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看见无数的她(跟女孩们聊文学和电影的30个夜晚)
0.00     定价 ¥ 5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511498
  • 作      者:
    作者:张莉|责编:王文湛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张莉,中国“女性文学研究”领域执牛耳者。本书中,她首次系统讲述“如何用女性视角重新观看文学和电影”。

●女性视角的解读是属于我们今天的读法。《黄金时代》《山河故人》《BJ单身日记》《秋园》,三毛、杜拉斯、伍尔夫、波伏娃、娄烨……20个大众熟悉的故事,不限于女性创作者和女性主义作品,在女性视角下演化出新的故事。偏离“标准答案”、成为不驯服的读者,就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女性视角是一种价值观,也是可以学习的方法论。它跟女性和所有弱势者、边缘人站在一起:外出打工不能哺乳的母亲,在爱中反复被骗的失婚女人,被幸福家庭隔绝自由的主妇,对什么是美感到绝望的盲人……看见他们生命的软弱、力度、龃龉、诗意。看见失语的 “人”的故事。

●一本书了解“女性文学”。从中国第一位女作家拿起笔,到今天的普通女性如何写作,系统了解中国女性文学脉络。

●随笔式写作,真挚温暖,又时时闪现机锋。满载有趣的文艺话题,关于三毛散文中的“我”、关于萨特之外的波伏瓦、娄烨的女性立场、女作家对“女性写作”的顾虑……学者视野,真知灼见。


展开
作者简介

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

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图书势力榜年度十大好书奖。

2019年3月向137位当代中国作家发起“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调查”,引起广泛社会影响。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小说风景》《持微火者》《姐妹镜像》等。主编《2019-2021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们在不同的温度沸腾》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当耳熟能详的故事,用女性视角重新讲述,会发生什么变化?30个夜晚,张莉老师和女孩们开始了阅读和观看的冒险。 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何为“女性文学”,用作家纪念碑的形式标记了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一直聊到今天的女性写作,为理解女性文学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用女性视角重新解读大众熟悉的20部文学和电影。它们是一些经典的、大众的、传统的、流行的故事,也并非全部出自女性创作者、或是女性主义作品,但透过女性视角,故事被开拓出更深邃的空间,那些被忽视的女性和弱势者的命运被看见、被关注。
展开
精彩书摘

女人的光芒,不止于被爱上

——电影《BJ单身日记》

 

- 单身女性的恋爱日记,或者,白日梦 –

 

《BJ 单身日 记》(Bridget Jones’s Diar y)这个系 列电影,跟我们讨论的其他电影不一样。其他电影 都 是 经 典 影 片,获得过重要的电影奖项,而这部电 影 严 格 说 来 却 漏洞百出、逻辑欠佳。但无论如何,《BJ 单身日记》还是做到了脍炙人口,不断衍生续 集,我认为电影中的三个主角功不可没:休•格兰特饰演的丹尼尔、科林•费尔斯饰演的马克•达西、蕾妮•齐薇格饰演的女主角布里奇特•琼斯(BJ), 他们有血有肉,都很可爱。在当年,这部电影一上映就迅速席卷全球,引 发广泛讨论,观众们甚至把它看作一个女性电影, 因为它打破了以往女主角的完美光环,塑造了一 个傻气、滑稽,甚至有些邋遢的大龄女青年形象, 我们看着她喝醉了大声唱歌、在工作场合大出洋 相、为自己的体重忧心忡忡,又能在大雪中勇敢追爱 …… 我们伴随着布里奇特开心、难过,就像是 跟这个女孩一起做梦。

 

今天来看,《BJ 单身日记》真是一部不折不扣 的“小妞电影”,但因为贺岁片的属性,它又是一 部有笑有泪、元气满满,让人看到希望的治愈系电 影。电影受欢迎首先在于女主角可爱,也渴望爱,一直在追爱的路上,其实这也是很多女性的生活现状。电影反映了大部分人的心理投射,缓解了很多人的焦虑。所以,即使我们知道这是一个麻醉剂, 也乐意让自己暂时被麻醉一下,我的意思是,有时 候看电影的我们,未必不清楚是在做梦,电影其实 就是人类造梦的方式。

