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外生态散文和生态美学(多维视野中的生态散文研究)/散文与生态文化丛书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36174559
  • 作      者:
    作者:朱鹏杰|责编:刘丽丽|总主编:陈剑晖//王兆胜//丁晓原
  • 出 版 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1-01
收藏
畅销推荐
作者简介
  朱鹏杰,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复旦大学电影学博士后,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批评、生态电影、动画电影,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性的论文有《中国“精神生态”研究二十年》《论生态电影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效应》《生态电影的文化特征与发展脉络——文化研究视阈中的生态电影》《从基点到原点:中国当代生态散文中的身体意象》《新时代以来国产动画电影转型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对中外生态散文和生态美学的研究,包括生态散文的发生发展历程、生态散文的精神生态价值、生态散文与身体美学、生态散文的现代反思,从文学批评角度考察生态散文的价值和特点,突出散文中的生态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外生态散文和生态美学:多维视野中的生态散文研究/散文与生态文化丛书》:
  (八)徐兆寿的河西走廊
  在徐兆寿的散文中,对于以凉州为主的河西走廊的描写比比皆是。他生长于这个地方,从小见惯了风沙、戈壁,在他血液中流淌的基因里也有西北游牧和定居民族的双重元素。他写道:“小时候,我生活的凉州的西北部是一片戈壁。青色的细碎的小石子密密麻麻铺到天边,无边无际。那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戈壁。”通过对戈壁和沙子的描写,徐兆寿的生存、成长空间被鲜明地勾勒出来,那就是西北的沙漠边、戈壁滩,是荒芜、空荡的地方,比不上东南沿海那样植被繁茂、生命多样,但正是这样荒芜的地方,孕育了独特的生命意识和生态文化。
  戈壁赋予了这里生存的人类独特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感受,那是一种对于荒芜、空无、虚无的感受和思考,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于超越性存在的仰望。徐兆寿写道:“浩大的戈壁仿佛万年前被屠城的王城一样,它的铜墙铁壁被推倒,便成了我眼里神秘的戈壁。神在流浪。夜晚,当我抬头凝望一直向西升高的戈壁时,便看见鬼火缭绕,影影绰绰,繁星下降到地上。戈壁与天空竟然是一个世界。”戈壁的空旷和寂寥成为徐兆寿的童年无意识,在他成长过程中不断跳出来,带给他一种属于戈壁的情感记忆。这种记忆也铭刻在无数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心中,成为他们生命的印记。
  徐兆寿认为,比起森林、绿地、平原、水田,戈壁和荒漠有其独到的存在价值,那就是提供荒芜和虚无。如果说绿色提供了生命、丰富多彩的物种,那么黄色、荒漠、戈壁则提供了空无,提供了跟丰富相对的贫瘠,成为见证物种多样的另一面。他提出:“戈壁、沙漠的存在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知道,人们一定会质问我,它有什么意义?在大沙漠中,能存活生物极少。但我说的不是对生命的实在的意义,我说的是对生命存在的另一重意义:虚无的意义。”就像“知白守黑”一样,戈壁和荒漠的空无见证了森林、田野的繁华,所以,“实与虚是相互依存的。大地是实,天空则是虚。只有大地,没有天空,我们会怎样?绿色的生态是实,荒芜的生态就是虚”。正是荒芜见证了繁华,空旷见证了极多,荒漠和戈壁见证了东南的多样物种,为生命提供了关于荒芜和虚的实在空间。徐兆寿认为:“生命中必须有一块地是荒芜的,它不是供我们来用的,而是供我们实在的心休息的,供我们功利的心超越的,供我们迷茫的心来这里问道的。整个世界也一样。世界不过是我们的放大体而已。”在庞大的中国版图上,确实需要一块戈壁、沙漠为多样化的物种提供缓冲,提供一种别样的生态地块,孕育出别样的生命意识和文化。
