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7690502
  • 作      者:
    作者:张岩|责编:张萍
  • 出 版 社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孩子有个好性格,比什么都重要。拥有健康、良好性格的孩子,能够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他的人生也会是成功、快乐和幸福的。

性格决定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好性格让孩子受用终生。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塑造的,家长应该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性格。本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父母更好地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孩子剖析自己的性格,从而找出并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优化、打造性格,使之成为成功的资本。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无论是刚毅还是柔弱,无论是叛逆还是顺从,每个孩子孩都可以从本书里找到自己掌握命运的钥匙。


展开
精彩书摘

健康性格,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作为,是否成功,是否幸福,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往往是性格,而不是智力。

美国某心理学家及其助手所做的一项长期追踪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从25 万儿童中选出1500 名智力较好的儿童,对他们进行跟踪调查,30 年后这些孩子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而有的则穷困潦倒、乞讨街头。

在“性格决定一生”“性格造就成败”等观念盛行的今天,父母们都很关注这样的问题:孩子的性格是在哪个年龄阶段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孩子性格“很好”,而有的孩子性格却“很坏”?这些性格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关于人自身的问题也是心理学家们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性格,就是心理学概念中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所表现出的较稳定的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前五个阶段是孩子逐步成长的阶段,对父母培养孩子健康的性格会有一定的帮助。

1. 第一阶段:婴儿期(0 ~ 1 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为柔弱,非常需要成人的照顾,对成人依赖最大。如果父母能够爱抚婴儿,并且有规律地照料婴儿,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婴儿就能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并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得到安全感;相反,如果婴儿的基本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不能一贯、规律的满足,他们就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并从生理需要混乱的满足中产生最初的不安全感。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孩子就会形成“希望”的品质,长大后性格多倾向于乐观、信任、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反之,孩子就会形成惧怕感,长大后性格往往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等消极的人格特征。

这一阶段婴儿所产生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也是以后各个阶段人格顺利发展的起点。所以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应适当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不宜过分满足和过分剥夺;同时,在满足程度和方式上要尽可能保持一致性、一贯性,不能随意转变,即使变化也要渐进地、有规律地进行,以便婴儿能够适应。

2. 第二阶段:幼儿期(1 ~ 3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学会了走动、推拉、说话等活动,也学会了把握和放开,尤其是自身身体的控制和大小便排泄,从而使儿童介入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危机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限制适当,给予孩子一定自由,孩子就会建立起自主性和自我控制的意识;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限制、批评甚至惩罚过多,孩子就会感到羞怯,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疑虑。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了积极的解决,孩子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克制、自律等;反之,孩子就会形成羞怯感,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随意、敷衍等消极的特征。太过纵容,孩子成年易形成肮脏、浪费、无秩序等生活习惯;限制太严,孩子则易形成清洁、吝啬、忍耐等强迫性特点。

儿童自主性和自控性的形成,使其性格中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能力、适应社会化要求的能力增强,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个人理想之间关系的态度及处理产生重要影响,对个体的社会化及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好了准备。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必须理智而耐心,适度控制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自由,并施以科学的训练,及时矫正不良行为。

3. 第三阶段:学前期(4 ~ 6 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身体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口语表达能力增强。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尤其是表象性思维发展得最快,想象力极为生动丰富,孩子已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开始了对未来事情的规划。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富于幻想,喜欢童话故事、拟人化的游戏及活动,并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解释周围的世界。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孩子的主动行为和想象力,孩子就会获得积极的自主性,使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果父母经常限制孩子的主动行为,讥笑孩子不切实际的幻想,孩子就会丧失主动性,变得无所适从,并且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和内疚。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孩子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自动自发、计划性、目的性、果断等积极的人格特质;反之,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则倾向于不思进取、无计划性、优柔寡断等消极的人格特质。

艾里克森认为,一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因此,父母要鼓励和肯定孩子主动性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

游戏是适合此时期儿童性格发展的最好形式,应该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

通过各种游戏,不但孩子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发展,而且其认知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也能有效增强;同时,游戏还能帮助孩子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应积极组织并引导孩子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另外,这一阶段也是孩子产生恋母(恋父)情结的特殊时期。因此父母一定要正确对待亲子关系,母亲要有意削弱自己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父母要注意自己性别角色的正确扮演,给孩子树立榜样,同时要鼓励和引导孩子与异性同伴交往,建立完整的性别概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性格对了,孩子一辈子就对了

好性格,孩子受益一生的正能量

自信,孩子成功的“第一资本”

勇敢坚决,助孩子叩响成功的大门

积极乐观的孩子人见人爱

宽容豁达,让孩子的舞台更宽广

天真活泼的孩子惹人爱

礼貌待人是孩子的通行证

顽强和执着是搏击风雨的盾牌

第二章

好性格父母造:做孩子的性格塑造师

健康性格,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给孩子高质量的爱,好性格是教出来的

好性格父母造,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成长中的孩子也有九型人格吗

确定孩子性格,发现性格优势

性格各有优势,家长不必强求

按天性生长,更容易长成大树

第三章

教出自信乐观,让孩子遇见最棒的自己

让快乐陪伴孩子左右

接受鼓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

不要挖掘温柔的“陷阱”

自卑和自信仅一步之遥

努力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自信多一分,成功多十分

心是乐观的,世界就是美好的

保持乐观,人生会变得更顺利

正面管教,养出小小“乐天派”

第四章

善良和爱是好性格的根,成长道路上的灯

父母是孩子爱心的直接播种者

善良的心,就是黄金

善良是源于内心的一股山泉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让自己有一颗仁爱心

感恩使人间充满真情

给孩子一颗包容的心

第五章

藏起一半爱,独立自主的孩子路更长

“甩手”父母教会孩子独立自强

给孩子更多的信任与理解

勇于表达,就成功了一半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更独立

把孩子当强者看,他就是强者

切忌“一帮到底”,孩子的路让他自己走

社交不是“独角戏”,教孩子做个“社交达人”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第六章

成长是一种责任,敢担当的孩子才有未来

勇于承担是“长大”的标志

责任心成就孩子的一生

对小事负责才能担当大任

责任胜于能力,让孩子扛起责任的大旗

责任感教育:别让孩子赢得了输不起

帮孩子丢掉依赖,请适当“袖手旁观”

学会道歉,别做责任感的逃兵

第七章

爱不能全是甜的:让孩子在挫折中学会坚强

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力量

挫折是大自然的计划

学会把挫折燃烧成动力

挫折是强者的起点

坚韧是一种精神

坚定信念,坚忍不拔

认定了就风雨兼程

学会从失去中获得,不要放弃人生的希望

第八章

霸道孩子没人爱,学会分享才能快乐成长

独占不意味着拥有,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

孩子不善解人意怎么办

点燃孩子乐于助人的热情

帮孩子拔除嫉妒的毒瘤

让孩子明白1 + 1 > 2 的道理

学会自己经营“朋友圈”

以友爱的精神对待所有事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