《BJ 单身日记》具有鲜明的类型片特色,电影 将女主角布里奇特•琼斯设定成一个喜剧人物,一 个让人发笑的“恋爱脑”,为了恋爱赴汤蹈火、在 所不辞。但就是这个长得不那么好看的、身材甚至 有一点臃肿的胖女孩,却拥有了和两个顶级帅哥谈 恋爱的机会,她无需努力,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获 得人人艳羡的爱情 …… 这是她生活里的梦幻情节。 如此看 来,《BJ 单身日记》的故事线其实是 “灰姑娘”的变体 — 其貌不扬的女性因为被王子 爱上,于是整个生命、整个人都变得有光泽了。实 际 上,在《BJ 单身日记》里,凡是布里奇特容光 焕发、大受欢迎的时候,一定是丹尼尔爱上她,或 者马克•达西爱上她的时候,如果不是这样,她便不会被人重视。仔细想想,这个电影的逻辑其实 是:女人获得幸福的最高指标就是被人爱,被一个完美无缺的男人、一个大家都仰视的男人爱上,只有你得到他的垂青,生命才有意义。但是,很显 然,这个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电影逻辑的漏洞也指示了另一些东西。《BJ 单 身日记》系列电影一共有三部,虽然高冷的男主角 达西深爱着女主角,但他们的感情却一直悬置在婚 姻之外。将女主角持续设置在单身状态,这是电影 值得思索的地方。也就是说,即使相爱了,也未必 就能结婚、走入家庭。而无论怎样,这个从青年到 中年的单身女性,她依然是快乐的,因而这个设定 也显示出了一种开放性:做一直追爱的女人吧,一 路追爱也是不错的人生选择。

所以当把这三部电影放在一起时,我们反而会 意识到,布里奇特•琼斯是把恋爱当作了生活的甜 点, 而 不 是 必 需 品。 真 正 残 酷 的 现 实 是《BJ 单 身 日记》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她遇到男主角们之前的 境遇,而遇到白马王子后的浪漫情节,其实不过是 白日梦而已。以这样的方式理解这个电影,才不会 被带到歧路上。我想,这或许才是《BJ 单身日记》 最适宜的打开方式。

 

- 傻女孩儿才会被人爱?-

 

坦率说,重看这部电影,我有难以克服的不适感。比如,电影中说布里奇特•琼斯的屁股像“两个保龄球”,比如电影对于职场性骚扰无所谓的态 度,又比如,电影中不断对布里奇特身体的聚焦, 镜头不断展示她的大胸、臀部,有那么多男人用眼神抚摸她,她并不反感,反而把这作为一种认可。 这部电影里,性骚扰和性挑逗的边界是微妙的,布里奇特接受性挑逗,对性骚扰只有微微的反抗,毕 竟她的定位是一个荤素不忌的女性。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在男性观看视域下成长起来的女性。作为观 众,如果批判这个电影的男性凝视,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小题大做,因为我们的女主角显然没有受到伤 害,反而就是这样很泼辣地成长起来,但是,这并不是说,没有受到伤害,伤害就不存在。

 

另一个不适感在于,电影对布里奇特“可爱之 处”的塑造十分荒诞。影片中,女主角的工作能力 总是特别不足,她似乎能把任何事都搞砸,比如, 布里奇特在主持新书发布会的演讲时甚至连麦都不会开,在家里做饭时把汤都做成蓝色的。即便如此,她的爱人、朋友还夸她做得好,一直鼓励她。 这种将女性塑造为“傻瓜”的方式真让人深感不 安。当然,电影也拍摄出了布里奇特真正可爱、有魅力的一面,但大多数的“可爱”建立在她慌慌张 张把很多事搞砸、不断出丑的基础上,这样的设定 本身就将评价女性的标准放低了,大家似乎只将布 里奇特•琼斯看作一个“宠物”而非一个“人”。

 

电影中,两个男主角对待布里奇特的态度还 是稍有不同,在丹尼尔看来,布里奇特是欲望的对 象,他的爱主要出于肉欲,布里奇特正因为感受到 这一点,所以最终离开了他。而达西,这个不食人 间烟火的“霸道总裁”,虽然本人是一副无所不能 的傲慢样子,却能对布里奇特无限包容,并能说出“我就是爱你本来的样子”(I love you just as you are) 这样的甜言蜜语。丹尼尔和达西实际上代表了两种 不同类型的男人,也展现了这两种男人的优劣:丹 尼尔浪漫却不专一,达西专情却过于矜持。但就是 这两个数一数二的优秀男人,居然会为了布里奇特 大打出手,无论布里奇特的性格、能力、外貌变成什么样,电影里的两个男主角都宠爱着女主角,其潜台词便是,女人做什么不重要,只要可爱就可 以。女性在这里,没有被当作“实在”去认知, 而 只是作为“被爱的对象”去理解。此外,在电影中,镜头常常展现男主角对女主角的俯视,尤其在讲述达西和布里奇特之间的关系 时,会看到大量对女孩的俯拍镜头,这恰恰象征着二人在爱情中不平等的地位,但吊诡的是,也正是 这种高她一等的爱情让布里奇特在第一部的故事里 对达西很是着迷。

 

- 伤害是不分大小的 -

 

第二部的故事里,布里奇特终于感受到男人 对她的不尊重,意识到这段恋爱的不平等关系,于 是在失望之下,选择和达西先生分手,远去泰国工作。但因为迷糊,她被抓进了泰国女子监狱,认 识了许多异国女性。监狱里的桥段非常有趣,也深具矛盾性,有很多可解读的空间。在其中,我们首 先看到一种跨越国族的姐妹情谊,不同国家的女性齐聚在监狱里,分享着对共同话题的感受。当她们各自讲述自己从男朋友或者从丈夫那里受到的伤害 时,几乎所有人都感同身受,这便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共情。

