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的注释者小阿尔弗雷德·阿佩尔是纳博科夫的学生,专门从事纳博科夫作品研究。他为《洛丽塔》所做的注释均得到纳博科夫本人的首肯(或反驳),《洛丽塔:注释本》是第一部在作者生前出版的现代小说的注释本。
2、本书包含900余条注释,指出了文本里的典故和暗指,涉及文学、历史、神话学、《圣经》、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地理学;追溯了双关语、生造词和喜剧性的词源,以及外来的、古体的、少见的或不寻常的词也都加以定义;并且有选择性地对比参照纳博科夫其他作品中同样或相关的典故和暗指,将《洛丽塔》置于更宽广的语境。
3、为方便查阅,本书尽可能将小说正文与注释排在同一页上,省去来回翻找的麻烦。中译本的排版设计也实现了纳博科夫在《微暗的火》里预言的阅读方法。
3/1两个标题:“白人鳏夫”这个术语出现在精神病学著作引用的病历里,而整个副标题戏仿挑逗式忏悔小说,例如约翰 · 克莱兰(John Cleland)的《欢场女子回忆录》(Memoirs of a Woman of Pleasure,1749年),以及那些希望《洛丽塔》将会提供色情愉悦的读者的期待(见276/2)。虽然纳博科夫写作此书的时候可能不大会意识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为美国出版商的胆小怕事,该小说最初竟然是由出版过《鲁滨逊·克鲁索的性生活》(The Sexual Life of Robinson Crusoe)以及其他“十八世纪情色文学”(借用克莱尔·奎尔蒂形容萨德的《朱斯蒂娜,或贞洁的受难》[Justine, ou Les Infortunes de la vertu]一语[见第298 页])的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
3/3“亨伯特·亨伯特”:在《花花公子》杂志的访谈(1964年)中,纳博科夫说:“我觉得,这个双重轰隆隆的低沉发音非常刻薄,极具暗示性,是一个可恶之人的可恶名字。它同时又是王者之名,但我的确需要为狂暴的亨伯特和谦卑的亨伯特找出一种皇家的震颤。它本身也可引起许多意义双关。”纳博科夫像詹姆斯·乔伊斯一样,根据文学素材、他可用的数种语言、废弃不用的词或晦涩词语来构造双关语。如果联想足够丰富,双关语的成功之处在于预设小说的中心主题、概述或评论情节发展。在《天赋》(1937年)和1959年出版的英译本《斩首之邀》(1935—1936年)的“序文”中,纳博科夫提到了皮埃尔·德拉朗德(Pierre Delalande)的《关于影子的演讲》(Discours sur les ombres):“我必须满怀感激地承认,他是在我创作这部小说时,他是对我产生过影响的唯一作家……(也是)我杜撰出来的。”德拉朗德的《关于影子的演讲》提供了《斩首之邀》的卷首题词——“就像一个疯子自以为是上帝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会死的”)——而纳博科夫的全部作品都可以被描述为“讨论影子,或阴影”(Discourse on Shadows, or Shades)。约翰·谢德(John Shade)是诗歌《微暗的火》的作者,他在该诗歌曾经被拒的一份手稿上写道:“我喜欢我的姓氏:谢德,Ombre,西班牙语中近乎‘人’的意思”—这是词源上的准确配对(hombre>ombre),是富有共鸣性的双关语,比喻性地将hombre置于ombre之中—ombre是十七和十八世纪流行的一种纸牌戏—使人们参与纳博科夫的“多世界游戏”(见20/4)。亨伯特在法国里维埃拉长大;他的名字用法语发音则具有了这些“影子和阴影”的意味。通过使洛丽塔“唯我存在”(第60页),亨伯特将她孤独地囚禁于他自己走火入魔的暗影之地。亨伯特说,“她进入了我的天地,红棕色和黑色的亨伯兰(Humberland),”(第166页),他追逐那在他的“洞穴”墙壁上晃动的象征性影子,颠覆了柏拉图那著名的寓言。虽然亨伯特曾有幸在阳光灿烂的“上层世界”行走—在里维埃拉度过童年时代,实际上还正儿八经地娶过一两位妻子—他却依旧要去追逐幻影,以求捕捉那已经无可挽回地失去的东西。正如亨伯特所表明的那样,幻影的确是现实,因为它有能力毁灭我们。“(我是那惨遭杀害的连雀的阴影/凶手是窗玻璃那片虚假的碧空)”,约翰·谢德在《微暗的火》开头两行这样写道,而在纳博科夫的诗歌《俄罗斯诗歌的黄昏》(1945 年)中,叙述者说:
我的后背满是阿尔戈斯的眼。我栖居于危险。
虚伪的影子与我交臂而过转身跟踪我
留着胡须,扮作密探,
悄悄潜入,弄干一页新写的文稿,
戴上眼镜读那张吸墨纸。
在暗夜,在我卧室的窗下,
直到白昼迫近,带着瑟瑟的寒意和战栗,
他们小心地踟蹰或默默地走到门前,按响
记忆的门铃,然后逃走。
十七年之后,在《微暗的火》中,“影子派”(Shadows)是赞巴拉的“弑君组织”,派遣格拉杜斯,又名达戈斯(d’Argus)来刺杀流亡的国王查尔斯(金波特)。但是“影子派”的特务却误杀了谢德(Shade)。《洛丽塔》正好相反,阴影(Shade,亨伯特)有意杀了他的“影子”(shadow,克莱尔·奎尔蒂),因此,身份和感知的欺骗性、记忆的界限,以及挥之不去的反复无常的感觉,全都包含在一个回荡声响的双关语之中。
致谢
序言
导言
参考书目
1. 纳博科夫作品一览表
2. 《洛丽塔》评论
3. 纳博科夫研究
代文本注释
洛丽塔
序文
第一部
第二部
关于一本题名《洛丽塔》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