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社会身份的本质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694546
  • 作      者:
    作者:陈曦|责编:陶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身份构建的逻辑起点是自我何以成立。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着对于人类存在方式的定义,网络社会身份成为数字化生活的基础,并产生于网络环境中个体对于自身与他人关系的定位。作为对在复杂系统中所产生复杂现象进行系统性阐述的尝试,本书围绕概念、环境、现象,以及关系,试图呈现对于网络社会身份的基本理解、相关研究、立论基础、现实问题,以及治理措施。本书内容的安排具有三大特色。一是从概念的定义扩展出概念间的关联秩序,梳理概念之间的关联,以及理论之间的递进关系。二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份观,回归文化本源,探讨特定网络行为现象的文化成因。三是沿着核心议题背后的理论脉络,提出若干新的解释框架。 本书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从业者,以及对网络社会身份话题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网络身份的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身份
  身份是一种社会属性,是个体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相联系的部分。个体对于身份的感知蕴含于社会认同产生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处于每一特定社会场景都会产生相应的身份。身份产生的过程来源于个体对于外界的反应,按照其社会角色类别,或者人群分类的特定方式对自己进行分类、命名,并表现出与该身份相符合的个体行为特征。个体通过对自我社会角色的分类,产生对于该类别身份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个适用于特定场景的身份(Stets and Burke,2000)。身份具有内在和外在双重属性,由内在的自我认知及社会群体认同组成,并且这两重属性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身份具有标识性,可用于识别社会系统中独一无二的个体。对身份进行认证就是鉴别个体唯一性社会属性,并对相应社会权利进行匹配的过程。身份识别和认证的方式很多,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远古时期都有典型的身份认证方法。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通过图案、气味等识别彼此,人类自古亦有以物为信、特殊印记、口令暗语,甚至滴血认亲。进入现代社会,*为常见的身份认证过程是出示身份证,公共安全部门依据居民身份管理系统,为社会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保障。在网络空间中,身份认证由一系列信息技术实现。典型的有四种:一是基于共享密钥的身份验证,如账号密码;二是基于生物学特征的身份验证,如人脸识别、指纹等;三是基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身份验证,如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层)、数字签名等;四是基于分布式可信账户的身份验证,如区块链。
  身份还反映着社会资本,反映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中国人常用“有身份的人”来形容那些掌握社会资源,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人。在传统中国的社会系统中,身份还起到了区分社会群体、维系社会伦理关系稳定的作用。可以说,身份是人类社会体制中*基本的结构组成(郭玉锦,2002)。社会身份通常有五层含义,一是身份本身的社会属性内涵,表示社会群体中对于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身份包含着这些称谓在社会系统中的功能;二是身份所包含的社会行为特征,身份的彰显与使用往往通过与之相应的行为规则来实现;三是对于身份的感知与认同,包括身份持有者自身的信念与认同,也包括来自他人的观点与认可,因文化、地位、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身份的感知与认同在个体或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四是与社会系统中其他人的关系结构,特定的身份包含着与他人关系的协调,社会交往过程中身份识别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定位的过程,身份起到了定义并调节社会伦理关系的作用;五是对于身份的态度与评价。
  1.2 身份感知
  1.2.1 涌现意识
  “涌现”一词由英国哲学心理学家刘易斯所创造,他认为涌现来自系统中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可度量,难以预见,通常指一个系统中微观个体间预设的简单行为交互、汇聚而成某种复杂性宏观规律的现象。由于众多分散元素之间互动而产生了崭新而连续的结构、图案及属性,涌现结构的形成来自元素间的自发性互动。可见,涌现是一个自下而上生成规律的过程。