 

当布里奇特问监狱中的其他女性为什么会来到 这里时,她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有的说丈夫不仅 贩毒还殴打她,甚至也要让她贩毒,有的说她的丈 夫出轨、家暴,等等。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女 人会点头,说me too(我也是),另一个女人说的时候,又有一个女孩也说着 me too。在当年,我对这 些情节并没有怎样深刻的印象, 但 在 这 次 重 看 时, 正是“me too”这个短语让我感慨万分。家暴问 题、男性不忠在女性话语体系里竟有如此强大的连续和共振,而在当年,谁会想过“me too”会成为 一项跨越国界的女性运动呢?

 

那么,在大家都提到 me too 的时候,女主角 布里奇特的想法是什么?其他女孩问她为什么和 男朋友分手,她脑子里想的是男朋友对女同事的好 感,所以她跟他分手了。原本她认为这个理由很强 大,但是身处在那个环境中,她却意识到自己理由的不充分,因此,她撒谎说了一个更强大的理由,用以证明男友的不堪,之后,围着她的女人们说了 me too,这个细节实在卓有意味。在那些遭受家暴 或侵犯的女性面前,布里奇特觉察出了自己的“幸福”,所以当再次想到男朋友达西的时候,她的内 心涌现了温柔。电影中,感情的变化成为了故事的 推动力,而这也恰恰是我认为电影的失败之处,因 为它让我想到了伤害是否分大小的问题。

 

在我看来,情感关系中的伤害是不分大小的。 一个女人应该因为家暴而离开一个男人,也可以因 不被男朋友平等对待、不被珍惜而选择离开他,这 两种理由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可是,在监狱里女 人们共同诉说的语境里,伤害无意间被划分了等级—恋爱中被不平等地对待、被趾高气扬地对 待、被自上而下俯视般地对待所造成的伤害变得微 乎其微,甚至不值一提。人的心理感受就被无差别 地抹平了,细微的内心疼痛被忽略,甚至被降格对 待,仿佛在说,跟这些人的苦难相比,男朋友对你够好了,“作”什么呢。可是,这样的比较、因这 样的比较所形成的故事推动力是不对的,在情感生活中,两个人可以有很多理由在一起,也可以有 很多理由不在一起,在与不在的原因不应该这样比较,难道不是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以女性为主角、完全面向女性观众的电影,内在里并不那么女性,甚至反 向压抑了女性的自我。这是我这次重看电影所想到 的,这一次的“想到”,跟我以前的“想到”如此 不一样,我想说的是,这一次,面对我以前所喜欢的,我选择了疏远和更客观地看待。我把这种态度 的变化理解为一种自我成长。


展开
目录
序言 成为“不驯服”的读者
第一章 女性视角下的“女性文学”
文学为什么分男女
女性文学就是女作家作品吗
为什么会诞生女性文学
陈衡哲:中国女性命运的“破天荒”
冰心:第一位家喻户晓的现代女作家
冯沅君:直面身体,大胆写出自己的爱欲
凌叔华:打开闺阁之门,看见“闺秀”生活
丁玲、萧红、张爱玲:当自由成为一种写作习惯
张洁:80年代女性文学绕不过去的作家
在今天,女性应该如何写作
第二章 女性视角下的文学和电影故事
子君之后,新女性诞生:鲁迅《伤逝》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女性身体:毕飞宇《哺乳期的女人》
嫦娥真的寂寞吗:毕飞宇《青衣》
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电影《黄金时代》
是爱情,也是一往情深的幻觉:艾伟《敦煌》
女人的光芒,不止于被爱上:电影《BJ单身日记》
女人要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电影《卡米耶·克洛岱尔》
不谈爱情,谈谈婚姻:池莉《不谈爱情》
当妻子不再崇拜她的丈夫:莫拉维亚《鄙视》
假如一个家庭主妇渴望自由:电影《革命之路》
在今天,娜拉能走多远?歌剧《娜拉》
爱情,只是一种人际关系:张楚《中年妇女恋爱史》
婚姻之外,中年人的爱情:电影《廊桥遗梦》
当八十岁的奶奶在厨房写作:《秋园》和普通女性的写作
自由地爱,自在地生活:三毛和她的散文
一个文艺女青年的进阶史:电影《立春》
一个人的房间,是自由也是承担:电影《时时刻刻》
写下《情人》的情人型作家:杜拉斯和她的小说
给每一个有限度的人以祝福:娄烨电影《推拿》中的性别视角
如何刻下我们时代女性的百感交集:《山河故人》和贾樟柯电影
尾声 成为自己,在男女关系之外:传记《成为波伏瓦》
后记 和女孩们聊文学与电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