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墓史密码之神秘的西夏皇陵/皇陵探秘系列
0.00     定价 ¥ 49.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5104757
  • 作      者:
    作者:白玉京|责编:赵维宁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白玉京,原名王兆华,出生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新浪文学签约作者,新浪文学男频霸榜前三,现居苏州。热爱山河与草原,同时也热爱江南的潺潺水声。民族历史研究爱好者,古风类作品与悬疑类作品优质作者。全国“古龙杯”征文比赛银奖获得者。其作品《替生》入选第四届全国“海峡两岸征文比赛”优质IP作品奖,并在微信读书等多平台上线,曾被著名作家鱼人二代称赞为非常有才情的青年作者,其作品被评价非常具有IP开发价值。出版图书《荀彧——枭雄曹操背后的男人》《萧何——汉朝开国大管家》《范蠡——恣意江湖的人生赢家》。

展开
内容介绍
西夏皇陵是历代西夏帝王陵墓的所在处,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是中国目前遗迹保存最完整的陵墓群之一。它不光是中国“西夏文化遗址”,也是一处神秘的文化景观。现今陵墓虽已遭到了破坏,但好在骨架尚存,其规模的宏大,布局的严谨,令人惊叹。残存陵丘矗立在戈壁荒漠之中,领略之后依旧让人想见当年西夏的独特地理风貌与人文景观。本书从西夏皇陵入手,选取李元昊、李谅祚等九座西夏特色皇陵,从西夏皇陵的位置、外观着手,探究当时西夏帝王选址背后的故事,并通过陵墓现存的样子,反推历史,进而回顾皇帝生前的故事,为读者还原了一幅壮丽的西夏王朝图景。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离不开各民族的拥护和缔造,如果将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史比作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那么各民族的文化就是其中一朵朵绚烂的浪花。

洛阳家家学胡乐,万里羌人尽汉歌。

翻开历史的篇章,从春秋战国赵武灵王时期的胡服骑射,一直到后期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似乎每个历史阶段都少不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而中古的辽宋时期,不但是一个铁马金戈、风云变幻的年代,还是一个民族交融频繁的年代。

在这个阶段,原本活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人建立了雄霸一方、幅员万里的“辽”帝国,与南边由赵匡胤所建立的北宋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不过,在辽、宋两大政权势力对峙的同时,中国西北边一个名叫“夏”(西夏)的政权也孕育而生。

在现今很多人的脑海中,对“西夏”这个王朝的印象更多来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作品《天龙八部》。在该小说中,西夏是一个雄霸西北的政权,段誉、慕容复、虚竹等人都纷纷前往应选驸马。

而在小说《鬼吹灯》里,鹧鸪哨曾与了尘长老一同前往传说中西夏国的黑水城寻找雮尘珠,经历了一番惊险与刺激的故事。

然而,真实历史中的西夏虽没有小说里那般神奇迷幻,却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它的帝陵目前是否完好、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就像钓鱼时使用的鱼钩,牢牢地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心向往之,并想一探究竟。

但要探究神秘的西夏帝王陵墓,我们得先从西夏这个中古时期占据西北要地、雄霸一方的神秘王朝的历史以及其陵墓是如何被后人所发现的开始说起。

西夏(1038—1227)是由党项人(主要以古羌人的一支与鲜卑、吐蕃等部族融合而成的民族)李元昊效仿宋朝官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以党项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地方割据政权,历经十帝,共189年,疆域涵盖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北部、青海、甘肃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东靠黄河,西至玉门关,北接大漠,南临萧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总面积约为77万平方千米。

如果从唐朝末年(881)党项先祖拓跋思恭被唐王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夏国公”,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区)开始算起,西夏前后的历史共有346年,不仅比在北方的辽国存在时间长,也比西南边的两宋加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李元昊建国时,定国号为“大夏”(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地处北宋西北边,故而被北宋称作“西夏”。

西夏自开国以来就像一匹黑马,与辽、宋两国以及后来居上取代辽国的金国,长期形成了三足鼎立、分制天下的局面,雄霸西北近两个世纪,铸就了多姿多彩的灿烂文明。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小觑的王朝,千百年来留给后人的则更多是传说,在正史中仅有星星点点的足迹。

究其原因,则是西夏末年其与兴起于大漠的蒙古发生的几次规模浩大的战争,直接将这个曾经傲视于中国西北的帝国拖入了毁灭。

12世纪中后期,西夏天盛十四年(1162,南宋绍兴三十二年),生活在漠北草原上的蒙古乞颜部诞生了一位被西方人称作“上帝之鞭”的伟大人物——孛儿只斤·铁木真。

到了西夏天庆十三年(1206,南宋开禧二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后逐渐壮大,在被众蒙古部落推举成为“成吉思汗”的同时,也将征服的目光扫向了草原之外的地域。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西夏。

