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学会爱,是人生的必修课。你可以不懂法律、不懂文学,但你必须懂得爱,它会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
l 不要只带着本能去爱,要带着方法。爱的方法,需要学习。学会爱,也许不会百分之百改变你的生活,但是,一定会让生活中的悲痛与分离减少许多。
l 资深心理咨询师,陪你走过亲密关系的完整旅程。作为从业14年的资深心理咨询师,作者观察了足够多的中国式亲密关系样本,从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之前的爱与怕,到进入关系后的沟通、相处难题,你会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以及适合自己的爱的方法。
l 一份亲密关系“病例集”,不光指出问题,更提供药方。 与伴侣发生争吵怎么办?伴侣总是要求我改变怎么办?孩子只跟爸爸亲怎么办?……当我们的关系生病时,翻开这本书,对症下药。
l 每小节配套“爱的练习”,教你实用的话术、改善的诀窍。想改善与伴侣的关系,试着改变说法,把“如果伴侣……,我就……”转变为“幸亏伴侣……,我才……”,最终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
与伴侣争吵在所难免,如何将吵架转变为有效沟通,构建积极的沟通模式?
有时我们渴望陪伴,有时又希望独处,如何与伴侣营造“既彼此独立,又温暖相依”的关系空间?
孩子的到来让人欣喜,同时又会对家庭造成巨大冲击。如何完成二人世界到三人小家的平稳过渡?
倘若我们最终无可避免地迎来亲密关系的伤痛甚至终结,如何走出伤痛,又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前任?
……
人并不是天生就会爱,爱的能力需要学习。“爱,需要学习”,是一句口号。也是一个鲜明的主张。《爱,需要学习》是著名心理咨询师陈海贤的重磅新作,作者将自己十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融入其中,详细解读了一段亲密关系旅程可能遇到的困境,从不敢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到进入亲密关系后可能会遇到的沟通难题、孩子教养挑战、原生家庭的影响、出轨与分离等。作者不止提出问题,更提出了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学习爱的方法。顺利解决亲密关系难题,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关系模式的特征
关系模式有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它是由夫妻的相互配合构成的。
所谓配合,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一方是如何表达爱和需要的;第二,另一方如何回应这种表达。假如另一方理解和接受,再奇怪的表达都可以变成好的关系模式;如果另一方不接受,看起来再好的表达也是糟糕的关系模式。
在一次心理沙龙上,有个妻子骄傲地分享她的夫妻相处之道:“我和老公在结婚之前就有一个约定,如果我们发生了争吵,他要先跟我说话,向我道歉。现在我们已经结婚5 年了,到目前为止,他都做到了。所以我们每次争吵都能很快平息。”她丈夫当时也在旁边,我问他:“你乐意这样做吗?有没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他说:“没有啊。我很高兴能哄老婆开心,这是我作为男人的责任。”
这时旁边有位女士站起来说:“我觉得这样根本不公平。凭什么女人要在婚姻里有特权?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关系,很难持久。”
这位女士只看到了事实事件,觉得妻子的要求不合理, 却没看到这个要求和道歉是这对夫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他们的关系模式。(当然了,可能秀恩爱也是这对夫妻的关系模式,这位女士看不惯的也许是这个。)但至少他们都接受并满意这种模式,这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夫妻。
第二个特征,这种配合模式很容易变成持续的习惯,而一旦形成这种关系模式,身处其中的人就很难改变。
在长久的相处中,夫妻对关系信息的解读,几乎会变成一种自动化反应。这种自动解读的好处是减少了信息加工的过程,似乎彼此天然地了解对方。而坏处是假如一方尝试改变,另一方仍用原来的方式进行解读,很容易让想要改变的一方感到委屈、气馁,从而阻碍改变的发生。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妻,两人总是为生活琐事争吵,似乎每一件事都要争个对错高低,导致双方都痛苦不堪。后来丈夫想为了家庭和孩子做一些改变。在妻子生日这天,他精心订制了一个蛋糕带回家,祝妻子生日快乐。妻子其实很感动,但她没有表达感激,而是习惯地问:“蛋糕多少钱?”丈夫报了一个数。妻子说:“这么贵!我知道一家蛋糕店,比这个蛋糕还好,价格便宜三分之一!”
