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战场,优胜劣汰乃常事,如何让自己永远处于“高地”,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努力变得比其他人更卓越。通过阅读本书,员工可以对职场必备能力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着重在这些能力上下功夫,这样可以使员工有效发挥实力,找准发展方向,从而加速实现职场蝶变。
第一章 让本领成为“永动机”
1. 不吃老本,为自己时时充电
俗话说: “活到老学到老。” 话老道理真。 不断学习、 勇于创新、 敢为人先是许多企业的信条。 学习很重要, 古今中外, 人所共知, 尤其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 稍不留神, 原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就可能过时。 但是在许多企业, 总有一些人把有限的知识储备当成一座 “富矿”。 他们认为自己拥有永远挖不尽的宝库, 随时挖一挖, 就能找到财富, 却不知自己的老本领早已过时, 新本领尚未掌握, 工作中遇到难题, 常常是老办法不管用、 新办法想不出, 在激烈的竞争中, 只能错失先机、 坐困愁城、 坐以待毙。
有位研究生应聘到笔者所在的一个二级分行。 按照这个银行的规定, 所有新入职的员工都需要根据银行里配发的教材, 进行统一的“应知应会” 考试, 然后才可以上岗。 在大家认真准备考试的时候,这位研究生很是不屑, 扬言说: “急什么, 何必呢, 我久经沙场, 这类考试见多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盲目自信, 而没有充分准备。结果, 参加考试的人绝大多数都取得了好成绩, 而这个人成为极少数补考者, 很是没面子。 多亏那时研究生非常少 (那批招聘的人中只有两名), 否则, 他的饭碗就没了。 后来, 行里考虑到他毕竟拥有高学历, 工作也算过得去, 就让他做了个人金融部门的副主任, 可他还是老习惯, 没有学习新知识的心思。 后来, 他在工作中得过且过, 所分管的工作出了许多重大纰漏, 因而被免职。 长此以往, 他仍以吃老本的态度对待工作, 直到现在, 与他一起入职的人绝大多数都走上了领导岗位, 只有他是十级员工。
笔者在银行工作期间, 发现吃老本的同事不在少数。 比如, 有些人传统财务表格用得非常熟练, 对电子财务表格却束手无策。 还有一些人自认为是鉴定伪钞的专家, 钞票一上手, 就知真假, 而事实上, 造假技术层出不穷, 只有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库, 才能将伪钞挡在银行大门之外。
古人曾说: “立身百行, 以学为基。 古之学者, 一忍自持。” 意思是说, 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 都要学好基础。 古代的学者强迫自己忍受艰苦, 不放任自流。 时时学习, 不仅遵古训, 而且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 永不落伍。 《神童诗》 中言: “学乃身之宝, 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 必用读书人。” 其意也是劝人学习。 艺多不压身, 难道还有嫌弃学识渊博的道理吗?
相声演员常说自己的肚子是杂货铺, 台上表演、 台下写剧本需要两个技能: 一是知识, 二是基本功。 知识是载体, 是相声演员的杂货铺。 知识渊博者, 杂货铺可以是量贩超市; 知识匮乏者, 杂货铺顶多是茅草摊。 没有知识作为载体, 光靠嘴是无法支撑整场演出的, 观众不买账, 自然也就没有收入。 时代发展如此迅速, 如果不时时学习, 很快便可能被淘汰。
某银行有一个 “80 后” 小赵, 他用了三年时间, 就完成了人生逆袭, 在他身上,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小赵刚来银行的时候, 也是从基础销售开始做起, 比如, 做电话营销、 上门服务、 统计报表等琐碎的工作。 起初, 他一度有辞职的想法。 后来有人劝他: “小赵啊, 你不是懂电脑编程吗? 完全可以设计报表生成器嘛!” 这个建议一下子点醒了小赵。 于是, 他利用业余时间发明了一个小程序。 这个小程序非常好用, 后来在该银行内得到了推广, 获得了好评。
小赵有了自信, 于是越做越好。 他善于观察, 发现有些人利用微信卖东西, 便产生了利用微信卖银行产品的想法。 他一边摸索, 一边努力学习微信营销技术。 他创建了一个微信营销群, 销售业绩有了较大提升。 小赵只用了三年时间, 就被破格提拔为副行长, 这源自他不吃老本、 敢于求变的学习态度。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 叫 “缺钙现象”。 “缺钙” 并非特指某种病, 而是知识匮乏造成自身竞争力下降。 “缺钙” 的员工不仅要学习, 而且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并且树立 “缺什么, 补什么” 的意识。 有效补充知识, 才能弥补自己的短板, 提升自身竞争力。 如果只是靠吃老本, 那么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而不断学习会让你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 把学习当作一日三餐, 吃不饱就会觉得饿, 学不饱就会觉得不舒服, 只有这样, 才能拥有一座用不完、 挖不尽的知识宝库。
除此之外, 笔者想补充一点。 由于现在的人们工作压力大, 学习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 因此应该合理规划时间, 有参加组织培训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有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也应尽量争取。 学习的时间都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 不要再用 “没有时间学习” 当借口。 人懒惰了, 再想变回草原上的 “捕猎猛兽” 就不可能了。 唯有时时学习, 补充能量, 才能成为优秀的 “捕猎能手”。
2. 技能是“练”出来
《论语》 中说: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习” 的繁体字里有两片羽毛, 本义是小鸟练习飞行, 孔子用来比喻练习。 学习时不仅要记住内容, 还要将这些内容反复进行练习。
有一个年轻人, 自幼喜欢武术, 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功夫宗师。 于是他暗下决心, 打算去寺庙学习功夫。 他背着包袱连夜赶到寺庙, 见到那里的一位功夫大师。 他对大师说: “我想拜您为师, 请您传授我功夫吧。”
“我只传授上乘功夫, 如果你没有基础, 恐怕学不了。”
大师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年轻人头上, 因为他没有扎实的基本功, 甚至连 “基本功” 三个字也是头一次听说, 这该怎么办?
