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以诗歌研究为中心的重点基地,《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系列读物由该中心主办,兼具学术性与资讯性,自2005年起每年定期出版两卷(新诗卷、古诗卷各一卷)。本卷为新诗卷,设有国际诗学、论文索引、诗集与诗学论著叙录、书评、驻校诗人研究、驻校诗人讲座、学术研讨会综述、诗歌活动通讯、新诗纪事等栏目,旨在全面反映关于中国诗歌研究的**动态与学术反响,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
诗集与史学论著叙录
新诗著作书目(2019)◇刘福春/
新诗著作书目(2020)◇刘福春/
论文索引
2019年新诗期刊研究论文索引◇郭紫莹/
书评(一)
历史与诗意间的纠缠与清理
——张洁宇《历史的诗意——中国现代文学与
诗学论稿》刍议◇张福超/
杜甫诗学中的古今之变
——兼师力斌《杜甫与新诗》之评述◇柳春蕊/
一个人的诗歌史
——读谭五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札记◇向以鲜/
论邱景华的三位一体整体细读观
——兼评《诗从细读开始》◇杨能群任毅/
书评(二)
作为一种“诗歌史”观念
——《新诗十二名家》刍议◇朱瑜/
在历史与文本的双重注视下
——读《新诗十二名家》◇景立鹏/
有情新诗史与有效新诗课
——《新诗十二名家》阅读札记◇张媛媛/
“沟通”与“揭蔽”
——读《新诗十二名家》◇彭杰/
驻校诗人研究(一)
在人体的黑夜里
——祝立根诗歌身体意象论◇林喜杰/
活出来的诗歌
——谈祝立根的诗作◇卢桢/
怀抱烈火,在精神上直立行走
——读诗人祝立根的诗歌◇谈雅丽/
“白雪爱着枯骨”
——祝立根诗歌观侧记◇李佳悦/
驻校诗人研究(二)
写给生活的一帧帧家书
——论林珊诗歌的诗质魅力◇薛梅/
精神原乡
——评林珊诗歌◇马丽/
林珊诗歌中的梦境元素◇周如意/
迂缓的自我书写
——试论林珊近作◇朱峻青/
从细处打捞人世的悲喜
——以组诗《梨花盛开在来年二月》为考察中心◇谢心韵/
卷中花鸟
——浅析林珊组诗《梨花盛开在来年二月》◇王昊/
风景里的悲欢
——论林珊诗歌◇李湘宇/
驻校诗人讲座
诗歌里的秋天◇林珊/
从小地方出发◇谈骁/诗选现场
关于《嘤鸣集》◇王桂林/
关于《北漂诗篇》第四卷◇师力斌安琪/
关于《中国当代诗歌年鉴》(2019年卷)◇邱华栋周瑟瑟/
关于《2019年中国诗歌排行榜》◇邱华栋周瑟瑟/
学术研讨会综述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祝立根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朱瑜/
《诗探索》创刊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综述◇康俊/
理想的异乡
——《白鲸文丛》、《白鲸》丛刊创刊号座谈会实录◇王家铭/
新诗史料与“百年新诗学案”学术研讨会综述◇康俊/
访谈
多元诗性思维的交融
——郑敏访谈◇孙晓娅/
沉默中我们不得不发声
——祝立根访谈◇霍俊明/
文心异同之发现与文学史的再审视
——张松建教授访谈录◇苏文健/
诗歌活动通讯
梦亦非:想象的变构
——诗歌的另一种传统◇张炜彤/
周航:诗与非诗
——抗疫诗潮内外◇彭昊/
颜艾琳:我的创作觉醒◇李湘宇/
驻校诗人祝立根线上诗歌交流会成功举办◇周青/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办第十七位驻校诗人
林珊入校仪式◇彭杰/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林珊为我校师生带来精彩讲座◇周如意/
河北师大宫立副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精彩讲座◇朱峻青/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林珊对话会在京举行◇张福超/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林珊诗歌创作研讨会”在京
召开◇王娇/
首都师范大学第18位驻校诗人谈骁在我校举行讲座◇朱峻青/
首都师范大学第18届驻校诗人谈骁入校仪式在北京
召开◇朱峻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