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始,我们就开始思考“乡村社会传播结构变迁与重构”这个问题,这其实是对我们此前关于“乡村传播”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我们通过认真的论证和设计,非常幸运地通过了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这更加鼓舞了我们对此领域进行深入探究的信心和决心。
从传播学的角度关注中国乡村问题,把传播纳入社会结构进行动态研究,考察社会结构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总结和构建相应的传播结构,有利于传播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在把握传播“形式”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把“内容”用非常有效的“形式”向乡村输入,使传播力量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最终达到整合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这是我们的研究预设。
实际研究的过程并非如我们预期设想得那么顺利,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我们决定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乡村传播中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及新媒介传播进行考察和审思,重点解读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讨论不同乡村传播类型的历史与变迁,着力探究乡村传播与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对本研究涉及的关键概念,如“乡村社会”“社会结构”“传播结构”等进行界定,对传播具有的传递、仪式、交换、权力和管理五大功能做了简要分析后,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石,借用舒尔茨的“社会世界”分类模型,将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结构的历史变迁分为“前人世界”“周遭世界”“共同世界”“后人世界”四个阶段,使社会结构与传播结构的关系建构具备理论依据,有助于我们说明社会结构与传播结构存在互嵌与协同的基本关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