  意识是人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个体对于身份的感知与确认是一个意识涌现的过程。复杂系统中规律的生成具有“涌现”现象的特征。约翰?霍兰(John Holland)在其著作《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从小而简单的事物中会发展出复杂的事物,即涌现现象的体现。涌现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均广泛存在。蚁群、神经网络系统、免疫系统、互联网,乃至全球经济系统等都产生于涌现现象。
  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1994)提出了科尔曼船,描述了涌现秩序的生成过程。如图1-1所示,涌现秩序经由四种作用力产生:一是宏观环境对于微观个体行为的作用,宏观环境为个体行动提供了相应的生成或约束条件。二是微观个体响应对于微观个体行为的影响,基于对环境条件的响应,微观个体间的行为产生相互影响。三是微观个体行为的加总在宏观总体层面呈现出某种规律。四是从宏观环境中观察到宏观层面涌现出的状态。  
  图1-1 科尔曼船与涌现秩序的产生
  概念产生的过程符合涌现规律。概念的意义由人类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相关经验决定,来自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对于一类事物所具有属性的总体认知。特定的概念具有为人类集体所共享的意义,也包含每个个体意识所特有的理解和认知逻辑。身份也是一种概念,其形成符合科尔曼船所描述的涌现秩序生成过程。特定社会环境为个体行为提供了支撑,并定义了相应规范,个体在各种反复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中交互作用,从而逐步产生出因社交场景差异而形成的对于自身及他人行为规则的一致性信念。共识是产生社会秩序的基础。社会系统中对于身份的共识,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身份所包含的社会行为规则,映射到社会系统的宏观层面,就产生了普遍意义上的某种身份的概念。
  自我认知的产生是一个意识涌现的过程。意识通常被理解为认知主体对于外界环境的感知,在大脑心智中形成的映射与感受。意识的产生具备复杂性,人类的神经系统兼具本能、情感、理性三个功能区。涌现到大脑皮质的感知能够被意识到,成为对个体而言显性的意识。大部分的感知存在于更早出现的人脑结构、哺乳动物脑和爬行动物脑中 ,即心理学意义上的潜意识或无意识中。人类的高阶意识是人脑中特定系统的激活,然而这些活动时刻受到更原始的其他脑区中无意识过程的影响。神经处理回路系统层层叠加、相互交错,贯穿生命中所有进程,而其中我们通过内省能够感知到的只有冰山一角(Braun and Lovejoy,2018)。
  Braun和Lovejoy(2018)提出了对任何生物都适用的“行动公理”,其中必要的元素包含了where(在哪里做),what to act on(对什么做),when(什么时候做),why(为什么做),以及how(怎么做),如图1-2所示。  
  图1-2 爬行类动物/人类婴儿与成年人对于行动基本的五个维度的处理机制
  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神经系统对于这五个行动要素的控制是隐性的、本能的。人类的神经系统中也具有对这些行动要素的隐性的控制机制,然而,人类从儿童时期便开始逐步发育出另一种神经控制网络,能支持显性意识对于行为的控制,这种机制在物种演化过程中出现更晚。用显性的理性意识去控制行为的核心要素,是人类所特有的智能发展过程。
  人的意识涌现于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交互过程。意识与生命是相互交织、共生演进的,生物体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不同的情境,通过控制自身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互,来实现演化历程中的选择与演绎,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不断对自身的生存困境进行改善。在这个意义上,生命与意识具有同一性,生命等同于意识(Braun and Lovejoy,2018)。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内在状态以及外在世界关系的感知与反应,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经历过的行为和经验存在于大脑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往往通过容貌、声音、体型、地址等外在符号来识别彼此;而在意识过程中,人通过“我一直存在”的持续感,构成独特的精神上的自我;精神上的自我由人一生中所经历的体验和记忆构成;而人经由脑海中自我的对话与反思 ,才能感知到自我意识的存在,正如笛卡儿所言“我思故我在”。自我意识既独立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又产生于个体成长历程中与外界的信息交互。脑科学的研究发现,自我意识的唤醒反映在人脑中的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区域,如图1-3所示,这个区域与感知他人情绪、同情心等社会性情绪的产生有着密切联系。自我意识植根于对他人的共情和同理,这让我想到佛学思想中所强调的无我,认为“我非实我,我乃众缘互摄之果”。
  图1-3 扣带回皮质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主要皮质成分
