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涌,原名朱水永,作家、文学评论家,1949年10月17日生于厦门市同安县马巷镇。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福建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厦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市闽南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厦门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主持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专著13种,发表论文200多篇,主编著作32部,创作电视纪录片与舞台剧作多部。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优秀奖,中国电视奖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次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童年与少年:玩的学的是心跳
1949年10月17日,厦门岛的神山飘起厦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一天,马巷古镇的一座两落的闽南大厝里,传出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朱水涌在厦门解放这一天出生了。后来朱水涌在《共和国的同龄人》中写道:“我不知道那一天厦门到底是硝烟弥漫还是锣鼓喧天,只记得奶奶后来说:‘你出世时叫得很大声,两只小脚蹬个不停,一家人见到你两腿间的那个‘小茶壶’,欢喜得上了天一样。’”添丁进财,家族中生了个男孩,这对于老一辈闽南人来说,可谓上天的恩赐。因为五行缺水,父亲给他取名朱水永。读中学时,语文老师出了个谜语让班上学生猜,谜面是毛泽东的诗句“红雨随心翻作浪”,谜底是一个学生的名字,朱水永自己就猜中了,从此以朱水涌作为笔名,学的是作家既有实名,还有笔名。
马巷是八闽大地著名的文化古镇,这里三面襟海,一面罗山,地势由南部、北部高处走向东部、西南部低处,汇入浩瀚的大海,形同扬帆破浪之舟,所以自古又称“舫山”,史上记载为“七泉之巨郡,南北之要冲”。清乾隆年间马巷设立泉州府马巷厅,“专司河海之防”,不仅“店铺栉比,烟火万家”“人居稠密,商贾辐辏”,而且因“紫阳过化”而“文风鼎盛”。朱水涌老家是马巷一座典型的闽南大厝,坐西朝东,坐落于福厦公路边。新中国成立后厦门是海防前线,朱水涌老家前方几公里外就是马巷军用飞机场,那里驻扎着一个解放军炮团,往南10里左右是被誉为“英雄三岛”的大嶝、小嶝和角屿。那里是厦门海防前线的最前沿,戒备特别森严,是小孩想象中一块战火纷飞的土地。朱水涌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见得最多的是从家门口开过的隆隆战车和军队,战车插着相思树枝,站在战车上的解放军战士也都戴着相思树的枝叶圈成的头箍。老家的大盾,也经常是解放军临时驻扎的地方,一旦解放军驻扎到家里,家里便会响起“嘀嘀嘀”的电报声,这是一个小孩见到的厦门海防前线的战备情景。
朱氏家族从祖父开始便经营榨油厂,称“振盛油坊”,是马巷镇解放前有名的私人企业。油坊公私合营后成为马巷土榨油厂,父亲是油厂的副厂长。因为是开油坊的,老家门口便辟了一块很大的晒花生用的广场,左邻右舍称它“油坊埕”。振盛家族中年龄与朱水涌相仿的孩子有近20个,每天下午放学后,在学校关了一天的兄弟姐妹们把书包往床上、桌上一甩,就奔到屋外的“油坊埕”上,会合成一支颇具规模的游戏队伍。那时没有电视看,没有电子游戏打,更没有手机玩,但屋外的世界很热闹,在天空与大地之间,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嬉戏游乐,根据时令的转换,轮番玩着“钉”陀螺、撞壁钱、过五关、跳“状元”、丢珠珠、斗蟋蚌、转车圈、旋蜻蜓……名堂很多,玩法不一。在闽南,男孩子早早有了男子汉意识,他们不爱跟女孩子“过家家”,也不玩女孩子们踢毽子、跳绳之类的运动,他们最热衷也玩得最热烈、最刺激的是带有厮杀意味的打野仗。
P3-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