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后人从苏轼所写的《三槐堂铭》中总结而来的对联。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祐在家中庭院种下三株槐树,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因而命其堂为“三槐堂”。王祐一生忠厚勤勉、廉洁奉公。经过王祐的勤勉持家,三槐王氏枝繁叶茂,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真有位列三公者。王氏子孙在返修故居时请苏轼为自家“三槐堂”题铭,以此垂训后人效仿先祖忠厚品行,于是便有了《三槐堂铭》。此文记叙了王氏祖先王祐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用王祐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来论述“仁者必有后”,以三槐王氏的忠义事迹,强调了喻家风、讲家教的重要性。
在古代,很多达官显贵都喜欢在庭院中种槐树以期盼子孙发达。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梦想成真,有些富不过三代,有些却能几代门庭兴旺,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便是传承好家风。古语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基础,优良的家风必先以“德行”为重。其中,忠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者,德之正也。”曾子师承孔子,坚定地倡导“仁”治思想。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原本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基础崩塌,孝和礼无以为继,孔子因此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试图恢复周礼实现自己“仁政德治”的理想。“忠”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实现“仁”思想的方式和手段。孔子在《论语》中反复论及“忠”字18次,将其列为教授弟子的“四教”(文、行、忠、信)之一。孔子强调“与人忠”,做人做事要“行之以忠”。
“忠”在《汉语大词典》中有四种解释:一指忠诚无私,尽心竭力;二指事上忠诚;三指忠厚;四指姓。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敬也,从心,中声”。“忠”字从心,中声,可以理解为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同时忠含有“敬”的含义,这个“敬”可以理解为对待事物的态度。为什么忠字会有这样意义的表达呢?我们从“忠”字的造字结构上便可知一二。
“忠”是会意字,忠=上中+下心,就其字形结构看,上半部的“中”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对“忠”意义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很多学者看来,“忠”是由“中”字演化而来的。清朝学者惠栋在《九经古义》中考证说:“‘中’与‘忠’,古字通。”甲骨文里“中”的外形就像旗帜矗立于中央之地的形状。著名历史学家唐兰先生对“中”是这样考释的:“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可见“中”代表着号召人心的标识和民众公认的标杆。
决定“忠”字能表达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性质的作用则是由“心”来完成的。“心”,《说文解字》曰:“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心”在金文中的书写,就很形象地描绘了一颗心脏的外形和血管走向。心脏被古人奉为最珍贵的祭品。上古时期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双手捧起心脏敬奉神灵,于是“设‘中’于心就构成了‘忠’的意象”@。
什么时候“中”字与“心”字走在一起的呢?“忠”字最早被发现于战国中山王厝方壶上,其铭文曰:“竭志尽忠。”《尚书》中曾经记载了一篇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训词:“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例将“中”和“心”结合的文献。《尚书·盘庚》讲的是发生在商朝中后期的故事。商汤建立商朝时,最早的国都在毫(今河南商丘)。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发展生产力,商朝在300年间屡屡迁都。等到商王盘庚继位时,为了挽救商朝政治危机,盘庚再次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但是遭到了贵族们的反对。盘庚通过演讲力排众议,软硬兼施,最终迁都成功,也造就了殷商之后的辉煌。
P24-2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