  1.2.2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一种内在观点与外部环境交互匹配的感知过程,按照范围和层次可以区分为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及社会身份认同。自我身份认同产生于自我分类,通过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并且可以按照与其他社会类别相关的特定方式对自己进行分类并命名(Turner et al.,1987)。群体身份认同产生于自身对于归属某个群体的确认,具有某种群体身份意味着行为人属于特定群体中的一员,与该群体中的其他人具有一致的言行特征和观点立场。当个体确立了自己属于某一群体的身份时,内心会逐渐产生相应的认同(Hogg and Hardie,1992)。具有某种社会身份,意味着接纳自身和他人对于自己属于某一群体的特定命名,明确自身对应于该群体的文化、规则,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且总是站在该群体的立场看待问题。社会身份认同产生于个人行为遵守并符合所承载社会的角色期待,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总是以角色的方式调控自身的言行,承载相应的社会职能,从而获得社会身份认同。社会群体会依据个体对于特定角色的履行情况,对其进行道德评价。
  对于特定角色,通过个人印象管理以及协调社会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从而实现对社会群体中其他人对该角色期望的满足。群体内部的身份认同来源于找到彼此之间的相似之处。人们通过身份认同来与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建立连接。对于身份角色运行机制的全面了解,必须兼具群体/组织,以及角色/机制的形式。角色身份*初只是存在于群体/组织中,意义和期望与这些角色相关联,反映出这些角色的功能以及角色之间的联系。这些角色在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身份角色所包含的意义和期望逐步扩散到群体外部,由群体内部的身份扩展成为社会身份,进而产生相对稳定的感知、情感,以及行为模式。
  身份角色蕴含着与之相关联的社会联系、社会功能,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我认知和他人期待。当对于某群体身份认同产生的时候,人们会试图增强自身与该群体的关联性,而这恰恰也是维系并产生自尊的过程(Turner et al.,1987)。获得自尊的动机*初被视为在群体内产生偏袒与民族中心主义,并敌视群体外部成员的基础。一些其他的行为动机可以作为自尊动机的替代,包括群体自尊动机、自我了解动机、自我一致性动机、自我效能动机、规避不确定性动机及自我规制动机(Stets and Burke,2000)。这些动机都可以在身份认同激活的时候产生作用。
  身份认同还与自尊感、凸显性及投入度有关。一方面,当个体的角色职能获得正面评价时,其自尊会得到增强;获得自我效能感的动机进一步让人们表现良好,良好的表现也会让人们获得对于自身环境的掌控感,由此形成正向的反馈循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网络身份的基本概念 1
1.1 什么是身份 1
1.2 身份感知 2
1.3 网络身份的基本构成 9
1.4 网络身份的意义 17
附录一:信息丰富度与有限理性决策 22
附录二:网上的朋友知道你是谁 25
第2章 网络社会环境的变迁 30
2.1 网络社会的基本属性 30
2.2 网络社会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重构 33
2.3 网络社会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的转型 38
2.4 网络社会表达环境的变迁 41
附录:社会系统中的小世界网络 43
第3章 理论与模型 49
3.1 身份认同理论 49
3.2 去个体化效应 54
3.3 双重自我意识模型 59
3.4 超级自我理论 61
3.5 自我决定理论 62
3.6 舆论演化模型 64
附录:外部性、产权与“公共地悲剧” 70
第4章 网络身份的匿名性 72
4.1 网络匿名的概念与分类 72
4.2 网络匿名的功能与效用 74
4.3 网络匿名的态度及寻求手段 76
4.4 网络匿名的测量 82
附录:智慧生活的个体让渡 84
第5章 网络实名制的范围与措施 86
5.1 网络实名制的本质 86
5.2 我国网络实名制的发展 88
5.3 我国网络实名制的演进历程 90
5.4 网络社会信息成本与网络实名制的演进 91
5.5 网络实名制的发展与未来 95
5.6 网络实名制下匿名价值的保护 97
附录一:制度的本质 98
附录二:人类合作秩序的起源与演化 99
第6章 网络身份与网络行为 106
6.1 自我表露行为 106
6.2 信息分享行为 113
6.3 网络消费行为 116
6.4 道德监督行为 120
6.5 身份可识别性影响行为的解释框架 125
附录:用数字足迹做信用评价 127
第7章 网络身份与自由表达权 131
7.1 网络身份认证体系的构成 131
7.2 网络实名制与自由表达权 132
7.3 网络言论自由表达的范围界定与保护 134
附录一:东北小哥的真心话 139
附录二:东北小哥的真心话案例分析 143
第8章 网络社会治理的机制构建 150
8.1 网络言论信息的治理机制 150
8.2 网络组织协同治理的基本要素 157
8.3 构建智能化网络社会治理的信息机制 159
8.4 基于智能系统的匿名性感知保护机制 162
附录:网络信息治理的平等与效率 164
第9章 网络身份构建的文化场域 166
9.1 互联网涌现秩序的基本逻辑 166
9.2 网络身份匿与实的关系映射 168
9.3 《增广贤文》中的身份观 170
9.4 从春秋笔法到网络表达 178
附录:一首描述社会网络的诗 181
参考文献 185
后记:网络社会身份的本质是什么? 2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