据史书记载,自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南宋开禧元年)三月开始,蒙古正式建国之前,铁木真就已经采取“先弱后强”的政策,对西夏发动了一次试探骚扰式的进攻,并一击得手。

此后蒙古便对西夏发动了多次进攻,每次都大肆掠夺人畜,烧毁城池,直至最后将其摧毁消灭,前后共耗费22年的时间。

蒙古攻打西夏的理由很简单,主要有四条:一是西夏一直“脚踏两条船”,在向蒙古俯首称臣的同时又与蒙古的敌对势力金国交好;二是西夏不按时向蒙古纳岁币交“保护费”;三是西夏不出兵跟随蒙古攻伐;四是西夏没有将皇子送到蒙古去做质子。

对,你没看错,“质子”这一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法则,到了辽、宋、金时期,依然是各个割据政权之间保持和平友好的基础原则。

面对新兴起而又强悍的蒙古骑兵,早已日落西山、国力衰退的西夏自然是无法抵抗的。

此时的西夏面临着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西夏内部封建统治者的腐朽,造成了西夏境内广大农牧民日渐高涨的不满情绪,致使国内经济实力由高向低逐渐下滑;另一方面,西夏自中期开始极力效仿宋朝,着力推行以儒治国的方针,从而忽略了对武将兵马的历练,使得原本彪悍勇武的党项人变得意志消沉,迷恋于浮华奢侈的生活。

西夏天庆十三年(1206),西夏国的镇夷郡王李安全与夏桓宗母罗氏合谋发动政变,李安全废桓宗自立,改元应天。

但李安全在位期间昏庸无能,破坏了与北边金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执意发兵侵金,使本来就国力衰退的西夏雪上加霜,加重了军费负担,使得国内民众对朝廷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

后期李安全又依附于兴起的蒙古,这一切都为日后西夏的灭亡埋下祸根。而蒙古也看出了西夏国力的衰退,从而将西夏作为自己的盘中餐,不断蚕食、侵略,直至其灭亡。

就在李安全坐上帝王宝座的第二年,也就是西夏应天二年(1207),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再次南下伐夏。

此时的成吉思汗为了孤立金国,选择先干掉与金国有联盟关系的西夏。

蒙古大军闪电般攻打了西夏的边境城池斡罗孩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后旗西境)。

蒙古骑兵一出现在城外,就遭到了西夏士兵们的顽强抵抗,最终失败撤退。

但这并没有结束。

西夏应天四年(1209),蒙古成功占领了高昌回鹘,这使得西夏在西面与蒙古之间失去了河西走廊这一重要的缓冲区域,北面完全被蒙古所包围,羊入虎口只是时间问题。

而蒙古第三次进攻西夏则就是从刚刚夺取的河西走廊开始的。

这一次蒙古骑兵显然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势如破竹,无人可挡,再一次攻打斡罗孩城,西夏大将李承祯战败,其将领高逸也被活捉。

而后,蒙古骑兵顺势而进,一路暴走,逼近克夷门(今称“三关口”,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郊西夏皇陵西南一带),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危在旦夕。

当时,西夏的大将嵬名令公主动请命带兵设伏蒙古骑兵,但仅仅维持了两个多月就被蒙古骑兵击败,西夏都城瞬间陷入蒙古骑兵的包围圈。

此刻的襄宗皇帝李安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最后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附蒙伐金”的条件以及奉上大量赔款,蒙古才勉强答应放过苟延残喘的西夏。

于是,西夏接下来长达十几年的噩梦也由此开始。

西夏“附蒙伐金”的错误政策,不仅将枪炮对准了先前的盟友金国,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来承担蒙古与本国在前线的全额军费,财政负担大幅度增加,劳民伤财的局面越发明显,加之统治阶层的黑暗与腐朽,进一步加深了政府与治下百姓之间的互相不信任,使得西夏国内从上至下人人离心离德,没有了凝聚力。

西夏皇建二年(1211),西夏再一次发生了政变,齐王李遵顼将昏庸好色的李安全赶下皇帝宝座,自立为帝,后世称“神宗皇帝”。

据史书记载,这位李遵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状元皇帝,可谓是妥妥的“高材生”,有着传奇般的一生,但这个神宗皇帝的执政能力并不怎么神。

自他当政之后,西夏继续实行着李安全时期的“附蒙伐金”政策,造成国内矛盾继续加深。

西夏光定七年(1217),成吉思汗发动了第四次攻伐西夏的战争,理由是西夏不出兵随蒙古出征作战。

神宗皇帝一听蒙古骑兵又来了,吓得立刻卷铺盖一口气逃到了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避难。

