,肥料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产生的“农业化学污染”,以及地膜残留等产生的“白色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影响。2021年新疆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26.15万吨,地膜使用量为24.04万吨,地膜覆盖面积为3606.23x10°公顷,其中,棉花地膜覆盖占农作物总播种地膜覆盖面积的69.49%。新疆棉田地膜平均残留量在260千克/公顷以上,棉花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量常年稳居全国榜首,地膜平均残留量是全国农田的4倍多。2021年新疆棉花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为每亩48千克左右,且种植过程中存在农药使用不当、化肥使用过量等诸多问题,对大气、土壤、水体、生物等生态环境产生难以恢复的交叉性“立体污染”。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7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2
1.5 研究主要创新点. 29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2.1 相关概念界定 31
2.2 理论基础 39
2.3 理论分析框架 48
2.4 本章小结 55

第3章 棉花种植生产现状及绿色农业技术运用情况 56
3.1 我国绿色农业技术应用现状 56
3.2 新疆棉花种植生产现状 61
3.3 棉花种植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应负外部性 67
3.4 棉花种植过程中的绿色农业技术 71
3.5 本章小结 76

第4章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现状及特征分析 77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77
4.2 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认知 82
4.3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情况的统计分析 87
4.4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92
4.5 本章小结 93

第5章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认知分析 95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96
5.2 变量设定与研究方法 100
5.3 实证结果分析 106
5.4 本章小结 115

第6章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意愿分析 117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8
6.2 变量设定与研究方法 122
6.3 实证结果分析 125
6.4 本章小结 136

第7章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分析 138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39
7.2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144
7.3 实证结果分析 148
7.4 本章小结 167

第8章 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影响分析 170
8.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72
8.2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175
8.3 实证结果分析 180
8.4 地膜回收还存在的问题 187
8.5 本章小结 189

第9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191
9.1 研究结论 191
9.2 对策建议 197
9.3 不足和展望 201

参考文献 203

附录 220

致谢 22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