此时大师给他指出一条明路, 送给他一本习武图谱。 回去之后,这个年轻人马上投入训练。 因为没有人对他指导, 他只能一边摸索一边练习。 过了数月, 年轻人再次来到寺庙, 他当着所有僧人的面向大师展示基本功。 功夫展示完毕, 在场的所有僧人都笑了。 大师反倒一脸和蔼, 并鼓励他说: “你比之前有了进步, 希望你再接再厉。”
大师允许他自由出入寺庙, 但依旧不允许他跟着集体进行训练。言外之意, 他只能 “偷师学艺”, 不能成为正式的弟子。 他每天清晨都会出现在训练场的一角, 大师怎么打拳, 他就怎么练习。 经过日复一日地练习, 这个年轻人有了长足进步。
几年之后, 寺庙举办比武大会。 在不被许多人看好的情况下, 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 一举成为比武大会第一名。 对于一名没有入门的俗家弟子而言,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办法是想出来的, 知识是学出来的, 技能是练出来的。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只要肯下功夫, 刻苦练习, 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有些银行一级点钞能手, 可以在 10 分钟内点钞2450 张, 且分毫不差。 这样的技能完全是靠日复一日练习, 熟能生巧才掌握的, 一般没有两三年很难做到。 俗话说: “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 所谓“练”, 其实包含了以下两层含义。
“练” 的第一层含义: 提高熟练程度。 人们常说: “技能是熟练程度累加的效果。” 打字员打字、 点钞员点钞, 如果没有熟练度作为基础, 恐怕很难提高效率。 “佝偻承蜩” (驼背翁捕蝉) 是千万次练出来的; 卖油翁装油是千万次练出来的; “庖丁解牛” 不仅是千万次练出来的, 更需要练中有悟, 悟得深透。
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工作强度和效率也随之提升。如果没有高超的工作技能, 工作效率低下,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里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技能是企业发展的 “生命力”, 没有技能支撑, 企业也就没有竞争力。 因此, 许多企业重视技能, 常常组织技能比武, 并且把技能比武名次当作员工晋升标准。 许多员工苦练技能, 成为技术能手, 从而走上管理岗位。 还有一些员工, 通过大量实践、 思考、 学习, 主动求变,成为技术革新能手。 “绳锯木断、 水滴石穿” 是量变, 也是质变。 反复、持之不懈练习, 会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技能, 从而帮人们走上成功的道路。
“练” 的第二层含义: 保持工作热情。 许多人都读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的经典形象也成为时代的缩影。笔者认为, 反复练习不仅包括提高熟练程度, 而且包括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换句话说, 没有工作热情的人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去重复做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大国工匠” 代表人李万君, 素有 “工人院士” 的称号。 他 19 岁进入长春客车厂 (现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从事焊接工作, 一干就是几十年。 因为对这份工作有热情, 他有了一个梦想: 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梦想照进了现实, 他也开启了他的 “电焊人生”。
电焊工作是非常艰苦和枯燥的, 如果没有热情, 恐怕工人一分钟也不想待在车间里。 许多工人为了谋生, 不得不坚持重复的工作。 唯有李万君, 他不仅坚守岗位, 而且苦练焊接技能。 由于反复练习, 李万君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20 世纪 90 年代便创造了 “千个水箱无泄漏、万米焊接无缺陷” 的奇迹。 后来, 李万君的技术输出到日本, 轻松解决了技术难题 “挑立焊”, 蜚声中外。
李万君靠 “练” 出来的技能解决了无数焊接难题, 他的焊接技术逐渐成为 “绝活”, 并且申请了国家专利。
工作技术好比一根钉子, 只有不停磨砺, 才能露出锋芒, 把自己的人生牢牢地钉在职场之上。 练习是一件枯燥的事, 也是一件积极的事。 当前, 国家大力倡导的 “工匠精神” 也是以不断练习为基础。 唯有不断练习, 才可以帮助我们进步。
