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其成长
儿童心理需求
养育一个孩子需举全村之力。
——中世纪谚语
现如今,孩子成长的世界与半个世纪前相比已有了很大不同,至少在欧美国家是如此。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物质关怀(吃、穿)、更多医疗护理,从小就习惯坐汽车出行,和父母出国旅游,爷爷奶奶们往往年纪也不大(还在上班、还能出门旅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拥有许多玩具,使用PS游戏机、电脑和手机等高精尖产品获取信息、休闲娱乐、隔空交流。现在的孩子们,一举一动都会让人觉得,他们的成长速度和情感需求都与从前的孩子有着本质区别,他们摆弄的那些科技产品——PS游戏机、智能手机——让生活变得丰富和有趣得多。
如果说同过去相比,孩子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受到的外界刺激已有所不同,从而造就了新的兴趣爱好,可是在根本需求上,如今的孩子却和过去没有什么两样。人们尤其应该注意,不要觉得现在的孩子身心更加成熟,事实并非如此。第三个千年中的孩子们依然需要温情、交谈、奉献与自由玩耍。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艾尔金德在他的《速成儿童》一书里写道:“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很了不起,面对生活的各种变化,总能应对自如;从小就懂得察言观色,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善于处理源源不断的信息,小小年纪就能够做出取舍。孩子的这些能力愈发使人相信,家庭中不能只是父母一言堂。然而,不论是‘儿童一无所知’的现代观,还是‘儿童无所不知’的后现代观,其实都歪曲了真实情况。‘现代’的孩子不像大人想的那么单纯,而‘后现代’的孩子也不像父母和社会期望的那样精明。不过,‘一无所知’这种低估对孩子往往是有利的。这种情况都是对家长要求得更多,他们应当给孩子提供保护和安全,而不是要求孩子适应成人的需要。”
认可孩子的能力与天赋、促进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并提高其自主能力固然重要,但也不要把“知道”与“理解”、“聪明”与“成熟”混为一谈。人可以知道一些事,但却不理解个中真意;人可以很聪明——就像孩子可以在短短几年中学会大量的事情——但却不成熟。使人成熟的,绝不仅仅是智慧,更有经历、反思,往往还伴有失败与痛苦。即使在多媒体与通信技术时代,孩子的健康成长依然离不开一些基本需求。这些需求如果得不到恰当回应,就会演变成一些不当行为,这些行为意味着一种缺失、一种困境。比如,5~6岁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关爱,那么他a
a 本书在非特指的叙述性语言中,以“他”来指代所有性别。为了寻求安慰,也许会暴食、吃手(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可以不这样做了),或是一刻不停地缠着妈妈。一个愤怒的孩子可能会去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或者通过咬指甲、轻微自残等行为把这种不满发泄在自己身上。长期处于惊恐中的孩子,出于自我保护而不敢表达情绪,唯唯诺诺,以至于看上去十分木讷,甚至呆滞。心理遭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则完全无法保护自己,任由其他孩子欺凌。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最应关注满足其各种需求的人,此外还有一些成人的影响也至关重要。老师、爷爷奶奶、保姆、舞蹈老师、足球教练,等等,这些人都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与支撑作用:他们是父母之外的“其他”大人,帮助孩子成长,是孩子依靠与亲近的人。这本小书也是写给他们的,为的是使长辈与晚辈间的交流更加轻松与自然。下文列举了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本书的第二部分则深入剖析了儿童在成长、亲子关系、与同龄人相处以及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其中的典型问题一探究竟。
无条件的爱
“我愿意陪着你”,孩子希望经常接收到这一讯息,而且最好是要付诸实际行动而不只是嘴上说的。越小的孩子,越希望自己能够被完全接受、理解、支持和引导。
明白自己无论乖不乖、学习成绩好与坏,总会有人惦念、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这是孩童时期的一种重要感受,能够让孩子建立安全感。小孩子有时候会意识到自己的脆弱;但是,想到妈妈或者自己依赖的人想着他时,就会觉得自己安全、强大、天下无敌。爱能克服恐惧。孩子如果知道自己有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就能在经历创伤后更快地走出来。当然,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可能会出现矛盾情感:一个人可能会对最亲近的人发火,但最后还是会与其重归于好。