西夏光定十三年(1223),神宗皇帝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于是立刻退位让贤,将自己政变夺过来的皇帝宝座传给自己的儿子李德旺。

李德旺也就是献宗皇帝,与自己的父亲相比,还是稍微有点儿能力的。

由于之前经历了蒙古骑兵多次进攻,他深知蒙古绝不会轻易放过西夏,而西夏若再一次次地被蒙古欺压下去,迟早会走向亡国的道路。

经过几番衡量之后,献宗决定恢复西夏之前“联金抗蒙”的政策,与金国再度联手,准备将蒙古这颗“定时炸弹”彻底清除。

但这一绝密的消息不慎被蒙古得知。

当时蒙古率军的大将为孛鲁,便于西夏乾定二年(1224),点齐兵马进攻西夏,并成功拿下了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

西夏士兵一见成群结队、气势汹汹的蒙古骑兵似一团乌云般而来,顿时吓得三魂悠悠、七魄袅袅,纷纷丢盔弃甲,仓皇而逃。

西夏乾定四年(1226),蒙古大军已经一路挺进,侵入了西夏的沙洲(今甘肃省敦煌市)。

令成吉思汗决意要再征西夏的原因依旧是西夏违反了蒙古与西夏之间的条约。

这一回,铁木真决心要彻底灭了西夏。

他亲率一支部队首先拿下了西夏与蒙古交界的黑水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紧接着又击败了西夏大将阿沙敢不,一路势如破竹来到了浑垂山。而另一路蒙古骑兵则由铁木真麾下大将阿答赤带领,依次拿下了西夏境内的甘州、沙州和肃州等地。

看着如此凶猛的蒙古骑兵一天天在逼近,献宗皇帝整天茶不思、饭不想,最终忧郁成疾而死。

最后一位登基的西夏皇帝是南平王李,年号“宝义”。

李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使臣去金国谈合作,修复破碎的两国关系,希望能一起联合抵抗蒙古。

而就在这个时候,蒙古那边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英勇无比、如天神一般的成吉思汗在一次外出狩猎的途中突然坠马受了重伤,从此卧床不起,直到1227年七月死于六盘山的行宫内,享年66岁。

正史《元史》记载:“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而当时整个蒙古大军,包括成吉思汗本人的行宫在内,都处在前往西夏征伐的路途中。

这看似上苍给西夏的一线生机,实则却敲响了西夏亡国前的催命丧钟。

就在成吉思汗死后没多久,蒙古的铁骑就冲破了西夏军的最后一道防线,西夏末帝李被迫只能出城投降。

成吉思汗的嫡四子拖雷,依照成吉思汗生前的嘱托,将出城投降的西夏末帝李处死,其尸首安于何处不详。随后,蒙古大军的铁蹄踏入西夏都城中兴府,开始了残酷的屠城。

中兴府城内大多数建筑都毁于蒙古的铁蹄与大火之中,城中的百姓四散奔逃,人间炼狱般的场景活生生地上演着。

当然,被毁灭的除了西夏这个政权和它的建筑外,还有承载西夏各阶段历史的帝王陵墓。

这些记录了西夏党项人从建国走向辉煌的如同历史档案般的西夏皇陵,也跟随着西夏皇族们的尸体一起被蒙古铁骑无情地踏碎,掩埋在了贺兰山脚下那片千里的金沙之下,静静地等待着后世有缘人来发掘,并与其王朝的历史记忆一同再次被带回人们的视野中。


展开
目录

前言............001


序章:铁蹄下的毁灭............001


第一章 千年的等待............011


一、隐秘的石碑............013

二、寻找黑水城............019

三、意外收获............024

四、贺兰山脚下埋藏的秘密............028

五、东方金字塔............033


第二章 辉煌的开始............041


一、三大陵墓............044


二、从奠基到建国............050

三、探秘3号陵............085


第三章 锐意图治............095


一、年少有为............096

二、沉睡千年的中古文明............146


第四章 帝国的黄昏............153


一、从衰落到灭亡............155

二、发掘之谜............185

三、父子合葬一墓............191


第五章 玉殒香消空留恨............201


一、一座西夏太后陵,为何出现一男三女遗骸?............203

二、埋葬在灵光寺附近的西夏皇后............210

三、佛塔女尸之谜............213



第六章 历经风雨而不倒的“守陵者”............221


一、风雨同舟............222

二、西夏皇陵的三个秘密............228


第七章 在异国他乡的国宝............233


第八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239


一、黑水城的传说............241

二、西夏灭亡之后,党项人的后代都去了哪里?............244

三、党项人与西北文化............249


参考书目............256

后 记............25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