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与文学结缘的人,大多是敏感的吧!敏感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知的渴求,我们希望可以更接近生活的真相。也许也正因为保有这份珍贵的敏感,才让我们可以更能洞察到作者的内心,与作品中的故事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我不只是一名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一名故事的参与者。
当我第一次有这种当头一棒的震撼感,是我阅读《乱世佳人》这本书的时候。那时我才上初中,繁重的课业压力和青春的叛逆期,让我对这个世界更加充满了迷惑。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爸妈的书架上翻到了这本崭新精装硬壳的书。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有着一双魅惑的绿眼睛和一张美丽充满了异域风情的脸,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著名演员费雯·丽。
“斯嘉丽·奥哈拉长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像塔尔顿家孪生兄弟那样给她的魅力迷住,往往就不大理会这点。她脸蛋上极其明显地融合了父母的容貌特征,既有母亲那种沿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也有父亲那种肤色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
小说开篇的描写就像是有一股魔力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不得不说,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确实很懂得如何吊起读者的胃口。十几岁的我可能并不完全懂得白瑞德和斯嘉丽之间的各种情感纠葛,但小说里塑造的鲜活人物以及战火纷飞背景下那片带着浓厚乡土情怀的庄园都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那段日子我时常躲在被窝里举着手电筒偷偷地看书,不知道有多少次随着故事里的主人公或喜悦或悲伤地落泪。我喜欢林清玄的超脱淡雅,也喜欢王小波的戏谑犀利,还喜欢严歌苓故事里的人生百态。它们就像一群不会说话的朋友,默默地等待伴随着我的静谧时光。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人总要待在一种什么东西里,沉溺其中,如有所得,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文学让我找到了另一种丰富的人生经验。阅读让我学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也让我对人性多了一份认识和理解。
如果说阅读是一种输入,那么写作便是一种输出的力量。当年稚嫩的笔迹贯穿了我的整个青春,我不是个好记性的人,许多事像被雨水打湿的字迹一样变得慢慢模糊,但记录文字的习惯却编织成了一条时间轴在我之后的生活里延续了下来。它像一道光扫走了青春时期里的一些阴霾,文字于我而言是一种治愈。
我觉得自己在写作上并不是个多么有天分的人,反而在某些方面甚至有些迟钝,所以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靠文字去吃饭,文字对我来说只不过是说话的另一种延续方式,但那些洒满芳香的种子已经开始偷偷地发芽,悄然生长着。
因为对文学的热爱,我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创办了第一本校刊,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与大家分享的快乐。也因为对文学的热爱,影响了我的职业规划,成为了一名媒体采编。也因为对文学的热爱,我开始尝试创作,认真地观察遇到的每个人,收集创作素材。
有段时间特别喜欢打车和滴滴司机聊天,听他们讲遇见的形形色色乘客的故事,有些师傅天生就是个讲故事高手,一件简单的事情,经过他们绘声绘色的润色后,就变得有滋有味。把一件事说明白了不难,难的是把这件事说到人们的心里去,让人们产生共鸣。
蒋方舟说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人的冒险,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许多自己内心不曾被发现的隐秘部分。我想,这也是我与文学之间隐秘的快乐吧!就像现在人们热衷的盲盒游戏,因为不知道盲盒里是什么,你会有无数的猜想和期待,所以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热情,生活亦是如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