丈夫很生气,哪怕他这样表现好意,妻子还是要争“我比你高明”。而妻子觉得,我不过是告诉你一个信息,你为什么这么敏感?两个人因此又吵起来了。
这对夫妻的关系模式就是“争输赢”。在这种模式中, 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要证明对方错,自己对。对妻子来说,她已经习惯了质问丈夫,哪怕他表现出好意,并且自己也感受到了好意;而对丈夫来说,只要妻子一表现出贬低自己的信号,他就会发怒,陷入和妻子争论的漩涡,哪怕他再三提醒自己,他的目的是和妻子重归于好。这种自动化的反应把两个人困在原有的模式里,无法改变。所有热切的需要、亲近的渴望、体贴的尝试、伤害的内疚、对未来的畅想,最终都会被扭曲到“谁比谁高明”的模式上来。两个人怎么讲都讲不到一块儿,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沟通的热情和信心。
一旦陷入习惯的关系模式,夫妻就很难感知到对方的改变,只会用习惯化的方式解读对方的话,并抱怨为什么对方不改变。
比如有一对夫妻,丈夫总是习惯用回避来应对妻子的要求,很少说自己的心里话。在一次咨询中,丈夫终于决定尝试着向妻子表达自己的需要:“我希望下班回家时,偶尔能看到你帮我做个饭。有时候我睡得太晚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希望你能帮我送送孩子,跟我说一声老公你多睡一会儿吧。这样我就会很开心,觉得你是体贴我、在乎我的。”
丈夫说得热泪盈眶,可妻子却马上反驳:“你说我没有体贴你,你自己做得怎么样呢?上次我生病在家,你却还在外面和你那帮朋友喝酒!”
丈夫在表达对妻子的需要、对亲近的渴望,这是他以前没有做过的,是他的一个改变。对妻子来说,最好的回应应该是“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我愿意尝试”。就算不想尝试, 她也可以说是什么原因。但是,丈夫的需要却被妻子解读为“我没满足你的需要”,又进一步被解读为“因为没满足你的需要,所以受到你的指责”,于是她开始为这种指责自我 辩护。
为什么明明是好的开始,最终却回到熟悉的沟通模式呢?这背后也是我们对关系的“怕”。我们太害怕因为对方的指责而受伤,以至于只要对方一说话,我们就想用自我辩护或指责回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时候的我们没有办法思考和回应对方的需要,也没有办法思考我们想要的是什么, 夫妻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模式,痛苦地重复又重复。
前言 学习爱,趁我们还爱
第一章 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01 “我”,还是“我们”
02 亲密关系的动力:爱与怕
03 “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
04 亲密关系是一场值得的冒险
第二章 如何与爱人沟通
01 沟通无处不在
02 关系模式是亲密关系的“人格”
03 如何避免消极的沟通模式
04 如何形成积极的关系模式
第三章 如何打造与爱人的空间
01关系的空间
02处理差异,接受“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03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样”的剧情
04尊重边界,逃离“控制和反抗”的游戏
第四章 如何应对孩子带来的挑战
01孩子对家庭结构的重塑
02三角关系和三角化
03家庭角色的固化
04家庭角色的错位
05家庭关系的重构
第五章 如何处理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01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02如何处理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
03如何处理与伴侣原生家庭的关系
第六章 如何应对出轨和分离
01出轨的本质
02如何进行关系的重建
03如何应对分离
04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前任
05如何减轻分离对孩子的伤害
结语 亲密关系,最艰难的创业
致谢
爱的愿望与生俱来,爱的能力则需后天养成。这是一部为爱赋能的杰作。身为心理咨询师,陈海贤兼具多项优异的专业品质:精湛的交谈技艺,清晰准确的概念分析,以及对人性的敏锐洞察。他的讲解引人入胜又充满真知灼见。在一个渴望却又惧怕亲密关系的时代,阅读这本书是疗愈也是启迪。——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处理同恋人、配偶以及父母的关系,了解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如何更好地养育下一代。但是,我们的教育恰恰忽略了这些重要的内容,导致很多人走弯路,甚至耽误了自身和亲人的幸福。陈海贤博士的《爱,需要学习》一书完整、系统、科学地讲述了人们在爱情和婚姻中应有的角色,彼此沟通和相处的正确方式。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成年人阅读。——吴军 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硅谷投资人
爱,是需要学习的!没有爱,让人枯萎;没有节制的爱,又让人窒息!爱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人际关系最难把握的东西,有着太多不同面貌,希望海贤这本书,助你成功经营真爱!——李维榕 亚洲家庭治疗研究院创会主席
我深深认同陈海贤博士的新书《爱,需要学习》里面传递的理念:“亲密关系是需要经营的,而如何经营亲密关系,是需要学习的。”虽然原生家庭带给人不够完美的体验,甚至伤痛和缺陷,但是我们都是拥有学习能力的人。——刘丹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继畅销书《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之后,海贤博士的新书《爱,需要学习》问世了。从自我发展的心理学,到亲密关系的经营之道,人生的智慧在于不断学习、突破局限,人生的幸福在于不断努力、活在满意的关系中。——孟馥 婚姻与家庭治疗专家
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是陈海贤博士通过他的视角和经验,把抽象的关于亲密关系的思想和和理念,变成了伴侣日常可见的对话和互动。于细微处见真章,让你时而感同身受,时而心有戚戚,时而充满希望。——沈奕斐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