亲子间的紧密联系恰恰是在孩子出生后的3年里建立的,在这一阶段,孩子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关爱、呵护与支持。随着一点点长大,他需要感受到来自亲近之人的关心、帮助与信赖,需要他们承认自己在这世上的一席之地,需要感受到自己是集体、家庭、群组的一分子,这种归属感会带来乐观情绪,带来主动做事和参与行动的愿望。
所有这些并不意味着孩子淘气时家长应听之任之:与自己信赖的成人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随着逐渐成长,将能够容忍成长中必经的矛盾和“为了他们好”而受到的批评或责骂。合乎年龄与个性特征的规则会给予婴幼儿安全感:如果知道自己的父母能说了算、陪伴自己并且尽职尽责、在不同场合里举止得当、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孩子会非常高兴。
尊重孩子的个性
一味地责骂孩子笨、傻、犟,孩子犯了错就冷嘲热讽,当众揭短,对孩子态度冷淡、漠不关心,这些做法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这样的家长,孩子会惧怕并且躲避,在家长以及其他大人面前会表现得不自在。
尊重意味着许多事情。比如,悲伤、嫉妒、愤怒、恐惧这些情感,要认识到它们是孩子的真情流露,而不能简单粗暴地予以否定或嘲讽,这是尊重;再比如,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成长,而非使他过早背上责任、负罪感或者太多嘱托而变得心事重重,这是尊重;对孩子的成长表示出信任,而不是以成人的标准横加干涉,这是尊重;认真倾听并真诚回应孩子的话,这是尊重;不拿孩子的短处与其兄弟姐妹或同伴的长处比,不给孩子贴上类似“矮个儿”“胖子”“笨蛋”等标签,这也是尊重。
有些难听的话,大人也许出于习惯或者不经意间随口一说,他们觉得无关痛痒,可孩子却是头一回听到,而且会认为大人的话很重要,那么这些话可能会被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孩子正处在探索自我身份的阶段,会把一些和他有关的定义类的话套在自己身上,这会导致孩子无法完整地认识自我、迷茫,不仅在大人面前,而且在其他孩子面前都感到自卑。
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不能总是敷衍了事、闪烁其词,这样才能营造信任的氛围。有时,面对一些令人尴尬或者恼火的问题,大人会采取各种方式回避:假装没听见、转移话题、偷换概念,或者是利用孩子的话玩文字游戏——毕竟,这些小听众还无法像大人那样熟练驾驭语言。如此一来,孩子与家长间的交流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家长过于频繁地使用这些言语伎俩,孩子可能会有如下几种表现:耍脾气,变得任性乖张;顺从,逐渐变得不爱说话,有时会一声不吭;效仿,随着逐渐长大,采取和大人一样的沟通策略。与此相应的是,孩子能迅速察觉出大人是否关心自己,对自己是真诚还是欺骗。孩子能从一组信号中明白这一点:大人怎样来到自己身边,看自己的眼神,说话时的语气、态度、笑容,当然还有言行是否一致。
对孩子来说,家长和蔼可亲、不数落自己(孩子心里知道自己是“小孩”,知道自己不具备大人的能力)、时不时关心一下自己做的事情,是很令人开心的。
目录
第一部分 助其成长 / 1
儿童心理需求 / 2
不同发展阶段 / 15
第二部分 解决问题 / 31
收养 /32
假想伙伴 / 37
爱 /40
对孩子的恨 / 42
依恋 / 45
保姆 / 52
咬指甲的孩子 / 54
多动的孩子 / 57
欺凌行为 / 59
任性 使坏 恶作剧 /63
同龄人 / 65
家庭作业 / 67
交流 / 70
专心 / 74
分享 / 77
儿童消费主义 / 80
虐待动物 / 82
抑郁 / 85
绘画 / 88
阅读障碍 / 92
离婚 / 97
复发性腹痛 / 104
问题与回答 / 106
毒品 / 110
家庭教育 / 113
假性自我 / 118
童话故事与阅读 / 120
自信 / 124
儿歌 / 130
恐惧症 / 132
兄弟姐妹 / 135
双胞胎 / 140
玩积木 / 152
游戏与娱乐 / 156
暴力形象 / 161
食欲不振 / 164
童年里的恋爱 / 168
情商 / 171
社交智能 / 174
儿童的直觉 / 176
外语 / 178
父母间的争吵 / 180
儿童间的争吵 / 183
疾病 / 186
虐待 / 190
工作 / 193
无聊 / 197
新生儿的嗅觉 / 201
如何谈论内脏器官 / 203
脏话 / 206
继父 / 208
恐惧 / 210
恋童者 / 218
童年思维(发展) / 220
尿床 / 222
羞耻心 / 225
一起开怀大笑 / 227
成长的节奏 / 229
6岁 / 232
谈谈儿童的性 / 236
独自在家 / 239
睡觉 / 243
敏感 / 246
电视 / 251
性情 / 254
孩子的幽默感 / 258
假期 / 260
溺爱孩子 /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