目 录
第一章 让本领成为 “永动机” / 1
1. 不吃老本, 为自己时时充电 / 1
2. 技能是 “练” 出来的 / 4
3. 重视细节, 精益求精 / 6
4. 保持 “饥饿感”, 永不满足职业现状 / 9
5. 钻研的意义: 做 “专家”, 不做 “万金油” / 11
第二章 不让懒惰 “绊住腿” / 14
1. 做事日日清 / 14
2. 懒惰 “雪球” 越滚越大 / 16
3. 工作良药: 勤能补拙 / 18
4. 态度消极延误自己一生 / 21
5. 莫要 “混日子” / 23
第三章 虚荣是职场毒药 / 27
1. 量力而行, 善于求助身边人 / 27
2. 敢于撕掉虚容的面具 / 29
3. 切莫为了面子丢掉 “位子” / 32
4. 不要让 “傲娇” 害了你 / 34
5. 不做别人口中的自己 / 36
第四章 “创新派” 好过 “保守派” / 39
1. 淘汰出来的创造力 / 39
2. 另辟蹊径: 柳暗花明又一村 / 41
3. 新产品需要 “创新营销” / 43
4. 提高创新的五种能力 / 45
5. 提高创新能力的六种习惯 / 48
第五章 不敷衍的做事态度 / 51
1. 认真: 无往不利的工作武器 / 51
2. 认真比能力更重要 / 53
3. 认真是一种工作态度 / 55
第六章 主动做事不偷懒 / 58
1. 莫把分内事作为挡箭牌 / 58
2. 为自己工作, 不为老板打工 / 60
3. 亲自把信送给 “加西亚” / 63
第七章 担当成就人生高度 / 66
1. 责任是勇敢者的游戏 / 66
2. 敢于做 “背锅侠” / 68
3. 责任感, 一种稀缺的优质资源 / 70
第八章 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 73
1. 不守纪律的员工不是好员工 / 73
2. 挡住诱惑: 做 “铁皮人” / 75
3. 老实做人, 规矩做事 / 77
第九章 保密是一种职业态度 / 79
1. 守口如瓶严保密 / 79
2. 切莫让 “好奇心” 钻了空子 / 81
3. 告别 “信息泄露罪” / 83
第十章 为员工加分的诚信力 / 86
1. 诚信是优秀者的通行证 / 86
2. 做事就要 “言必信, 行必果” / 88
3. 诚信让 “信用” 变成金字招牌 / 90
第十一章 工作从 “服从” 开始 / 92
1. 服从是一种尊重与认同 / 92
2. 服从是一种适应 / 94
3. 服从是一种执行力 / 96
第十二章 关爱别人等于关爱自己 / 99
1. 爱心决定凝聚力 / 99
2. 胸怀宽广, 学会忍让 / 101
3. 关爱有度, 适可而止 / 103
第十三章 精诚团结, 创造奇迹 / 105
1. 团结是一种大智慧 / 105
2. 换位思考, 顾全大局, 谦虚做人 / 107
3. 包容是团结的基础 / 110
第十四章 尊重是一种 “好习惯” / 112
1. 不要让 “客户是上帝” 成为一句空话 / 112
2. “得饶人处且饶人” 的服务之道 / 114
3. 尊重客户等于尊重自己的工作 / 116
第十五章 善待同行, 成就自我 / 119
1. 不向同行泼脏水 / 119
2. 善待同行是结盟的开始 / 121
3. 赏识同行, 敢于学习 / 122
第十六章 谨慎交友的好习惯 / 125
1. 常与正直者交友 / 125
2. 远离以利交友 / 127
3. 拒绝职场上的五大 “损友” / 129
第十七章 先把自己搞清楚 / 131
1. 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 131
2. 学会自省, 掌控自我 / 133
3. 从别人的口中定位自己 / 135
4. 以人为镜, 总结得失 / 137
5. 实践 “定位法则” / 139
第十八章 给自己一点自信心 / 142
1. 唤醒自信, 改变人生走向 / 142
2. 自信是一种征服世界的力量 / 144
3. 直面困境: 相信自己, 勇于挑战自我 / 146
4. 坦然处之, 笑看世界 / 148
第十九章 修身养正, 完善自我 / 151
1. 把欲望放进 “收容所” / 151
2. 匡扶人生的正确价值观 / 152
3. 平和应对他人的挑战 / 154
4. 自知之明: 好情绪的钥匙 / 156
第二十章 机遇是创造出来的 / 158
1. 机遇不是 “天上掉馅饼” / 158
2. 用心发现机遇, 机遇就在身边 / 162
3. 机遇在路上: 坚持不懈才能遇到 / 166
4. 创造机遇等于收获成功 / 167
5. 用业绩换来的机遇 / 169
第二十一章 勇于尝试, 自我升华 / 172
1. 勇敢尝试, 换来成功 / 172
2. 坚忍不拔, 在寂寞中升华自己 / 174
3. 大胆假设, 也能取得成功 / 176
4. 积蓄力量, 升华自己 /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