  凉州给徐兆寿的绝不只是高原的荒凉与孤寂,一样有丰富多彩的童年和自然记忆。他回忆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写道:“在凉州辽阔的大地上,我度过了无边无际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现在,我想不起来多少学习的痛苦经历,能想起来的全是在戈壁和大地上的奔跑……高高的杨树,清凉的溪水,熟睡着的村庄,永无止境的游戏,黑夜里对于鬼神的讯问,等等。”丰富的自然经历和神秘的传统鬼神文化,构成了徐兆寿的文化生命底色,也成为他散文写作的重要内容。在他的生态散文中,不乏对于西北荒原的描写和思考,尤其是对以地域特点为主的西北文化的思考。他认为,西北地域孕育了西北文化,而西北文化是当下中国唯一没有被现代化所影响和改变的文化,地域的偏僻使得文化具备抵抗的特质,西北文化因此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元气。
  在对凉州和河西走廊进行叙写时,他专门提到河西走廊的风。他认为,河西走廊的风对于当地人来说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就像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星星一样,河西走廊的风常年存在,并且没有带来污染,就是如沙子、戈壁一样的自然存在。“有一种风已经成为空气。那是冬天和春天时,在旷野上行走,阳光明亮,但仍然有一股强大的风在大地上运行,轰隆隆地走过,但你看不到它吹起任何的尘土。……那是一种在高空中夜以继日运行的风,只有在中国的河西走廊上才有的风。”风和戈壁、沙漠一样,构成了作家的成长经历背景,是地方区域赋予作家的人生经历和自然经验,也构成了其散文写作的重要内容。
  二、途经地:生态散文的精神扫描
  在生态散文创作中,对作家出生、成长的地方的描写比较多,也有一些作家不但描写自己生存的地方,还描写了旅途见闻,借助在各地的生态行走,丰富自己的生态知识,增加自己的生态切身体验,以生态审美的眼光去看待所经过的一切,发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风景,传播了生态地方的审美价值。
  张炜多次出国,在北欧、美国行走,留下了大量的散文作品。他在《梦一样的莱茵河》里面写道:“暮色里的莱茵河如诗如画。一条河的美丽除了它本身的壮观,更重要的大概还是依赖于两岸的景色。河行千里,山谷和平原都让河脉串为一体了。举目望去,变化多端的峰峦、密不透风的树林,覆盖了一切的草地,一切都让人感到一种特别的欣悦。”然而,这样美丽的莱茵河也在现代化、工业化的过程中受到了冲击和伤害,虽然随着生态保护的进行,莱茵河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但是曾经的生态伤害依然留下了痕迹,如工业化的气息。“莱茵河暗绿色的波涛拍着堤岸,送来一股奇怪的气息。多少船只来来往往,从高大的铁桥下穿过去。船上彩旗在风中一齐抖动。汽笛声低沉短促,像是怕惊扰了两岸的沉睡。河水传来的那股气息,我渐渐明白了是工业大都市的气味。”工业化和城市化正是现代化的两大标志,工业大都市就是现代化挺进的桥头堡,它的气味和汽油、钢铁、机械的味道密切相关。在工业大都市中的自然,必然带有现代化的气息,这是人造的、污染的、景观化的气息。所以,莱茵河不再是来自雪山的自然河流,而是带有都市味道的现代社会的河流,是带有工业化、废弃物、化工内容的河流。因此,“河里看不到一个游泳的人。那不是天气的关系,而是人们惧怕污染过的河水,认为在这条河里泡过会生皮肤癌”。无论中外,现代化的代价是相似的,那就是作为人们生命之源的自然被破坏、污染,而这种污染一定会以生态循环的方式返归人类身上。
  ……
展开
目录
导论 生态散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生态散文的发生发展历程
第一节 西方生态散文的发生发展
第二节 中国生态散文的发生发展
第三节 中西生态散文的影响交融

第二章 生态散文与精神生态
第一节 精神生态的生发和内涵
第二节 生态散文的精神生态表达
第三节 生态散文的精神生态意义

第三章 生态散文与身体美学
第一节 身体本体论生态美学
第二节 生态散文中的身体表达
第三节 生态散文的身体美学价值

第四章 生态散文与“生生美学”
第一节 生生本体论生态美学
第二节 生态散文的“生生”表达
第三节 无生命物的“生生”价值

第五章 生态散文与地方美学
第一节 地方与在地性
第二节 生态散文的地方塑造与美学价值

第六章 生态散文的现代化反思
第一节 现代与后现代:生态散文的反思
第二节 对科技至上的反思和批判
第三节 对气候异常的展现与反思

第七章 生态散文的城市化反思
第一节 城市扩张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散文的反思
第三节 城市生态散文的实践与展望

第八章 生态散文与生态语言
第一节 生态语言的形成与特征
第二节 生态语言的价值和影响

第九章 生态散文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影响
第一节 生态散文的“伦理-审美”范式
第二节 生态散文的生态美育实践
第三节 生态散文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